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浅谈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张林

彬州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陕西省彬州市 713500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业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是山丘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途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上,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流域内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仍任重道远。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对于各行业的发展力度,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以及水土保持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水土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小流域治理的现状分析

小流域主要是指总面积小于50km2的流域,进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以及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在治理的过程中,重点是确保供水量满足需求、做好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为农业、林业以及渔业等各产业的发展提供条件,同时建立防治体系,确保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和谐关系。小流域治理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通常包括蓄水工程、补水工程、截流工程等。小流域治理工作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其治理目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地区仍会存在水量供给问题、水质问题以及水污染问题,因此还需要长期性完善并执行,在不同的地区,小流域治理的目标也不相同,但其重点仍旧一致,落在水源调配储备、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

2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2.1制度建设

对于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而言,政府部门的重视力度以及相关制度的健全完善直接关系其生态监测与监督执法的完善程度。因此,从国家层面出发,应该加强对于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制度建设。首先,政府部门应当从领导到基层工作人员重视起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于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且积极听取专家的相关意见,制定科学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对该辖区内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及已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进行重点监测,制定相关的保护计划。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来完善水土保持的协调机制。该协调机制主要是由水保部门、环保、农业、林业、财政等不同部门组成,部门的负责人首先应当有水土保持意识,其次应当做到积极与其他部门进行联系,将水土保持工作同负责人的责任落实制度以及绩效制度进行挂钩,并且积极将社会力量参与到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当中。为了保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有效性,相关执法部门可以将审查权力具体落实,以此来保证社会上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最后,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水土保持工作的生态补偿机制。在部分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水土不流失势必要对部分地区进行一定的经济让步,而为了水土保持,该地区人民生产经营的利益不受损害,政府部门必须要建立健全且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对于水源区以及生态文明发展区等不同区域内的生态补偿机制。

2.2不断拓宽动态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覆盖范围

首先,要依据小流域实际情况,构建全面覆盖的动态监测网络,并充分融入定位技术、观测技术,为水土保持规划、治理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其次,针对某些地形特殊的区域,要充分发挥出现代科学的优势,实现无死角监测。如利用无人机技术。再者,要做好辖区内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尤其是针对水土流失严重、饮水水源等重点区域,更要采取先进的监管技术,对其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分析,从而为小流域水土保持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最后,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应对各种随机的突发性水土保持监测事件,从而充分发挥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服务功能。

2.3合理搭配树种

通过合理搭配树种可以很有效地达到植物结构多样性,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可以提升小流域水土保持能力。在树种搭配时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全面分析,考虑相生相克的原则,避免使用单一品种。比如在种植混交林时,要考虑树种的浅根性、深根性、慢生和速生特点,若是将杨树与落叶松搭配起来,则极易导致黄粉病,会降低混生林的生长效果。因此,要在树种的合理搭配狠下功夫,最大限度提升混生林搭配的有效性。

2.4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狭义上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指专门用来防治水土流失的独特的耕作措施;广义上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基于保土、保水、保肥的农业技术改良措施。根据水分在土壤中运动的规律,采取相关措施最大限度地把自然降水纳蓄于土壤之中,并尽量避免农田内各种形式径流的产生,在解决天然降水季节与作物需水季节不协调问题的同时,提高水肥利用率。主要包括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等坡耕作、沟垄种植、坑田耕作、半旱式耕作,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留茬覆盖、秸秆覆盖、砂田覆盖和地膜覆盖,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的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和免耕。

2.5强化水土保持意识

当下我国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政府不仅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设计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以有效地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既能提高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设计的实际效果,又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们要更加重视水土保持,强化生态意识,正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应用生态修复技术,确保植物茁壮成长,优化当地地质,减少水土流失。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可以主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施工区土地的破坏,有效保护土壤。

2.6植物应用策略

要想充分发挥出生态修复技术的作用,实现水土保持效果植物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必须要筛选出合理的植物品种,对其进行科学的种植搭配。在筛选植物品种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的土壤条件、气候特征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明确具备的限制元素及立地条件,严格按照因地制宜、耐干旱、品种多样化、生态修复、植物多样性、耐贫瘠、复绿快等一系列根本原则,选择具备较强性能的生态修复用植物,从而让所构建的植物群落以及林地系统能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针对边坡部位,应当采用深根植物与浅根植物共同栽种的方式,从而有效稳定已经出现松动的边坡,防止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针对土壤改良部位,可以种植绿肥作物,例如各类豆科植物,以此来实现对土壤结构的有效改良,激活土壤中的养分,并对土壤内部的氮、磷这类元素进行固定,长此以往出现损坏的土壤营养结构能够得到有效的改良与优化。

结语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实施工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流域特点合理布置治理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体系,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提高流域内水土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吴洪兵.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配置[J].珠江水运,2020(17):84-85.

[2]刘汉青,廖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研究[J].内蒙古水利,2020(6):62-63.

[3]赵娇娜.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12):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