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困境及突围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困境及突围策略探讨

金雪琴

乐山市井研生态环境监测站 613100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指的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化学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水质以及大气被破坏的问题。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农业面源污染与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群众的作业方式有很大关系,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并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困境;突围策略

引言

农业面源污染涉及的内容较多,具体包括农药使用、畜禽粪便、地膜污染以及生活垃圾污染等内容。近年来,这些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非常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也成为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井研县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为畜禽、水产、农业固废。长期以来,对养殖污染的监督管理,既有法律上的漏洞和盲点,又有监管上的缺位和乏力。本文据此展开论述,

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困境

1.1市场主体对农业面源污染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监管难度较大,信息数据不完整,甚至存在失真地问题,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不够科学。就农民的个体而言,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使用化肥农药的耕作方式,对于科学用药的现代作业方式有一定的排斥。对于企业的主体而言,农业面源的污染治理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并且短期内的收益并不明显,因此资金的投入也严重不足。对于农场主和养殖业主而言,约束力不够,也导致胡乱排放问题的存在。

1.2农业面源污染的责任主体划分存在困难

农业面源污染本身就是一种非单一来源地污染,具有高度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在监控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质结构、经济发展状况、气候条件以及人们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农业面源污染本质上是农业生产的外部成本,因此对于污染源的追踪难度较大,难以确定责任主体,在治理工作开展中充满挑战。

1.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资金匮乏

一是农户生产成本较高。农户水稻育秧和红苕育苗普遍使用地膜的厚度0.01-0.018mm;而玉米生产主要使用的是厚度为0.004—0.008mm的微膜,按省市文件要求农户使用厚度0.01mm以上微膜,增加了农户的生产成本1至1.5倍。二是缺少资金支持。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点多面广,没有过专项资金,个体回收缺少补贴,回收数量少、价格低、难度大,造成农户回收的积极性不高。

2、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对策

针对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合适的面源污染治理方案,改善现有环境问题,大幅度提升农村环境质量。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多中心治理,打破政府单一治理的困境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性,需要打破传统的治理模式,将农户变为治理的主体。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加强宣传教育,借助多种载体,用群众能够理解的案例,积极教育,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政府部门应该牵头做好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工作,引导群众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种植和养殖工作。

一方面,加强部门配合,强化属地管理,各镇(街道)对辖区内的畜禽和水产养殖场(户)建立环保监管工作台账,实行网格化管理,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监管巡察,加大环保工作宣传,发现问题及时向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提供线索,加大违规违法查处力度,进一步落实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责任。另一方面,严格执行池塘环境卫生、安全生产、农业废弃物回收、鱼药及饲料堆放、用药明白纸及白名单公示、规范处置死鱼、“生产、用药、销售”三项记录登记等规范水产养殖七项标准。持续开展规范化养殖技术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知识培训,重点检查“三项记录”,严厉查处违禁渔药和向养殖水体投放化肥、粪便、微生物肥、原性动物饲料等行为。

2.2做好耕地质量的保护工作

农业面源污染会造成土地质量下降这一严重问题,因此农业面源的污染治理需要做好土地的改良和保护工作。对于重点区域需要做好土地质量的检测工作,确保土地成本和化肥农药对土地的影响程度,统一制定相应的肥料和农药实施方案,积极改善土壤结构。在农业生产中需要逐步提升有机肥的使用不利,降低化肥对土壤的影响。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除草剂的使用,积极采用机械设备和人工除草的方式,既能保证土壤质地疏松,同时也能降低对土地的污染。对于实施改良的地块,需要加强技术指导,并全面做好用肥和用药的监督工作,避免化肥和农药的滥用,切实提升土地的质量。

2.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意味着使用农业害虫的天敌代替农药的使用,使用有机肥代替化肥,通过合理轮作、加强管理的方式,逐步实现生态的自我修复,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农膜的回收利用工作。继续加大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的宣传力度,结合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废弃农膜捡拾行动。积极动员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使用符合规定的农膜、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加强示范引领,推动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全面落实。第二,积极做好秸秆还田工作。具体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对秸秆进行及时粉碎处理,严格落实土地休耕制度,也可以使结构与土壤混合后发酵的方式,提升土壤的肥力。第三,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畜—沼—菜”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将动物的粪便和生活垃圾用于沼气的生产,提升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面源的污染因素较多,治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加上各个地区的治理理念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地方政府需要提升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宣传、做好技术引进工作、增加资金投入的方式改善治理效果,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庆翔.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01):55-58.

[2]李继东,魏登媛,宗娜,董培.微观视角下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困境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6(04):33-34.

[3]饶静,纪晓婷.微观视角下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困境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12):11-16.

[4]兰树莹,袁梅凤,何淑欣,姜占,李雪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困境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8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