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马山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农村特殊家庭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额外注意他们的心理问题。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再加上社会偏见和不良文化的影响,进而导致这些学生会出现较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中学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特殊家庭的影响下会出现消极、逆反、孤独等不良心理。这需要在教育过程找准心理问题,使用恰当的干预方法进行解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问题;行为疏导
和谐、健全的家庭是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而不幸家庭给孩子成长带来诸多身心痛苦。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由于长时期没有得到家庭的关心和重视,心理问题十分严重。初中教育过程中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健康的人格,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和探索。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需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消极心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自我意识会不断觉醒。特殊家庭学生也是如此,一方面他们会不断争取自主独立,而另一方面想到自己家庭的不幸,会出现消极、伤心、忧虑、悲观,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1]。同时,中学时期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出现大变化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自尊心增强,不愿被别人看到自己的不同,且十分脆弱,而特殊家庭的原因给学生本就脆弱的心灵加上重重的一击。因而,农村特殊家庭学生出现情绪低沉,长期处于消极状态,对自己的能力抱有怀疑,常常自卑忧虑。
孤独心理
由于特殊家庭的原因,家长可能不能完全承担学生的教育,且由于扮演双重角色,很难灵活把控尺度,对学生的关心和理解不足。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生,烦恼和问题无法倾诉。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很容易产生孤独心理。再加上特殊家庭的家长本身可能教育方式、处理事情上存在问题,对学生发脾气、打骂等。对于这些负面情绪,学生不能和父母说,也不愿意和教师、朋友、同学倾诉,长此以往,学生的孤独感增强,孤独心理形成。在初中班级中,可以明显看到特殊家庭学生不合群或者不愿意和别人交往。而长期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参与社交,会变得越发离群、胆怯、内向,影响身心健康发展,最终会引发抑郁症等心理疾病[2]。
逆反心理
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由于长期留守,没有受到父母的关心和关注,没有感受到亲情,和父母的关系十分紧张。对于父母一年难得几次的关心会表达出排斥、抵触,且父母说什么就不做什么,像一只刺猬,和父母反抗和对立。在学校中,初中农村特殊家庭学生不爱学习,对周围事物和人十分敏感,觉得别人背后在议论自己,且朋友较少。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受到教师的管教,认为父母不管自己,教师没有权利管自己,进而不写作业,不听教师的话,甚至十分反感教师对自己的关心。
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的行为疏导策略
爱心倾注,情感补偿
初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影响者、引导者,要加强情感教育,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只有教师设身处地的关爱学生,学生感受到重视和理解,才会转变认识,热爱教师,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这也就是教育教学的意义,不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做人。通过教师的情感补偿,让农村特殊家庭学生感受到温暖,进而健康成长。同时,在学校中,除了教师要给予特殊家庭学生足够的重视之外,还要构建尊重、平等、友好的班级氛围,鼓励同学帮助特殊家庭学生,积极和他们友好沟通和交流,填补特殊家庭学生的朋友情感空白,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如文体比赛、合作竞赛,引导特殊家庭学生积极融入到班级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农村特殊家庭学生从班集体中感受到浓浓的爱和温暖,就不会从不正规之处寻找情感慰藉。
尊重理解,培养自信
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灵较为脆弱和敏感,且持着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进而常常会沉默或者自卑。教师要给予农村特殊家庭学生足够的重视和理解,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进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很多农村特殊家庭学生十分渴望人们的认可和鼓励,因此教师要加强引导,加强沟通,信任和尊重来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自信的开展学习活动。此外,学校要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讲座,聘请心理专家进行演讲,从学习心理辅导、性心理教育、情绪疏导等方面进行辅导,并纠正不良行为学生,转变认知,使其健康成长。
赞美激励,一视同仁
在对待农村特殊家庭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让学生自主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而改正。同时,多加鼓励和赞美特殊家庭学生,让学生从肯定和鼓励中成长。著名心理学家曾说,凭借一句赞美的话可以多活两个月[3]。因此,教师要创设各种理由嘉奖特殊家庭学生,让学生看到生活和学习的美好之处。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暗示其拥有光明的前途,让学生用自己的自信和自尊克服自己的问题,从而实现教育效果。同时,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少一些排斥,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指责,多一些关心。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特殊家庭学生,这些学生相比较于正常家庭学生,情绪更加敏感,因而在处理特殊家庭学生和同学的问题时,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综上所述,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调节,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应更加关注和重视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初中阶段,学生正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务必要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发挥自己的育人功能,根据特殊家庭学生的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王刚. 探讨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及策略[J]. 明日, 2019(36):1.
何锦昌. 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青年时代, 2019.
周长虹, 梁盛佶. 特殊家庭结构学生心理问题与干预策略的实践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 20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