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妇幼保健院 233000
摘要:目的:展开间歇蓝光照射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间歇蓝光照射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和对照组(连续蓝光照射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更佳。结论:间歇蓝光照射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蓝光治疗;白蛋白;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较为普遍的情况,根据相关统计,其发病率高达80%,一般健康新生儿可自行好转直至痊愈,而病理性黄疸患儿会表现出精神差、吐奶、抽搐、肌张力降低、嗜睡等症状,随着病情持续发展可能会引发胆红素脑病、神经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影响到患儿的预后,因此确诊需要立即接受正规的治疗,蓝光照射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规治疗方式,在长期的时间中被证实可以有效促进患儿康复,但是在治疗期间患儿的不良反应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因此如何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为患儿提供更为可靠的安全保障成为了临床上重点讨论和积极探索的问题,以下为本院采用间歇蓝光照射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的治疗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近两年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年龄区间(2—30)d,男女比例(22/18),平均TBIL(血清总胆红素)为(268.52±96.76)umol/L,平均DBIL(直接胆红素)为(17.62±11.43)umol/L,平均IBI(间接胆红素)L为(257.36±92.46)umol/L,对照组年龄区间(2—28)d,平均TBIL为(273.46±93.11)umol/L,平均DBIL为(18.23±10.45)umol/L,平均IBIL为(260.22±89.36)umol/L,两组患儿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患儿均施加静脉注射白蛋白,白蛋白的剂量的需要根据患儿的体重进行选择。同时两组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治疗时采用眼罩、手套、袜套等对患儿进行保护,采用蓝光双面光疗箱连续照射16h,1次/d。实验组:治疗时采用眼罩、手套、袜套等对患儿进行保护,采用蓝光双面光疗箱照射4h后间隔6h再照射4h,2次/d[1]。两组患儿均采用我院同规格型号蓝光双面照射仪并选用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执相关操作。
1.3评价指标
以治疗后第7天患儿的TBIL、DBIL、IBIL水平作为本次实验的参考标准,护理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是通过SPSS18.0系统软件分析所得,实验结果用T进行检验,P<0.05则代表存在明显差距,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
详情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儿治疗7d后血清胆红素水平
组别 | TBIL(umol/L) | DBIL(umol/L) | IBIL(umol/L) |
实验组(n=40) | 153.86±9.62 | 8.21±2.42 | 139.62±8.85 |
对照组(n=40) | 157.32±7.86 | 8.93±1.56 | 142.03±7.16 |
P | >0.05 | >0.05 | >0.05 |
2.2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
详情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
组别 | 皮疹 | 腹泻 | 脱水 | 体温升高 | 其他 |
实验组(n=40) | 2(5.00%) | 1(2.50%) | 1(2.50%) | 0(0) | 1(2.50%) |
对照组(n=40) | 3(7.50%) | 6(15.00%) | 8(45.00%) | 6(15.00%) | 2(5.00%)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蓝光照射治疗的原理在于转变患儿体内胆红素的性质,使其可以随着患儿正常的生理循环经肠道或者尿液排出,从而促进患儿疾病的好转直至康复。但是新生儿自身健康基础较为薄弱,对外界的刺激容易出现应激性反应,比如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发生的的皮疹、发热、腹泻等在临床上均较为常见,导致患儿的治疗痛苦大,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患儿的视网膜损伤,因此临床上需要对治疗方式进行改进确保患儿治疗期间的安全性[2]。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有证据表明实行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可以取得更为良好的治疗收益,比如陈海云(2019)在其研究中对持续性以及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表明两组患儿在治疗后血清红素水平均在较短时间内降至理想范围,但是接受间歇蓝光照射患儿明显表现出更高的耐受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提示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对患儿造成的生理伤害[3]。此外曹静(2019)、罗柳(2019)等专业人士也在研究报告中表达了类似的结论,为探讨其实际运用及推广价值,本院开展了此次实验。同时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儿均施加了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白蛋白虽然无法改善直接患儿的黄疸病情,但是在进入人体后可以减少未结合胆红素对脑部造成的损伤,以此达到预防胆红素脑病的作用,与蓝光照射可以起到良好的协同治疗效应,在改善患儿病情的同时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预防[4]。
本次研究结果与绝大多数的医学报告结论高度一致,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证实了间歇蓝光照射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实验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测评结果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除皮疹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均明显较少,说明在间歇照射治疗下患儿可以表现出较为良好的耐受性,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患儿的治疗安全,说明本次实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间歇蓝光照射可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为患儿提供更为可靠的安全保障[5]。
综上,间歇蓝光照射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式值得广泛推广,此外由于本次研究属于小样本实验,以期在收集更多的临床资料后对数据进行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韩彩红.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J].临床医学,2021,41(10):72-73.
[2]王向平,陈占芳.持续及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1):1932-1934.
[3]李颖.间歇性与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08):117-119.
[4]陈美翠,黎丽.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的治疗效果[J].智慧健康,2020,6(08):119-121.
[5]林广玉,杨婕,杨雄华,叶小霞,徐晓穗,廖维斯.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5):2550-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