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本的户外环境改造的可能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2

以儿童为本的户外环境改造的可能性

臧晓国

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中心幼儿园 214100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的“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那么怎么样的环境才是好环境呢?本文将聚焦“儿童立场”“课程意识”“园所文化”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创设一个适合幼儿游戏的户外环境,并对户外环境与幼儿的关系做出分析。

【关键词】课程 儿童 环境 游戏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老师们在思考如何带领孩子在室外开展游戏或者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每天不少于2-3小时的户外游戏时间,很是满心欢喜。欢喜之余,我们不免会思考:幼儿在户外和在室内会有怎样的区别呢?不禁产生了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户外环境创设?2.幼儿前期在户外怎样活动和游戏的?3.我园户外存在哪些问题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4.作为教师的我,又将如何进行到创设,在活动中如何指导?5.幼儿在新创设的环境中活动中将会获得怎样的经验?

  1. 基于“儿童立场”——为什么要到户外去

还记得我们童年的情景吗?是和小伙伴在田野间奔跑、在空旷的山坡上过家家、在草地上嬉戏。然而,如今的孩子,似乎很少走出室外,在屋内长时间的停留,似乎与自然、户外缺少了连接。《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书中提到了一份清单,可以让当代儿童复盘父母时代的传统游戏、自然游戏,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由此可见,让儿童与大自然建立连接,为的是让稚嫩的孩童回归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吸收天然的养分,让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健康成长,让“童年”这一词汇不仅仅停留在生物学意义上,让童年期的孩子回归到自然中享受游戏,唤醒天赋的灵性。

我们意识到,儿童需要接触自然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生理:开放的户外空间让儿童有机会做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和游戏,必然会获得大肌肉动作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升;心理:儿童在户外,常常能自发进行他们喜欢的活动,在户外奔跑、满心喜悦的孩子不就是一个心理健康、阳光积极的孩子吗;学习:在户外,儿童的学习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他们有了更广泛的兴趣、更开阔的视野、更富有发展价值的活动;交往:活动中的儿童会三三两两凑在一起游戏、交谈,满足了他们自主交往的愿望。

  1. 基于“课程意识”——什么才是好的户外环境

幼儿在户外奔跑、跳跃、追逐的活动中能生发学习吗?怎么样的环境能支持幼儿在户外生发学习呢?教师首先要明确,设计良好的户外环境不仅可以用来开展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而且是可以当做课堂;这样既能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也能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这种学习发生在户外,而不是室内。

户外环境应当包含各类游戏场、运动场、社交场和科学探究园地,它是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课程生成的发源地。把孩子带到户外去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例如大班的生发课程《嗨翻野战场》,正是在户外才能开展地有声有色。自由活动时间到了,教师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小山坡,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在追逐着,似乎从未如此欢快、自由过。这时,辉辉大喊:“敌军来了,快跑。”一块地形稍微有点陡峭的山坡、几个灌木丛、几棵树,成为了他们游戏的地盘,如此有利、优质的资源被他们利用地恰到好处。于是,他们开始进行游戏计划,根据地形设计地图、作战计划、人员分配等等,他们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嗨翻野战场”。这个游戏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教师看到了幼儿在生发课程中的经验生长。(表1 幼儿游戏中的关键经验)

关键经验

幼儿行为

教师指导

游戏兴趣

  1. 能主动投入地玩“野战”游戏,能够较长时间沉浸其中,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2. 喜欢尝试不同的角色和活动区域。

  1. 教师通过谈话活动、亲子互动,营造游戏氛围。


  1. 和老师一起参与环境调整和材料更新。

主题选择

1、能与同伴协商,共同确定游戏主题,游戏过程中主题明确而稳定。

1、教师分析幼儿的已知、未知、想知经验生发主题。

角色扮演

1、有明确的角色意识,能把自己对角色的观察与理解融入游戏;在游戏中积极地与其他角色自如互动。

1、让幼儿了解游戏中角色的意义,通过图书、视频,如参观警卫室等等。

情节推进

1、能有意识地设计比较丰富的游戏情节,在遇到问题时,能与同伴尝试解决,创造新的情节。

1、教师可设置计划墙,游戏剪影,让幼儿自行回顾、梳理游戏情节。

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1. 能紧紧围绕主题,有目的地选择材料,能根据游戏需要自如地、随机地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展游戏。

