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习主席强调,进入2021年7月下旬以来,黄河流域部分地方遭受罕见洪涝灾害,河南郑州720特大洪灾,10月份山西、陕西强降雨,导致黄河支流决堤,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韩正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水安全和水资源优化利用,保障生态和生活用水,严控高耗水产能过度扩张。要从黄河中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分区分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
关键词:黄河中下游、治理开发、对策研究
一、黄河中下游面临问题
经统计,从1997~2015年,利用断面法计算出的库区淤沙量就已经超过了30亿m。自2015年以来,库区内的泥沙量依然在升高,但是幅度明显减缓。截止到2020年,库区淤沙量仅为31.46亿m,占设计拦沙库容的42%。三次洪水编号,小浪底最高水位273.5米,
1、防洪安全
大量修建的水利工程致使大洪水漫滩机遇减少,而中小洪水在主河槽和嫩滩上形成淤积;河槽逐年抬高,不少河段河槽平滩水位高于滩面2〜3米,滩面高于背河地面4〜6米,形成"二级悬河"。同时,滩区群众为减少漫滩机遇,普遍修建生产堤,人为缩窄行洪河道,致使泥沙常年淤积在生产堤以内的主河槽中,加剧了"二级悬河"的形成,顺堤行洪也为河道治理增加了难度。由于部分河段有较大的顺堤行洪能力,极易发生横河、斜河的可能。由于黄河干支流入黄水量不断减少,再加上中游大量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黄河中下游4000立方米/秒以下流量的中小洪水频率增加。"小洪水,高水位"成为防洪的另一突出重点。
2、河道治理
河道起着固定河槽、稳定河势、护滩保堤的作用。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平衡黄河中下游水沙关系更加不协调,水利工程使大洪水和特大洪水发生的几率大为降低,长期以来,黄河中下游河道具有游荡多变的特性。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类用水量的增加,黄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断流现象不断加剧主河槽的淤积和萎缩,致使黄河中下游河道治理更加困难,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并有引发沙漠化的可能。
3、滩区治理
3.1如何保证滩区人民生活、生产安全,是黄河中下游滩区治理的重要任务。
3.2滩区安全建设存在大量问题,不能满足防洪要求,滩区群众生产生活及财产安全缺乏确切保障;
3.3滩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结构得不到及时调整,农业生产是滩区人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滩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群众生活较为贫困,贯穿河南、山东两省的"沿黄贫困带"问题亟待解决。
3.4国家对滩区建设投资力度不高,滩区政策严重滞后,且执行力度不够,居民受淹补偿得不到应有滩区落实;
3.5滩区综合开发缺少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混乱,泥沙和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浪费现象严重。
二、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
黄河中游已兴建了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等干支流水库基本上解决了黄河的"凌汛"问题,在长期排洪输水过程中,为保证安全,免受洪水灾害,整个中下游河道修建了全长1371公里的临黄大堤。临河侧种植50米宽的防浪林,堤顶宽度为12米且全部硬化。国家有计划的开展了滩区治理开发工作。主要有修建避洪工程、开展滩区水利建设、修建控导工程稳定河势滩地、淤滩淤串沟、二级悬河治理等措施。国家使用财政补助在滩区建设避水台,修建撤退道路,这对解决当时滩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产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提出"稳定主槽、调水调沙、宽河固堤、政策补偿"的中下游河道治理方略,力争中小洪水不漫滩,确保滩区群众的安居乐业,大洪水、特大洪水标准化堤防不决口,对滩区淹没损失实行政策补偿。
三、黄河中下游治理开发对策研究
1、依法治黄
针对黄河中下游防洪责任制不健全、堤防质量差、滩区安全建设滞后等隐患问题,加强黄河流域立法意识,从治水治沙、水资源分配、水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等方面着手,尽早完成《黄河法》立法工作,规范蓄滞洪区管理,调整湿地保护区范围,建立健全治理黄河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为依法治河、依法防汛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促进人与河流的和谐发展。
2、科技治黄
黄委科技委作为黄委最髙技术咨询机构,要更加主动参与咨询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做好业务技术指导和把关工作,邀请有关单位和专家对黄河自然规律、关键技术和经济生态等问题进行研讨,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在研究制定重大规划、分析论证重大项目、研讨重大专题工作时,黄委机关各部门、委属各单位要充分重视黄委科技委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继承发扬朱显谟院士制黄成果,鼓励广大与会人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深入推进民主决策,营造宽松、开放的学术氛围,使结论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在黄河中下游的开发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引进计算机、现代通信、3S技术,GPS系统、遥感监测设备和技术等高新科技,加强黄河中下游河道数字流场建设,跟踪分析出河势变化的趋势,制定防汛预案,以尽早釆取措施,防止河势发生不利变化。
3、增加投资力度
