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人民医院 山西晋城 048000
摘要:有相关研究表明,透析用留置针的生物相容性较高,可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因传统金属针所引发的过敏等一系列问题,因该留置针的穿刺创伤面积较小,因此不仅能显著减轻患者不适感,还能有效降低穿刺对静脉内壁损伤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动静脉内瘘的寿命,故该留置针对患者内瘘血管的保护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应用透析用留置针的效果。
关键词:留置针;血液透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收集了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接受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60例,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30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入组的3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平均年龄(68±6)岁;研究组平均年龄(68±7)岁,2组男女比例均为1∶1,1个月<内瘘使用时间<3个月。2组以上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自主同意参与本研究;(2)所有患者均符合透析用留置针使用指征;(3)患者均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4)血管通路为AVF;(5)血液透析规律(每周3次,每次4 h)。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血管瘤、血栓、穿刺区域感染、中心静脉狭窄等);(2)内瘘功能不良者,透析时血泵速度<200 ml>依从性较差者;(4)交流障碍者;(5)精神病史或家族史者;(6)因个人原因不能接受长期随访者。
1.2 方法:
采用透析用留置针前,应用内瘘穿刺锐针(德朗16 G)依据绳梯穿刺法予以穿刺,动脉穿刺第一点距离内瘘>3 cm,两点相距0.5~1 cm。锐针的操作方法:采用常规的穿刺、固定、引血法予以干预措施。采用透析用留置针后:采用透析用留置针(NIPRO 16G)依据绳梯穿刺法进行穿刺,动脉穿刺的第一点需距内瘘超出3 cm,两点相距约0.5~1 cm。每次透析治疗结束后拔除。
给予对照组常规金属内瘘针穿刺,并进行固定、引血等措施。
研究组实施透析用留置针穿刺,具体操作方法:穿刺V→拔出针芯→固定→穿刺A→拔出针芯→固定→止血钳夹闭V→取下肝素帽→连接抗凝剂注射器→放开止血钳→回抽空气并注射首剂抗凝剂→止血钳再次夹闭静脉,上机引血时夹闭动脉,取下肝素帽→连接动脉→放开止血钳→引血→连接静脉→放开止血钳(止血钳为塑料材质、一次性、专用于夹闭透析用留置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者舒适感、疼痛、穿刺时间、止血时间情况。患者疼痛程度应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患者无痛情况,NRS评分为0分,1分≤NRS评分≤3分为轻度疼痛,4分≤NRS评分≤6分为中度疼痛,7分≤NRS评分≤9分为重度疼痛,患者有剧烈疼痛,NRS评分为10分。患者舒适感以0~10分评价,舒适计0分,极度不舒适计10分,分值与舒适感呈负相关。(2)观察2组透析后3 h的动静脉压值。当患者的血流速约为200~280 ml/min时,对比2组患者于同一血流速时的泵前动静脉压值,并分别记录患者透析后1、2、3 h的动静脉压值。(3)观察2组穿刺人员满意度。应用李克特量表(Likert)5级评分法评价穿刺人员满意程度,非常满意计5分,满意计4分,尚可计3分,不满意计2分,非常不满意计1分。在每次透析结束后由穿刺人员对易于固定、使用意愿、使用方便、使用安全、护理时间方面进行填写评估。(4)观察2组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自拟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其满意度,包括巡视执行、内瘘部位舒适度、护理服务、穿刺操作水平4个方面,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60~89分)、一般满意(40~59分)、不满意(0~39分)4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5)观察2组并发症情况(皮下血肿、皮肤划伤、过敏、渗血、穿刺感染、针刺伤)。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已高达42万人之多,且患病人数仍在不断增长,现阶段临床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为动静脉内瘘。内瘘穿刺为肾脏替代疗法的基础流程,也是较重要的环节。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血液透析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内瘘技术具体的穿刺工具(留置针、钝针)及穿刺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及完善,大大降低了因穿刺所引发的内瘘损害,减轻了患者因透析及穿刺所产生的恐惧感。目前我国多数血液透析室使用的穿刺针为金属内瘘针,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样具有相应的不足:(1)进入血管部分较短,与组织间产生的摩擦力较小,滑出率高;(2)对患者血管内膜产生明显刺激,极易引发增生性内膜,进而引发狭窄;(3)安全性较低,并发症情况较严重,如穿刺点血肿、瘤样扩张、假性动脉瘤、动脉瘤、皮下淤血形成等。因此寻求更有效的留置针用以降低内瘘并发症风险,提升AVF成功率,延长内瘘周期,降低患者再手术及再住院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穿刺人员工作量,提高总体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控制针刺伤危险。
目前约有60%的血液透析患者通路功能丧失原因均为血管狭窄,其病理特征为患者发生增生性血管内膜,而穿刺可造成血管损伤,加大血管狭窄的发生风险,因此减少穿刺次数对减轻血管损伤具有重大意义。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透析用留置针所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得到了显著的下降,透析留置针于部分发达国家完成普及。目前我国使用率较少,且对该留置针的相关报道较少,部分透析中心再用一次性内瘘留置针,而每次透析结束需将留置针拔出,患者所承受痛苦较大。
透析用留置针是由较先进的生物材料(聚四四西氟乙烯)所制,生物相容性良好,穿刺后可将钢制针芯抽出,将柔软高分子的管型物留置于患者血管内,对其血管的损伤性较小,同时也避免了传统穿刺针因贴于血管壁所引发的血流量不充足现象,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不会因身体移动而造成突发性血流量改变,针头刺破血管风险较低,在烦躁患者人群中较为适用,这也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该留置针的生物相容性可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金属内瘘针带来的过敏等问题,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又因留置针的穿刺面积较小,减轻了对患者静脉的穿刺损伤程度,延长了内瘘的期限。因此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对照组为27%,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李春等提出的研究结果具有同质性,本研究与其对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本研究对比了2组舒适感、疼痛、穿刺时间、止血时间及动静脉压力。
据上述表1、表2得知,研究组舒适感与疼痛评分、穿刺时间低于对照组,透析后1 h、2 h、3 h的动静脉压值低于对照组(P<0.05),止血时间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留置针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穿刺时间及止血时间,改善动静脉压。有相关研究表明,留置针的扣眼效率对比普通的内瘘穿刺针较高,可有效调配穿刺人员的资源配置问题,提升穿刺人员对留置针使用的满意度,对扣眼穿刺的后续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条件。有相关研究表表明,透析期间应用该留置针安全性及有效率较高,因其能保证患者血流处于稳定状态,为机体血流量供给提供有利条件,患者病情得以有效的控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满意度。故研究组患者巡视执行、内瘘部位舒适度、护理服务、穿刺操作各项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为87%,对照组为63%,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应用透析用留置针不仅能减轻疼痛感,缩短穿刺时间及止血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穿刺人员的使用满意度,控制并发症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邓亚楠,苗金红,岳晓红,等.分阶段延续护理模式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 25(21):2715-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