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整合,分层设计作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1
/ 2

有效整合,分层设计作业

夏小云

青岛贵州路小学(山东青岛)( 266000 )

2021 年 4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明确了对中小学作业的要求,政策的出台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更好地享受校园学习生活。作为教师既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要求,又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考虑到二年级孩子年龄较小,比较活泼好动,他们更喜欢在动手和实践中进行体验和感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可以多一些体验性的,动手实践性的,时间可以相对自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的学习任务,在任务的完成时间上也可以适当拉长。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作业的设计上下功夫,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并分层设计了“数源于数”的实践体验作业。

1.精准分析学情,分层设计实践内容

在布置作业前我对班级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学情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Ⅰ类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有较强的的学习能力,也具有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较强,勇于创新。

Ⅱ类学生能力较强,但缺少上进心,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不愿积极主动动脑,这类学生学习潜力较大。

Ⅲ类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均相对较低,接受能力差,完成作业困难的学生。

根据不同的学情,我将本次活动分三个层次进行设计:

层次1:数百粒籽(主要供Ⅲ类学生完成)

你还记得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习的100以内的数吗?学习的时候我们动手数了100粒籽,我们是怎么数的呢?

①从1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之后接着数101,以此类推,直到数到100。

②每10粒装1小密封袋,10个小袋装1个大袋子就是100粒。

你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接着往下数呢?试试看你能数到几。

层次2:数千颗籽(主要供Ⅱ类学生完成)

一千粒种子到底有多少呢?我们来数数看。你可以在家先尝试数出一千粒大米,也可以是豆子、玉米、瓜子、花生等。

①从1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0之后接着数101,以此类推,直到数到1000。

②每100粒装1小密封袋,10个小袋(即1000粒)装1个大袋子。

③有能力的尝试记录数一千粒所用的时间。

层次3:挑战数万颗籽或写万个数(主要供Ⅰ类学生完成)

你数出一千粒种子了吗?想不想挑战数一万粒籽?也就是装10大袋子。这是一场毅力的挑战,这是一场意志的磨炼,你敢接受挑战吗?居家自己挑战一下试试吧,完成挑战后称一称这一万粒种子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你也可以用稿纸从0一直写到10000,这更是一场毅力的挑战,只有足够强大的人才能完成,一天可以,一个月可以,一个学期也可以,没有期限,只是希望:如果你选择了挑战,就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把它们写完。完成的同学将获得“勇于挑战之星”称号,颁发心愿卡并获得小礼物。

这三个层次作业的设计分别主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完成哪一项。既尊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也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学生在学习之余就有了明确的任务,有了奖状和小奖品的激励,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很多学生都完成了至少一项任务,有的学生都完成了数万颗籽或写万个数的挑战。大家亲手把“1000”和“10000”数出来了,有大米、豆子、花生、珠子……而且都按照要求每100粒装在一个小密封袋里,每1000粒装在一个大密封袋里或容器里。亲手见证了10个100是一千,10个1000是10000,也更好地理解计数单位百、千、万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实践中孩子们的数感也一步步建立起来。

数感是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感悟,即对数的一种深入理解,然后内化成一种对数的驾驭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感的建立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更为重要。数数对孩子们来说非常常见但很少有孩子真的自己动手去数出1000或者是10000粒物品。而在课堂上让孩子动手数不容易实现,我们通常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而其实1000和10000到底有多大,生活中1000样或10000样东西也不多见。但是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这种数数的方法,只是很少有孩子真正的从1到1000数下来,而有了动手数的经验孩子在很多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上更加得心应手。尤其从999到1000孩子们用计数器拨起来更顺利,体会到千位产生的必要性,更好地理解了满十进一的计数规则。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开始的时候一数到有9的数就卡壳,后来数着数着就摸到了规律,越来越熟练了。孩子也真真切切看到了1000粒、10000粒大米、黄豆、花生等有多少,很多孩子表示刚开始听说要数出一千粒种子来感觉好难,而真正数出来后才知道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半个小时左右就数完了,1000粒其实也没有很多。挑战数万颗籽的孩子体会更加深刻,在数数中孩子们亲手“制造”了“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完善了自己对千和万的认识。写万个数相比较于数更具挑战性,更是毅力和意志的考验。不管孩子们是选择数还是写,只要能完成就很了不起。学生完成挑战要经历1000次“到9拐弯”,在1000次的体验中,对“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计数规则的感悟也不言自明。

2.研究教材内容,有效整合资源

这样的作业设计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对“1000”和“10000”有了更完整的认识,也在练习和实践中练习了数的读法、写法、数的顺序、数的组成、数位顺序表和“满十进一”的位值制计数规则;同时接受挑战的孩子也锻炼了耐心和毅力,孩子们也体会到了坚持的道理。我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研究教材的内容对资源进行再利用,同时与其他学科相整合,将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

(1)与后续学习内容整合

在后面第九单元统计内容的学习中,我又将此活动充分利用。班里完成三项挑战的有几人?完成两项的有几人?完成一项的有几人?没完成的有几人?完成的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这样选取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素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统计欲望,从而体验了统计的必要性。数1000粒种子的过程我特意让孩子记录了数的时间,也初步渗透时间的有关知识,为后续进一步学生时间做准备。

家里有小称的也让家长帮忙称了种子的重量,学生对10000颗种子有多重有了生活经验,也为后面三年级质量单位的学习也进行了渗透。

(2)与语文学科相整合

真正参与的活动往往有更加真实的体验,也更容易写出内心的感受。利用这个契机孩子们进行了一个小练笔,写一写数的时间,数的方法,数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你的感受等等,从语文老师与我们分享的小练笔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数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数的方法,克服了一些困难,也通过这个活动明白了一些道理。

(3)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正如孩子们随笔中提到的这个活动对孩子触动很大。孩子们也会互相交流所用时间,通过对比个别孩子意识到同样数1000粒种子,但大部分同学用时差不多,自己反而用时很长,意识到做事情要专心用心,节约时间。有的孩子在数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甚至想要放弃,但是他们坚持下来了,想办法克服了,这样的真实体验和感悟,我想比老师或家长平日多少次的苦口婆心都管用。

且行且思,且悟且进。作业设计研究之路漫漫,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研究探索,努力让作业成为提质减负的重要切口,让学生在趣味中、实践中、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作者简介:夏小云,女,汉族,山东青岛,198512月,本科,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