公共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投入,现代社会中,政府不仅是公共事业发展所需资源的主要支撑者,而且也是一国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组织者。黄河中下游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担负着沿黄多省市供水任务,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我国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目前,黄河中下游仍面临洪水、断流等多种问题,国家应增加对黄河中下游治理开发的投资力度,以尽快釆取措施,积极开展黄河中下游治理工作。
3.1加大黄河工程设施投资力度
黄河中下游的治理,除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申请专项治理资金之外,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强化经济责任管理,进一步落实经济工作领导责任制,搞好工程项目督察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二是拓宽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引黄供水优势产业,扩大供水范围,调整供用水管理模式,拓宽收入渠道,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益,不断提高供水效益,增加黄河财政收入;三是改革现行水利投融资机制,大力吸引民营、外资等社会投资进行大型供水工程、农田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格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3.2增加科研经费
国家应加大对黄河科研经费投资,支持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委及其他相关机构的科研工作,建立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专项基金和黄委相关研究专项基金,确保"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3.3储备应急资金
国家、省政府、黄河水利相关部门应统一配合,拨专款储备应急基金,建设预防和预警机制,制定应急方案,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渠道和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应急资金和各种应急配备准备到位,保证第一时间抵达灾害现场,确保灾区人民安全转移,帮助灾民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完善应急机制,加强水质监测,做好应急监测预案,及时与企业沟通,是妥善解决污染问题的关键。
4、建立参与机制
在对黄河中下游进行综合治理的同时,要看到黄河的整体作用,上中中下游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水利部门应对黄河进行统一管理,黄河水利委员在黄河中下游的治理开发上要和上中游协调配合,统一规划黄河的防洪防汛工作,合理分配农田灌溉、发电等水资源利用问题,以减少不同地区和部门间的利益冲突,提高工作效率。最后,黄河中下游的治理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黄河的管理要从大局着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地理、人文等多方面要素,合理开发。治黄工作是沿黄地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大事,广大人民是社会创造力的源泉。对于黄河中下游的开发治理来说,广泛的公众参与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治河经验及其它相关信息歹让公众参与治黄工作,不仅可以增加普通公民的责任感,集中集体智慧,吸收不同领域的意见和建议,实现治黄事业公共化,而且可以监督政府和市场行为,使政府和市场及时弥补不足,推动治黄事业顺利进行。
5、管理创新
随着近期黄河中下游局势的新变化,"二级悬河"等治理上的新困难不断增加,治黄部门的治理战略也必定随之发生一定变化。如何运用领导智慧和指挥能力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既定目标,如何制定高效政策达到最佳效果,需要黄河水利委员会及下属各部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新条件,加强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加快知识的更新步伐,提高自我完善能力,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创建"学习型组织",
结语:通过逐步实施增水、减沙、调水调沙等措施,可有效遏止黄河病态发展,达到逐步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保持黄河长治久安,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好局面。若能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进一步调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管理模式,新形势下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依据泥沙运动规律,科学实施泥沙处理方案,利用小浪底洪水能量有效冲刷水库和中下游河道泥沙,提高中下游河道主槽行洪能力,减少河道淤积,防止河道萎缩,缓解中下游"二级悬河"的严峻局面,输沙入海;同时,加快中下游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步伐,放淤固堤,进行标准化堤防建设,不断加固堤防,避免"决口"现象发生;逐步废除滩区安全生产堤,合理安排滩区居民外迁,认真落实滩区补偿政策,大力发展滩区养殖业,保证河南、山东两省和沿黄其它省市及广大滩区的生产、生活及至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黄河中下游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岁岁安澜,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王凡:《黄河防洪防汛与减灾工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
[2]李国英,《“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