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儿童福利院, 430061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因及影响,以为儿童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间,笔者收集的216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资料,对其中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数据资料录入EXVEL表格处理。结果:研究显示药物滥用、不合理用药、错误用药是引起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结论:为确保儿童安全用药,应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儿学童药品检测和管理,积极推进儿科药学研究,增强患儿家长的安全用药意识和用药知识。
关键词:不良反应;安全用药;医疗卫生;儿科药物;诱发因素
药品不良反应指的是正常剂量用药在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或者在生理机能调节时发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有害的反应【1】。儿童群体生理机发育不完全,自身免疫系统防御能力不足,更容易受到疾病侵害,且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不足,用药后反应相对敏感,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1月-2021年10月间,笔者收集的216例发生儿童用药不良反应者,所有患儿均因药物原因导致病情加重或疾病痊愈推迟。其中男孩116例,女孩100例,年龄最大14岁,年龄最小2.5个月,平均年龄(7.98±1.21)岁。
1.2方法
将所有患儿的疾病信息、用药信息进行规整“对照”统计,数据库创建应用Epidala3.02软件完成,双份录入确保一致性,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基本用药情况
对入选病例的用药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发现,所有入选的216例患儿中,44例因误用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占22.2%,不合理用药者40例,占18.5%,严重药品不良反应128例,占59.3%。
2.2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
研究发现,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儿童用药不良反应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抗菌素、解热镇痛药物、中成药的不合理用药。比如,安乃近、尼美舒利等均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安乃近会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并损伤胃肠道。而尼美舒利常用于儿童发热后的退热治疗,会对儿童肝脏、中枢神经造成较大损伤。第二,滥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等。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滥用现象也逐渐增加,如注射比例高、种类多、强度高等。采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儿童腹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化脓感染的情况十分常见,而这种用药方式也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比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童退热的安全药物,但是过多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会导致肝毒性现象。第三,药物过度使用。这种情况主要以大剂量服用止泻药物、抗感冒药等非处方药物为主,部分家长因缺乏足够的医疗知识,认为增加用药剂量疗效更好,经常随意增加药量,或擅自联合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2.2错误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错误用药是导致儿童用药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误服消化系统药物者10例,占21%,误服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者16例,占33%,误服循环系统药物者12例,占25%。
3.讨论
国家药品检测报告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2.9%,新生儿群体甚至高达24.5%,而成人所占比例仅有6.9%,可见儿童用药安全问题更加严峻,应加强关注儿童用药不良反应,提高儿童用药合理性,完善药品说明书、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等【2】。
首先,应提升儿童用药合理性。医生在处方开药时应严格结合儿童的疾病和身体条件进行,减少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危害。在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中应严格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指导原则进行。在用药方法方面,应合理选择用药途径,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脉注射,必要静脉给药时务必加强监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3】。
其次,应增加儿童药品供应,完善药品说明书。目前药品市场中的儿童用药种类相对匮乏,多数药品均为成人和儿童共用,对此,应加强适合儿童食用的规格、剂型研发和生产,并在药品说明书中细化说明,确保说明书的完整性、详尽性和严谨性,充分标准药品的用药剂量、方法、注意事项等。此外,还应做好药品的安全性评价,及时进行说明书的完善和修正。
最后,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现阶段我国已具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并推行不良事件呈报系统【4】,为减少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应积极在儿童用药中加强呈报、监测,准确的收集儿童用药信息,并制定针对性的对应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春霞,黄山田.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的调查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0):15836,15838.
[2] 朱淑平.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儿科用药合理性分析[J]. 海峡药学,2021,33(3):204-206.
[3] 刘睿,陶瑜,赵瑛,等. 武汉市家长儿童安全用药和不良反应认知状况调查[J]. 医学与社会,2018,31(1):44-46,58.
[4] 赵熙婷,宋岐,李春晓,等. 334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及其超说明书用药使用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9,16(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