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

赵敏

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摘要:我国作为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等特点,且地质灾害的严重性是由其自然地质环境条件所决定的,并与经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等多方面息息相关,因此,做好各地方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与管理工作是极为必要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我国不断采用GIS、GPS、RS、专家系统等新技术手段,促使地质灾害工作不断朝着定量化、模型化的方向发展,以保障各地区监测预报、抗灾救灾、灾害管理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风险管理定义及步骤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是一种寻求更加有效合理、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核心思想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方法和理念。新的社会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结合我国大地构造环境,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方法、新思路。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变策略。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系统的、完整的过程,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具有同样的特性。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同样包括五个步骤:1风险识别:即识别地质灾害风险的类型、特征、规模、可能发生时间,将风险定性化或者定量化;2风险分析与评估:分析风险的危害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发生概率,是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决策的基础;3风险对策决策:确定地质灾害风险事件最佳组合的过程,目的在于减少灾害风险潜在的损失;4实施决策:对风险对策所做出的决策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计划和措施,比如,在滑坡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制定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应急计划等;5风险监督:风险管理过程中,跟踪识别的风险,识别剩余风险和出现的风险,保证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并评估消减风险的效果。

2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2.1 GIS应用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GIS),集地理、计算机、测绘、遥感和信息等技术为一体,利用计算机对地理空间数据等实现获取、管理、存储、显示、分析和模型化操作,应用于地质灾害管理工作中,可有效地管理、处理地质灾害多源空间相关数据,实现地质灾害区域评价,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地质灾害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2基本步骤

(1)完善综合地学信息系统。在该系统中,需要首先通过查询、叠加以及Buffer的方式,分析所得的空间、属性数据,从而获得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相关信息图层。如果存在一些难以利用GIS功能实现直接分析的信息层,则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编写。

(2)风险识别及范围划定。利用GIS系统所开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划分模型,可以获得对实际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的划分图以及各单因素图,同时结合历史记录,实现对地质灾害风险类型的识别和范围界定。

(3)风险评估,制作地质灾害风险图。①合理选择风险评估计算模型,结合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编制具有较强栅格模型适应性,同时实施操作的风险评估程序软件;②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利用GIS的相关功能,可以制作获得该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分布图;③制定符合工程实际的可行性标准,从而合理分析地质灾害风险,明确标注需要进行控制的高风险区域,重新严格审视风险源控制。

(4)提出风险规避措施,监控反馈控制效果。实际操作过程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并制约了风险规避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在实际采取控制措施的过程中,地质灾害所引发的风险通常也会随之发生动态变化,需借助监控跟踪手段,监督风险变化趋势,确保控制措施实施的有效性。

2.3发展趋势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是国土资源部门用来全面记录地质隐患的方法,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加强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社会与地质灾害活动存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且由于当前经济发展的效益不同,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主要从评价上向定量综合及管理空间化的方向拓展。在此,笔者将其发展的表现做了如下归纳:预测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替代了过去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分析;从单独个体分析向个体与区域研究相结合分析的跨越;在技术结合方面来看,以往单纯的风险评价理论转变为了风险评价与减灾管理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借助发展的新工具,更高效的使用了定量分析及综合要素评价。总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且不断完善的过程。

3实例分析

3.1实例概况

某县属于高山峡谷地区,通过资料收集和地质灾害的野外调查,得出该地区地质灾害具有以下特征和规律。

1)沿着河谷分布。示范区地质灾害发育主要集中在某江两岸,且在相同地震应力的作用下,坡度较大的岩体碎屑极易脱离山体,再加上河流对山体的冲刷作用,增加了两岸山体容易发生崩塌或滑坡灾害的可能性。

2)受控于地质构造的分布。滑坡、崩塌等灾害的出现还与断层线、节理裂隙等构造相关,一般情况下,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常沿着这些线性构造密集带或带状分布。

3)地质灾害发育与岩性相关。岩性对灾害种类的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据相关研究显示,通常灾害主要发育在软岩组或硬岩组中,极软岩地区由于地势相对平坦几乎不会发生地质灾害。

3.2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高程。在地形地貌的影响下,地质灾害分布在垂直高程呈现不均匀特征,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生于高程2 km以下的中山、低山及河谷中。

2)地质灾害高发区。地质灾害的高危险区多分布在支沟沿岸处,分布的高程普遍在1 km以下,一般位于一级阶地后缘的斜坡地带,高发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5%。

3)地质灾害中发区。地质灾害中等危险区多分布在河谷斜坡的中部及中上部,分布高程多在1~1.5 km,中等危险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5%。

4)地质灾害低发区。地质灾害低等危险区多分布在距离某县较远的斜坡平台或高山区,灾害类型主要以中小型滑坡为主,灾害发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9.92%。

5)地质灾害极低发区。地质灾害极低等危险性区多分布在某县支沟的河谷处及海拔加高的高山区,包括各乡村的部分地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6%。

3.3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1)规划控制。应根据震后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并结合该地区经济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规划政策,对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进行明确,并根据治理对象的重要性及经济发展前景进行分级治理,以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2)工程措施。采用以科学经济的工程治理法为主、区域性生物防治为辅的方式,分期治理一些危害大的地质灾害点和集中区,以遏制地质灾害的进一步发展,对改善生态和地质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针对重点灾害区域可进行必要的工程地质勘察或调查,对灾害体的类型、发展趋势、危害程度等进行分析,并予以稳定性评价。

3)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系统,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性,制定合理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措施,并实现对系统运行的动态管理。

4)若常规的工程防护措施无法有效规避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时,人们面对灾害的行为及反应也可作为抗灾中一个重要因素,而人们的抗灾应急反应可通过加强抗灾救灾教育知识的宣传来提高,比如通过社区讲座、宣传单发放等方式实现教育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正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的趋势发展,合理运用多种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明确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性质和特点,有序进行针对性的危险评价,以为后期抗灾救灾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这对工程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史玲,吕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四川建材,2017,43(6):73-74.

[2]段红梅.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分析[J].智能城市,2017,3(6):226.

[3]栾银州.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有色金属文摘,2016,31(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