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问题研究

李成都

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


摘要:大单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像专家或教师一样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如此才能对所获得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体验,达到真正的理解。这也是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所在。大单元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秩序,不再拘泥于单一知识点或单一文本的教学,而是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深度学习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出发,以教材单元的文本内容与核心知识为基础,提炼单元学习主题,构建单元学习目标,合理规划单元教学内容,形成单元整合教学。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



一、概述

大单元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大单元教学的核心价值是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富有情境的、任务驱动的道德与法治活动中,通过独自或与他人合作不断地探究,获得知识的迁移并能实际应用。如果说核心素养培养是今后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可以说,大单元教学就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载体,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大单元教学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来组织和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鲜明的探究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大单元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活动的设计者和引领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形成任务成果。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学习任务,摒弃了程式化文本分析的套路,改变了听说读写的分项训练,为学生主动积极探究、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综合性、跨学科的学习恰是需要高阶思维的探究性学习,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是大单元教学的基本路径。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基于核心知识的单元学习目标

大单元教学首先要根据教材内容明确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核心知识,构建大单元教学的整体学习目标。单元的核心知识是由单元导读和选入教材的单元文本确定的,关注单元导读和解读单元文本是我们确立核心知识的关键。基于核心知识的单元学习目标一旦确定,整个大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确定了,然后围绕大单元整体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探究活动。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六册教材共23个单元53 个课题,以“中学序曲”“少年有梦”为开端,以“我的毕业季”“从这里出发”结束。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期待,在全面把握教材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在开学第一课可以“做更好的自己”“让家更美好”“憧憬美好集体”“勇担社会责任”“建设美好祖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引发学生讨论,通过前后贯通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确定初中三年甚至更长远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将个人目标与国家命运、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二)全面把握教育目标,突出政治性

讲好教材正文,把握教材观点,最重要的是站稳政治立场,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和能力,更要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如七年级下册第三课《青春有格》的教学,教材主要表达了青春实践和探索过程中要守住底线,知廉耻,懂荣辱,知耻而后勇,磨砺意志,增强自控能力,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等观点。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的理解,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注重引领学生精神成长和思想提升,引导学生理性面对青春,学会对自己负责,自觉增强法治意识,同时感受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三)用好传统文化素材,展现课程人文特色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学习主题的命名和正文的表述上引入了大量有关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在案例选择和活动设计上穿插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在教材文化内容处理上,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创新教学方式,启迪学生智慧,把立德树人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传统经典语言精练、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在教材正文具有凝练主题、升华思想、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多采取“截取式”的呈现形式,学生在理解时容易出现或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或简单等同于正文观点的现象。因此,在教学时教师既要对经典名句进行精准释义,还要了解经典名句的出处、背景和完整的上下文,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时代价值,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博大精深,从而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四)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

情境是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现场再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这种现场再现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并能够促进其深度学习。可以看出,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是大单元教学中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真实情境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心理状态、经济条件、地域文化、时代背景等多方面去综合考虑,始终坚守尊重学生个体、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的立场。实践中,剧本的创作与表演、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演讲词和解说词的撰写等是教师非常钟爱创设的情境。虽然这些情境易于让学生接受,但很多时候这样的情境可能过于简单,浮于表面,并没有与大单元教学的特性产生紧密的内在联系。需要指出的是,在创设学习情境时,除了关注真实情境外,更重要的是在“‘真实情境’中还需融入道德与法治‘认知情境’,即通过‘大概念’引领的深度理解、迁移和应用,发展学生道德与法治实践能力与核心素养。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让真实情境和认知情境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创新思维,开阔视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设的情境要既彰显学科风格,又不拘泥于学科框架,让学生能切实从中获得新的体验,得到新的启发。

(五)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学习行为做出评价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并非简单地由单一评价者变为多元评价的一员,角色的转化需要教师提高站位、深化学养,教师的课程素养和评价素养决定了情境评价的效能。教师需要设计出能够为思维发展提供支架的评分标准,从而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进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为活动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评价量表,将其作为支架,引领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大单元教学评价的目的并非给出一个确定结果,而是在学习情境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和方法,在不断地探究、实践中,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之,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程建设中担负着重大使命,需要每一位思政人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科学解读、深入加工,创造性运用,用信仰播撒真善美的种子,用情怀书写教书育人初心,用担当呵护生命成长,让穿花拂叶的学子披荆斩棘,一路芬芳。大单元教学是落实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需要。教师要突破现实困境,转变教学观念,将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不断探究中获得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此才能够在不确定的未来社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让活动贯穿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始终 [J]. 秘芳云.  小学教学参考. 2019(15)

[2]探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的教学艺术 [J]. 南长荣.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