  2. 能利用多种材料进行组合,在游戏中增加新的玩法。

  1. 教师可让幼儿在计划中罗列所需要的游戏材料,也可对现有的游戏材料进行分类。

  2. 教师可让幼儿梳理材料的性能。

交往与合作

  1. 在游戏中能主动与同伴交流,在遇到问题时能听取同伴的想法,主动沟通和协商。

1、当幼儿无法处理时,教师可以平行介入、交叉介入或直接介入指导。

规则与习惯

  1. 能与同伴一起建立游戏中规则,有条理地归类、摆放材料和整理游戏场。

  2. 在游戏中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 教师可以通过环境提示法、冲突学习法、结束讲评法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

  2. 教师预设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让幼儿心中有数。

运动能力与意志品质

1、能灵活运用各种基本动作技能进行游戏,有较强的协调性、灵活性、平衡性,喜欢挑战,不怕困难。

1、通过视频了解特殊人群的工作,例如环卫工、解放军、高温工作者等等。

表1 幼儿游戏中的关键经验

课程目标是环境创设的一个出发点,环境既是幼儿园教育理念与课程目标的体现,也是课程实施的载体,所以,在创设与调整户外环境时,应该结合自己的课程思想,思考环境应该承载的意义,把课程意识带入环境创设之中。基于幼儿园户外场地创设的课程意识,将从原来一元的“运动场”转换到多元的“游戏场”。“到户外去”是回归了一种十分悠久的理念: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变成一种拥抱户外、儿童发起的课程。

  1. 基于“园所文化”——怎样进行本园户外环境的创设

良好的户外环境可以顺应幼儿的天性,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和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课程目标。由此可见,良好的户外环境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

1.分析园所现状

纵观我园的户外环境,有绿地、有灌木丛、有果树、有山坡、有跑道、有塑胶操场、有沙水池、有种植园,似乎应该有的区域都能被找到。但是,为什么还要进行户外环境创设和改造呢?于是,不经思考:这些区域是否规划合理?幼儿是否能自由地在每一个区域游戏和学习?幼儿是否能轻松地从一个区域进入到另一个区域自由地玩耍?幼儿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是否有遮阳,可供幼儿喝水、休息?幼儿是否能在游戏的时候可以方便拿取需要的工具和材料?......细细想来,让幼儿到户外去,并不是简单地人走到户外,还需要了解和考虑这些元素:气候、自然条件、整体规划、储存空间、基础设计细则等等。

2.尝试创设与改造

于是,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园所的户外环境,打破空间固定思维,试图走出户外环境创设和改造的误区。结合园内外各类户外资源的特征,我们开始对户外活动场中的活动区域、游戏材料、地理资源进行系统地规划。前期,结合我园特色和资源优势,针对户外空间功能上进行划分区域:分为户外建构活动场、户外涂鸦活动场、户外沙水活动场、种植园地活动场、科学探究活动场、自由探索活动场、户外运动活动场。接着,我们思考在活动场中应该投放的材料:多样性的材料以满足各个年龄段幼儿的需要,让幼儿有自由选择的可能,然而多样性的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层次性的材料符合幼儿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在幼儿的游戏中起到助推的作用;变化性的材料具有发展的价值,符合幼儿创造性游戏的需要;低结构材料和自然材料来支持幼儿在假想的游戏情境中以物代物,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思维。在创设和改造的过程中,地理资源的调整是比较难的,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草坪面积由少多到,尽可能多的让幼儿在草坪在活动空间;果树分布由独到合,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果树是分散的,将树木有效规划迁移,变成一片果林,幼儿在生发采摘等课程时,将能面面俱到;遮阳范围有零到整,如何利用有限资源、自然资源对幼儿活动的空间做到遮阳措施,还能规划休息区;灌木丛由乱到齐,利用灌木丛或者自然物,能将幼儿活动的区域分割,但又不阻碍幼儿自由穿行。

现在,我们不妨转头看看你在周围的环境,一个对幼儿来说是健康、安全、美感、有用的环境,那就值得幼儿走进去游戏和活动的。这样的话,幼儿将有更大的空间,选择更多的活动,产生更多样的行为,生发更多的学习,改善身体的健康,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旭花,韩冰川,张海豫·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09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