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板芙镇板芙初级中学 广东中山 528459
【摘要】整本书阅读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从“引读”“推读”“提读”三阶段出发,探究《水浒传》的阅读策略,“引读”是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读”进阶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提读”重在成果展示。
【关键词】 《水浒传》 引读 推读 提读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长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中考名著阅读的考察书目之一。因此,如何将《水浒传》纳入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是探寻整本书导读的一线教师所致力于研究的。
一、引读----以任务为导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抓准学生的阅读起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起点往往不是从零基础开始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前,应抓准学生的阅读起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水浒传》,很多学生在阅读名著前,已经通过影视、故事书、漫画等途径对这本小说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真正阅读原著的同学很少,很多学生觉得原著篇幅较长,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大段的场景描写让人应接不暇,无心阅读,因此,在了解学生的状况后,笔者没有按照旧的教学模式,而是换了新的方式--说书和吟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水浒传》第十二回中杨志要去投奔东京亲眷,途中遇到落草梁山的林冲等好汉,当时杨志的自我介绍就颇有诗词曲赋韵味,可用吟诵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杨志被逼上梁山这一故事中,总共有三个波折:押送花岗石在黄河里翻了船、汴京卖宝刀杀波皮牛二、黄泥岗丢失生辰纲,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可采用说书的形式,渐进高潮,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兴趣。
2.梳理文章脉络结构,把握作品内容
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对作品的结构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准确把握内容。1《水浒传》虽然篇幅过长,但可以根据书中的一些重要情节理清名著的结构,如上梁山前,武松、林冲、鲁智深的个人经历;宋江上梁山的曲折故事;众虎同心归水泊的故事;卢俊义的故事;梁山接受招安;征讨田虎、王庆的故事;平方腊并死伤大半等,当学生对作品的重要情节、结构布局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重点情节精读,例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水浒传》不同于散文,它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里面的人物也是性格鲜明,有的武艺高强、侠肝义胆、有的见义勇为、精明机警。笔者在梳理情节内容时,可结合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将与之相关的情节发展串联起来,例如武松,绰号“行者”,为人嫉恶如仇、敢作敢当。他敢于徒手打虎,为兄手刃潘金莲、还大闹飞云浦等。学生在梳理文章内容时,也知晓了人物的性格。
3.布置阅读任务并监测阅读进度,逐步推进阅读
《水浒传》的阅读篇目较长,若要求学生阅读完整本书目并有所收获,制定好阅读任务,循序渐进是关键,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后,应与学生共同商讨制定好阅读任务表,将目标细化、清晰化,并要求学生按时打卡,循序推进学生的阅读。例如把《水浒传》的内容分成人物形象、情节框架、语言特色、思想内容、艺术价值,让学生围绕这五个任务来推进阅读,要求学生在三个月内读完,每天的阅读时间需保证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不等,每天完成二到三章的阅读量,课内与课外阅读同时进行。
周次 | 章目 | 阅读任务 | 课时 |
1-3 | 1-7 | 整理人物关系 | 1 |
4-8 | 8-30 | 赏析人物形象 | 2 |
9-13 | 31-54 | 梳理情节结构 | 2 |
13-15 | 55-78 | 品析语言特色 | 3 |
16-17 | 79-118 | 探究思想内容和文本价值 | 3 |
18-19 | 119-120 | 探究文化价值 | 2 |
20 | 随机 | 汇报阅读成果 | 1 |
《水浒传》阅读任务
学生根据阅读任务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层层推进,避免散乱、无序和随意。这样,阅读的效率才更高。
二、推读---及时释疑,进阶阅读能力的发展
教师要及时跟踪学生的阅读情况,适时调整和把握学生的阅读进度,帮助学生疏导和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1.进行阶段性的成果汇报
学生根据阅读的进展,进行阶段性的成果汇报,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一段精彩的画面配音,也可以是精彩故事的讲述,或是一次情景表演,也可以是一次知识竞赛的有奖问答……我们重点在于关注学生“读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他所关注作品的角度不同,思考的结果也会不同,我们应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集思广益,把学生的不同关注点及成果汇报出来,激发学生对作品再次探讨的热情。在推进《水浒传》阅读时,笔者采用的是“读书分享会”和“百家讲坛”的形式,课前教师将阅读任务布置给学生, 例如赏析人物形象上,分小组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上台分享,在梳理情节内容上,则是采用“百家讲坛”的形式,让学生以讲述的形式娓娓道来。
2.阅读过程中及时疑难解惑
