遗产廊道视角下胶济铁路坊子段工业遗产分布特征与影响要素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2

遗产廊道视角下胶济铁路坊子段工业遗产分布特征与影响要素浅析

王眉婷 田霏 高琦 姜忠汛

潍坊学院,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从遗产廊道视角出发,结合文献,对胶济铁路坊子段的近代工业遗产遗存进行科学合理的诊断性研究。梳理坊子胶济铁路沿线工业遗产发展脉络,总结其形态演变规律与分布特征,最后尝试揭示该发展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这对完善胶济线工业遗产理论研究以及推进后续保护实践工作均具重要意义。

关键词遗产廊道;工业遗产;胶济铁路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城市工业布局由传统的空间聚集向城市扩散演变,工业遗产出现了严重的毁坏、变质甚至消失的现象。目前工业遗产的特殊价值还没有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工业遗产仍然徘徊在国家各级文物保护范围之外。因此,对工业遗产的鉴定和对其历史、地理和工业分布特征的研究是工业遗产分类和保护的先决条件和关键环节。而遗产廊道是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式,是具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

  1. 研究意义及价值

1.1、研究意义

国际上对遗产的历史价值认知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一般包括:久远性、唯一性和纪念性这三个方面。

首先,就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而言,胶济铁路仅比中国最早的吴淞铁路晚了23年,属于中国最早建设运营的铁路之一。

其次,胶济铁路是山东境内的第一条铁路,比津浦铁路早了8年。迄今为止依然是山东省内连接东西的唯一铁路,历史唯一性的地位无法取代。

最后,无论是筑路起因、建设过程还是后期的运营发展,胶济铁路的历史都与山东近现代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紧密相连。这使得胶济铁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看做是山东甚至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和纪念碑。

胶济铁路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视为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象征。正是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历史观,导致原津浦铁路济南站被彻底拆除。究其产生这种错误史观的原因,或许有二:一是只看到了胶济铁路的负面史实,却忽略了其为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二是混淆了历史与遗产,事件与价值。

历史事件可以有积极、中性和负面之分,并引起人们的不同态度。可是作为承载史实的遗产价值来说,负面与正面同样重要,都应该被客观记录或保护。在以该观点讨论历史价值时,不应与社会价值混淆,例如日本曾尝试申报广岛核爆炸遗址为世界遗产,由于日本在对其社会价值的阐述上的争议导致申报失败,但是广岛核爆炸遗址历史价值却不能因此抹杀。

综上所述,胶济铁路作为遗产的历史价值清晰明确,应该被确定并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1.2、胶济铁路的科学价值

首先,胶济铁路代表中国当时铁路建造的最高水平。它是中国第一条使用钢枕的铁路,其平均寿命预设周期达到30年甚至更长。

其次,德国的第一条铁路修建于1835年,到胶济铁路建设时期,除了技术人员来自俄国之外,大部分铁路材料和设备都购自美国和比利时。由此也可看出胶济铁路具有的技术优势。

目前,最初的大部分基础设施都已因后来的历次升级更新被拆除。调查发现,留存至今依然能代表其历史上先进铁路技术的遗存还有青岛、坊子和济南的三处机车转盘,坊子的蓄水池、机车修理车间和扇形车库,沿线的杨家庄和淄河铁路桥以及岞山和博山车站的水塔等。

、潍坊工业遗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1、潍坊工业遗产分布特征

潍坊工业遗产胶济铁路坊子段的遗产保护应考虑不同地区的地域特点,首先是根据区域来说,可以划分四个胶济铁路工业遗产的区域,分别是青岛段、坊子段、济南段、博山段;其次可以根据工业遗产的建筑风格、保存状况等等来划分进行共享和保护;最后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划分为矿区、铁路、烟草公司三种形式。这些不尽相同的历史人文背景和社会功能性质形成的地域性特点,逐渐形成以胶济铁路坊子段为主线的丰富多样的潍坊工业遗产的路线。

2.2、潍坊工业遗产的影响因素

历史上胶济铁路对潍坊工业遗产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全境交通格局改变;沿线农工矿业发展;省内商贸中心和城镇重心的转移以及沿途旅游业兴起。

抛去政治因素不提,上述影响在宏观层面体现了胶济铁路的历史价值,而在微观层面则是每个鲜活个体对胶济铁路情感记忆的承载,它的每一次变迁都与沿线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另外,其衰落也是受到了胶济铁路开通的影响,一座城市的兴起伴随着另一座城市的衰落,所以应当辩证地看待其社会价值与历史影响。

潍坊工业遗产活化展望

如何破除工业遗产"新"与"旧"之间的壁垒,让旧的工业遗产能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让潍坊工业遗产重新焕发新生机与活力,对于胶济铁路坊子段进行边保护边利用,这些是潍坊工业遗产的研究者与胶济铁路坊子段的规划者共同的难题。我们首先要用遗产廊道的视角弄清胶济铁路坊子段工业遗产的现状,其次我们要对大数据进行收集,采取个案追踪的方式来统计胶济铁路坊子段地区人员的出行方式,最后要对这些工业遗产进行规划和优化。

当然,要想潍坊工业遗产重新焕发新生机还要运用胶济铁路坊子段的悠久历史,打造出铁路工业遗产的品牌,唤起人们对工业遗产的情感认同,进而促进文化消费都会成为新旧转换过程中的衍生效应。如果遗产的价值是基于相对的现代审美取向的话,那么遗产保护工作就必须考虑其当下实用价值的重要性。对于铁路遗产的改造更新与发展不佳的情况,则必须重点评估其效用价值并指定最佳利用流程,形成遗产继承与当下使用整合的优化利用策略。

胶济铁路的工业遗产线路遍布全国,形式多样,可以推动沿线的经济建设,其中包括农业的发展与人口的流动、城镇的繁荣。如果把胶济铁路坊子段的工业遗产重新运行,就可以使得铁路沿线的小站点焕发生机,让老火车重新开回山里,开回乡村。就像公交车一样开到村口,可以把胶济铁路坊子段的主干线连接起来,这样就比公交连接更加方便人们。也可以只拉两三节车厢,一小时一趟,使得老的铁路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应该也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支撑。

结语

从遗产廊道的视角出发,将遗产廊道的线性研究特征与胶济铁路的线性特征对应,研究潍坊工业文化的发展历史、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是对潍坊工业遗产研究方法的有效补充;且该课题与国家政策及社会热点相结合,为城市空间形态的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是现阶段城市建设过程中急需的理论探索。

参考文献

[1]赵永琪.中国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建筑与文化,2020(09):88-91.

[2]刘静. 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2019.

[3]崔卫华,王之禹,徐博.世界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7,37(06):198-205.

[4]姚敏瑛. 基于GIS技术的近现代福州工业历史格局演变研究[D].福州大学,2017.

[5]朱强. 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北京大学,2007.

通讯作者简介格式:姜忠汛,(2000.03.02)男,汉族,山东省潍坊市,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学。邮箱:13278016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