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高校英语专业课教学融合路径探索--以《中级英语》课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3

课程思政与高校英语专业课教学融合路径探索 --以《中级英语》课程为例

姚婷

青岛工学院外语学院 山东 胶州 266300

摘要: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学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英语专业《中级英语》课程为例,来探索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课教学相融合的路径,在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植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建立全球视野和国际情怀,在提升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教学改革,以提升英语专业课程教书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英语专业;融合路径;《中级英语》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和一种思维方式,其基本涵义是指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安秀梅,2018)。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与专业发展教育有效结合起来。

  1. 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重要讲话表明高校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

高校英语专业作为高等教育阶段最普遍开设的专业,对大学生进行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结合价值观教育和品德教育,是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根本上体现的是“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也是今后高校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工作重心。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将思政元素与语言技能训练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英语文化的同时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培植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建立全球视野和国际情怀,在提升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思索和尝试的教学改革。

  1. 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大纲中“思政元素”体现不充分。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针对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不同的学习层面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拓展其文化视野提出了要求,使大学生不仅具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启迪思想、提高修养,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未能做出将其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的相关要求。如何挖掘专业课程固有的思政元素作用于学生,让其学会以专业为基础,从专业中引发和专业相连的问题,从而达成思政教育,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的目标,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而言有着积极的作用。

  2. 英语专业教师思政意识相对不足。通过教学实践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可以看出,在英语专业授课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知识的传输,而忽视思政教育,教师对思政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将专业课程视为教学任务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丝毫不注重思政教育,这与大学生专业教学目标相背离,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考核和学生成绩的提升,而不重视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引导,英语专业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意识比较淡薄。

  1. 基于《中级英语》探索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课教学融合的路径

  1. 提升英语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课程思政不仅仅是讲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也是各专业课程教师的授课内容和重要职责。推进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前提,是先提升英语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才能使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将思政元素渗透在课堂知识点的教学中,寻求专业课程和思政元素的最佳结合点,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教师把所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不是一道简单的“物理工序”,而是一次充满挑战和艺术的“化学反应”,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育人工作。教师必须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中的育人规定,重新认识和梳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教法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进行系统化、再造性的设计和实践,体现到课程教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各方面之中,实现课程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同时,通过向思政课教师沟通学习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和教研团队的其他教师一起探讨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专业课程的方式和方法,使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2. 深度挖掘专业课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英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探讨是英语专业自身内涵发展以及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英语作为一门思想性很强的人文素质类学科,专业课的教材内容涵盖西方文化、教育制度、社会习俗、家庭关系、金钱观念、职业选择、学习生活、交友态度等各个方面。将课程思政渗透到英语专业课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及跨文化交际等能力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及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接下来,以《中级英语》课程第五单元“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为例,探索一下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课教学相结合的新路径。

首先,课前资源准备。针对单元话题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也是优化课堂效果的重要前提。《中级英语》课程第五单元“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是美国经济学家雷切尔·卡森写的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雷切尔·卡森以将她的一生都献给了环保事业而闻名。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环境保护话题,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以下相关教学资源: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源、题库资源,以及教学课件等多媒体资源,还有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等论述、学习强国有关中国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及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等思政资源。课前充分的资料准备,有利于课堂上各项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是教师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度挖掘的一种高度认识,教师对思政资源深度和广度的开发决定了课堂授课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英语专业知识传授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始终。在《中级英语》第五单元“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的教学中,结合所学课文内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主义”,可以通过课程导入、看视频、听音频和课文讲解这四个教学步骤,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合于教学过程中。课程导入,是以提问方式启发大学生思考人类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和全球共同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来导入本单元主题;通过观看环保英语演讲视频,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小组讨论与陈述,在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呼吁学生积极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从而调动学生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通过英语音频的学习,在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世界环境保护日的相关知识,了解世界各国为生态保护所做的积极努力和贡献,有力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国际视野。最后通过课文讲解,使学生掌握词汇、修辞、语法等语言点和阅读技巧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和环保法律意识。这四个教学环节是循序渐进且相辅相成的教学步骤,每一步都将思政元素巧妙地渗透其中,使大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其潜移默化地进行环保相关的思政教育,达到英语课程讲授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最后,课下安排作业,将课上知识和课下实践进行协同,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如翻译时事新闻中一段环境保护主题的段落或片段,或给出命题作文“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或者通过进行主题辩论赛等形式,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大学生的课后各项活动中,提升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以便形成正确的环保理念。课程思政建设下的英语教学,应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协同发展,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应用到课后实践中, 以不断巩固其教书育人的效果。

  1. 结语

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英语专业课程的授课特点,在培养英语专业大学生提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深度挖掘与课堂授课内容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优化课程大纲,充分体现思政元素,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的目标;同时,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提升自身思政能力和思政意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对学生的意识形态以及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传授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提高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将英语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探索思政育人的新路径,从而有效增强课程教书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安秀梅.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1):84-85.

  2.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1-03-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 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 韦颜秋. 推动 “思政课程” 与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N]. 天津日报,2020-04-06(006).

  4. 徐志英. 综合大学英语专业学科定位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3): 35-40

  1. 杨立民. 现代大学英语3[M], 第二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教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和任务,也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推进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全体英语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只有教师的“思政意识”牢固,才会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会更好地找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融入点。因此,高校成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并定期开展相关研讨以及交流显得非常重要。这主要是因为专业课教师毕竟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够深入,甚至很多人对此概念依旧很模糊,这就需要请思想政治专业课的教师定期给英语专业的教师讲解“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共同探讨将思想政治教育无声地融入英语专业课的方法。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教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和任务,也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推进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全体英语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只有教师的“思政意识”牢固,才会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会更好地找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融入点。因此,高校成立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并定期开展相关研讨以及交流显得非常重要。这主要是因为专业课教师毕竟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够深入,甚至很多人对此概念依旧很模糊,这就需要请思想政治专业课的教师定期给英语专业的教师讲解“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共同探讨将思想政治教育无声地融入英语专业课的方法。

0

作者简介:姚婷 (1979年-), 女, 汉族, 山东胶州, 讲师, 硕士, 第二语言习得及英语教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