随着阅读地推进,学生在感受作品人物形象、梳理情节内容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例如在《智取生辰纲》这一故事中,晁盖等人运用计谋引诱杨志入网智取生辰纲,体现“智”,那杨志是否“不智”?为什么杨志精明且江湖经验丰富,却还是在押送生辰纲时马失前蹄?为什么没有在前面情节中交代吴用等人施计的内容,而到后面才道出其中的缘故?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的教头,面对欺辱时,为何不立马反抗,而是百般隐忍?《武松打虎》中,武松难道真的不怕老虎,那么勇敢无畏?宋江到底是真豪侠还是伪君子?……面对这些疑难问题,师生合作相互探究,认识到经典作品的多元性、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能单一定论。
3.调整阅读计划,逐步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探寻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作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跟踪,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并根据他们的现状及时调整阅读计划。2在《水浒传》的阅读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解读比较单一,情节认知比较浅显,对作品背后蕴含的内涵无法理解,并没有结合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来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干预,提出新的阅读方法,明确新的阅读任务。例如:①可以采用圈点勾画批注法进行阅读。如在林冲手刃完仇人,一路狂奔的片段中,金圣叹批注“处处不脱雪”,一个“脱”字既体现风雪相伴,也点出了林冲无法挣脱的人生困境。同学们也可以在比较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划下划线,使其凸显出来。②了解施耐庵的生平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只有结合作者背景的阅读才能更易把握作品的内涵。③鼓励学生对作品中的一个点或一个人物进行分析,把握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深入作品内涵。例如:在《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中,鲁达仗义施手备受欺凌的金老父女,可见其具有侠义精神;当打死郑屠户,害怕自己吃官司时,又指着郑屠说他炸死,可见其性格的机智聪明;当觉得李忠吝啬小气时,直接将二两银子丢还给李忠,体现其性格直率可爱的一面,但鲁达的性格也有弱点,比较粗鲁暴躁,而且仗义出手帮助弱小是好,但随意残害他人生命在现实中是不可取的。
三、提读---总结收获,扩展延伸
当学生阅读完整本书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总结汇报,包括故事情节的梳理、人物形象的解读、语言特色的体会、作品内涵的挖掘、阅读方法的整理、思想心灵上的启迪……还要引领学生学会横向延伸,为下一次阅读做好准备。
1.成果分享,加深阅读印象
学生阅读完作品后,教师要给予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展示名著阅读的成果,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名著的印象,又可以深化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师生共同感受经典。例如在精读故事情节内容时,可以采用“展示内容-接受提问-提出疑问”的形式,小组合作进行交流探究,并派出一个代表“展示答辩”,同学们可以就情节内容相互提问、互相答辩。在内容展示时,每位同学大方展示自己的内容笔记或者ppt课件,充分展现自己的阅读见解,提问的同学纷纷开动脑筋,积极提问,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加深对《水浒传》内容的认识;或是针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进行专题式研究,如宋江、李逵、鲁智深、林冲、武松、杨志等,学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人进行研究,然后形成书面文字,教师挑选优秀的作品在班级中传阅。又或是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给予学生选题,让学生去积极完成。例如:(1)学生自选角度对《水浒传》中的人物进行排行;(2)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3)人物对比,李逵和鲁智深、林冲和杨志、宋江和晁盖等;(4)《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研究;(5)我认识的《水浒传》;(6)《水浒传》中的酒文化,让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汇报。
2.扩展延伸,发散学生思维
当学生阅读完,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地扩展,例如,将《水浒传》的人物宋江与刘备对比研究,学生可以去查阅其他专家学者对《水浒传》的解读,也可以查阅施耐庵的其他作品,从而更加了解作品的内涵,同样也可以阅读其他作者相同素材的作品,例如《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对比研究,把阅读一本书的成功经验转移到另一本书上,扩展阅读思维。例如,学生阅读完《水浒传》后,作者推荐了几本解读《水浒传》的作品,如马幼垣的《水浒论衡》、侯会的《水浒源流新证》、孙勇进的《漫说水浒》、何心的《水浒研究》。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水浒传》的整本书阅读时,要从“引读”、“推读”、“提读”三阶段入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不再浮于表面故事情节的记忆,引导学生深入作品,把握经典内容,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丁丽娜:初中生与名著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王永兰.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西游记》、《水浒传》的阅读指导研究[D].延边大学,2020
1丁丽娜:初中生与名著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永兰.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西游记》、《水浒传》的阅读指导研究[D].延边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