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背后的伦理反思——以“双黄连抢购”事件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6
/ 2


假新闻背后的伦理反思——以“双黄连抢购”事件为例

熊灿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510006

摘要

从假新闻背后的伦理反思,结合"双黄连事件"演进过程,探讨"双黄连抢购”事件中假新闻中的新闻伦理,进而对疫情假新闻中新闻伦理进行反思。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假新闻;新闻伦理


假新闻是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与事实不符的新闻。[1]假新闻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对新闻业和受众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消极影响,但假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也迎合了受众当时的情绪需要,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

一、对疫情假新闻中新闻伦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失衡”下的疫情假新闻

从信息源来看,疫情期间各大研究所都开展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媒体不可能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每一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导致信息传播系统内部“失衡”。从信息传播过程来看,在假新闻传播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信息传播的强度和信息量的大小很有可能并不相似。[5]而在事件发生期间,仍属于疫情严重时期,民众对于疫情相关的信息关注度极高。作为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率先”进行转发,立刻引爆网络,引发群体性抢购热潮。从信息性质来看,属于专业性较强的报道主题,媒体与医学领域专家之间存在专业知识“失衡”。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公开发表的文章中看出,截止发表有关双黄连的药效测试还停留在细胞水平。这时测得的有效性与临床证明的有效性两者不可等同。人民日报作为影响力广泛的主流媒体,在信息发布之初没有向专业人士寻求把关和审核,对关键信息进行科学解读,造成的民众哄抢的后果。

(二)资本入侵、助推下的疫情假新闻

学者易姝岑将假新闻定义为:通过误导大众带来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或心理得到成就感的新闻或宣传。[6]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旗下左建平团队就率先证实:“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抗SARS冠状病毒作用”。17年过去,其依然在为双黄连背书,并非双黄连本身“药效独特”,而是背后商业和资本利益的助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曾多次与绿谷集团合作,推出多种未经国家药监部门审批的药物,并进行虚假宣传。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对于国家和个人而言是“危机”,但对于某些机构和个人而言,却是“商机”。资本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编造和利用假新闻来谋取商业利益,造成假新闻的出现和民众的恐慌。

(三)受众恐慌、脆弱心理下的疫情假新闻

学者陈力丹认为“(假新闻)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7]在当时,新型冠状病毒尚无对应特效药能够进行医治,确诊和死亡的数字却在不停的攀升,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民众对于疫情的关注和疫情相关信息的不对称性,贩卖、触发社会焦虑和恐慌。学者彭宗超,钟开斌针对民众在非典危机中的应对意识和能力,分析了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的民众脆弱性。并提出由于民众是危机最直接的受灾体,因其内在自身原因、外部资源欠缺等,会导致非典危机下民众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信息辨别能力较差;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也不高,危机应对能力较弱等。[8]由于长期处于高压之下民众内在的脆弱性,导致双黄连抢购事件的发生。


二、对疫情假新闻中新闻伦理的反思

(一)媒体:利用受众“正情绪”传播

纵观历史,去伪存真是传统新闻业一贯追求的目标。主流媒体发布的内容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公众出于对主流媒体长期以来的信任,将其作为最重要的信息来源。随着公众对于媒体报道更加依赖,对报道的质量要求也在提升。无论是否处于疫情期间,媒体机构和新闻从业者都应该扪心自问,是否对得起大众的这些时间精力,以及信任与期待。

正面情绪包含期待、憧憬、积极等心理因素。据学者易姝岑的调查,疫情期间20% 的假新闻都是利用了受众的正面情绪,以满足受众的期待而获取信任。[6]“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假新闻正是迎合和利用了受众的“正情绪”,抓住了受众对情绪驱动的信任,从而产生内在情绪共鸣。在疫情严重时期,关注受众情绪变化,提供信息是媒体的责任所在,但正如澎湃新闻评论员西坡所言,““坏消息”安定人心,“好消息”有时却会带来混乱,只说明了一个朴素的常识:判断“正能量”“负能量”的标准不是表面的“好”与“坏”,而是信息是否真实可信。”

(二)资本:商业权力助推

双黄连事件为何能够在17年后依然卷土重来,借助主流媒体公信力为其“真实性”背书,来实现商家的商业目的,是我们在探讨新闻的真实性之外,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假新闻带来的“创伤”是暂时的,并且伴随着媒体自身辟谣反应速度的提升、相关专业自媒体的监督和质疑以及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假新闻存在时间越来越短,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其带来的危害。但如果只停留在假新闻“假”的层面,而没有对其背后的资本力量进行调查和处理,那么相关假新闻或许还会导致下一次的“抢购风暴”。

(三)受众:抢购背后的社会现实问题

学者史安斌,王沛楠提出人们愿意相信假新闻是因为这些假新闻让其感到舒适或符合其既往认知。[9]一次又一次抢购风波背后所指向的社会现实问题究竟为什么?面对此类重大突发安全卫生事件,人们面临居家隔离、城市封闭、物资紧缺等现实困境,如何防护疫情、杜绝传染等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信息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对于关系到传染可能性高低及公共安全信息的新闻,更牵动着人们的情绪。对于信息的鉴别与求证能力较差。因此对“双黄连”事件的抢购风波,不能只停留在“乌合之众”层面的群体批判,而是要对这种社会现实涉及到的公共议题进行思考。

三、结语

学者耿红仁提出了“如果每出现一条假新闻,被映射的当事方能对号入座,检点自身言行,则不啻是一次改进工作的良机。”[10]对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而言,假新闻的存在违背了真实性的职业道德底线,必须从主观上尽力杜绝这一现象。但对假新闻的批判不能仅停留在事实层面,而是要对其所反映和涉及的社会现实问题和背后伦理进行关注,理解其合理性因素和镜鉴意义,从而进一步促使假新闻相关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 张振宇,喻发胜,王然.讽刺画、预警器和烟幕弹——对国内假新闻研究的反思与重构(1980-2018)[J].国际新闻界,2019,41(11):156-174.

  2. 喻国明.记者应成为信息不对称社会的平衡者——写在2008年中国记者节[J].青年记者,2008(31):23-24.

  3. 曹轲.关于假新闻现象的理性思索[J].新闻大学,1997(02):12-14+37.

  4. 许志永.假新闻没有那么可怕———纸包子事件的法律思考[J].中国改革,2007(09):66-67.

  5. 梅琼林,连水兴.公共危机中的信息传播“失衡”现象及其应对策略——从“非典”危机到汶川大地震的考察[J].社会科学研究,2008(05):11-16.

  6. 易姝岑.社交媒体中受众情绪对假新闻的影响——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假新闻为例[J].决策探索(下),2020(09):89-90.

  7. 陈力丹.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新闻记者,2002(02):22-23.

  8. 彭宗超,钟开斌.非典危机中的民众脆弱性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25-31.

  9. 史安斌,王沛楠.作为社会抗争的假新闻——美国大选假新闻现象的阐释路径与生成机制[J].新闻记者,2017(06):4-12.

  10. 耿红仁.假新闻背后的真问题[J].政府法制,2010(13):3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