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理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循证医学理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陈咏歌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4

摘要:目的:将循证医学在心血管内科中应用,以期达到减少患者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1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循证组患者根据循证医学理论给予循证护理措施,比较循证组和常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得分。结果应用SF-36量表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循证组患者在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89.28±9.29、90.38±9.46、91.54±9.23、88.14±9.19、90.74±9.41、89.24±9.42)分,明显高于常规组(77.15±8.12、78.13±8.72、78.82±8.17、79.19±8.41、80.26±8.22、78.23±8.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40、11.661、12.638、8.799、10.273、10.752,P=0.000,循证组患者总满意度(95.33%)明显高于常规组(8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9,P=0.044)。结论循证医学理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有积极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医学理论;心血管内科;循证护理

引言

心血管疾病是一组以心脏和血管异常为主的循环系统疾病,是目前全球居民的主要致死原因。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通常具有病情重、病程长等特点,其发病率与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容易出现各类合并症及心理问题。因此,患者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期间的护理非常重要。循证护理服务遵循“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以安全为保障,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及指导,为患者提供极具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有研究显示,优质护理服务能调节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150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71例,年龄(63.59±7.83)岁;常规组150例,男性82例,女性68例,年龄(65.06±7.8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已经某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常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和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医学理论;心血管内科;循证护理;效果观察护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2.1成立专业护理团队选取在心内科经过优质护理服务培训且临床经验丰富、责任意识强、工作细致的护理人员组成专业的护理团队,重点培养团队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服务意识,规范护理流程。采取任务到人,岗位到人,权责分明的团队干预。1.2.2心理护理①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应耐心聆听患者的诉求,满足患者的需要,可通过与患者握手、拥抱等非语言沟通方式,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②积极暗示:在介绍、解释疾病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同伴教育向患者介绍抗病经验,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的疑问给予及时解答。1.2.3系统评估及指导护理团队在患者住院期间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建立患者健康档案,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饮食和生活习惯、服药依从性、烟酒嗜好、精神状态和家族史等。团队人员结合评估情况,对患者的饮食、用药、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1.2.4优化服务流程,注重人性化服务护理团队始终以人为本,换位思考,采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改善护理服务流程。病房采用6S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住院环境,增加患者住院舒适感;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缴费、订外卖、取药等服务。

1.3观察指标

⑴应用SF-36量表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主要包括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各项评分,得分越高;⑵对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3级评分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1ad5f25c1ff8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应用SF-36量表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循证组患者在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40、11.661、12.638、8.799、10.273、10.752,P=0.000,见表1

表1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

61ad5f25c1ff8_html_ca69ff524da992fb.png

2.2满意度比较经过问卷调查,循证组患者总体满意143例,常规组134例,循证组患者总满意度(95.33%)明显高于常规组(8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9,P=0.044),见表2

表2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61ad5f25c1ff8_html_eb2c9a7a51cc9f9b.png

3讨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好发于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较大,对于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更高,这与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有着一定的联系。此种疾病治疗时间长,病情进展速度快,老年患者承受的痛苦会更明显。如发病就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且有着非常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为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需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是以科学为依据的护理模式,同时对护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有具体的了解,制订合理及个性化患者护理方案。循证护理也其固定模式,护理人员制订符合患者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可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更加关注患者的最终结局,更加关注护理细节,在护理措施的设计过程中遵循循证证据为基本依据,将患者为核心贯穿护理环节中,结合以往的护理常规经验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冬玲.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4):352+356.

[2]郭玉.舒适护理在心血管护理中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9,10(24):78-79.

[3]宋琦琦.人性化理念提升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9):87-89.

[4]张轶.早期主动性护理干预在心血管内科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S2):135-137.

[5]朱智聪.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探讨[J].人人健康,2018(2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