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如何利用好自身优势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1

“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如何利用好自身优势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吴加成

德州市陵城区郑家寨中心小学 2535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教育资源发生了各自不同的变化。如何在“双减”政策下利用好乡村小学的自身优势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了我们每位乡村教育者的必修课题。

关键字:乡村小学 立德树人 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教育资源发生了各自不同的变化。城区小学建设越来越完善,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增加了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信息化设施与课程,使城区的中小学生能够习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乡村小学的建设还是相对落后,尤其是在科技、信息等方面。但是,乡村小学也有自身的优势,那就是可创造性强。在“双减”政策下,乡村教育工作者应该创意性的挖掘利用好乡村自身的教育资源来提升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弥补因城乡差距带给学生的差距。

  1. 挖掘利用乡村小学的内部资源

  1. 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立德树人。现阶段,乡村小学留守儿童较多,需要帮助、需要被关注的学生较多。利用这个现实情况,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活动中让留守儿童感受同学、老师和学校的温暖,让学生学会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等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勇敢的阳光个性。

  2. 利用自然资源,活学活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乡村小学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各类动植物比较多,有时候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困扰。我们可以将这些困扰一个一个的分解提炼出来,交给学生,引导并帮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比如:学校内杂草比较多,在夏季就会有蚊虫来叮咬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学生提出可以在教学区种植可以驱蚊虫的植物,让学生设计好种植的位置,多大面积种植一颗,再让学生根据面积算出需要种植的数量。还可以延伸,让学生根据每课植物的单价来计算所需要的费用。根据种植面积和种植数量来估算种植需要的工具数量、人员数量等。通过现实问题的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行讨论来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理利用劳动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乡村小学最不缺少的就是劳动的机会,教育工作者要给学生传授劳动的技能技巧,将劳动设计为竞技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的劳动,在劳动中增强身体素质,习得劳动应有的技能。

4、创设美丽校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乡村的教学环境朴素,可创意性强。教育工作者可以让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节日、不同的风俗对教学环境进行创意性的创设,让学生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认识不同季节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不同的节日、风俗的由来及演变等。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美化校内环境。

  1. 挖掘利用乡村小学的外围资源

城区小学外围环境比较单一,以硬化路面和楼房为主。而乡村小学的外围环境却截然不同,有硬化路面也有悠久的乡村小路,还有各样的农田与房舍。乡村小学可以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1、在乡村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邻里乡亲联系比较密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乡村青壮年都选择去城区工作生活,而留在乡村的多数是老人和孩子。在越来越好的生活环境下,还是有需要照顾和帮扶的家庭,我们可以组织少先队学生或组织学生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去需要帮扶的家庭进行服务活动,并对活动进行跟踪宣传,引领学生去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利用好学校外围环境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乡村学校的外围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各种动植物也在随之变化。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在不同的季节去观察校园外围环境的变化,为学生制定好相对应的问题,让学生一起去探索。例如:什么时候播种农作物?身边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随着四季的变化我们生活中出现了那些色彩?不同的月份,身边的人有那些变化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了解四季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进而让学生认识如何来通过知识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3、鼓励学生在家力所能及的劳动。在乡村生活中生产劳动比较多,学校要鼓励学生在家里要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帮助家长,体验播种的希望、劳作的艰辛、收获的快乐、等待的漫长等。让学生在劳动生活中强健体魄、磨炼意志、收获快乐。

教育资源源于生活源于自然,让学生回归自然,引领学生在自然中成长,在自然中习得本领,在自然中提升自身素质是作为乡村教育者一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小学教育心理学》,郭祖仪,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理念、实施与问题》,《国外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