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整合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整合探析

杨正稳

田林县浪平镇中心校 广西 百色 533302

摘要:课内阅读是夯实学生认知基础的保证,课外阅读是拓宽学生认知视域的铺垫,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在借助课内阅读所获中进一步丰富自身认知积淀,实现内在涵养、人文意识的提升,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着力践行的重要育人使命。而且,关于小学学生阅读量,全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做了明确规定,其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阅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这一目标的实现,若仅仅依靠课内阅读,势必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时,应以深度强化对课内外阅读的整合为载体,来实现对阅读教学路径的延展,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化,阅读教学策略的变革。为学生构建出多元、丰富、鲜活的认知生态,使其在课内强化词汇积累,掌握基本方法,获得能力提升;而在课外则丰富认知体验,拓宽认识视域,感知阅读魅力。在多元化、针对性、个性化阅读中,将自身阅读所获逐步迁移至更为宽泛的认知领域,开展语文写作、表达、交流,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深度塑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阅读教学;整合;探析

就实质而言,阅读是信息获取、认知积淀、视域拓展、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着力强化的关键教学项目。而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深度整合,不仅可切实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与缺憾,且更利于学生站在不同视觉、结合不同文本实现对自身素养的提升。而且,在课内外阅读整合的驱使下,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阅读兴趣的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化,不仅对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重要影响,而且更切实助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探寻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与科学措施时,必须以学生认知实际为基础,并结合课内阅读现状,切实加强对课外阅读素材的整合、开发、加工,来营造出和谐、欢悦、鲜活、生动的认知生态。使学生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相互迁移、有机衔接、紧密关联中逐步获得认知蜕变,来实现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兴趣的激活,人文涵养的塑造。通过课内外阅读整合作用的发挥,实现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变革,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满足而提供助力。

一、依托课内阅读为课外阅读提供阅读指南,启迪学生思维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很多课文、素材、资源等,普遍具有很强的寓言性、趣味性、益智性特性,且不论在育人定位上,还是教学导向上,都更为贴近小学学生的认知实际。尤其对学习水平不足、理解能力较低、思维发展欠缺的小学学生来说,几乎每一篇课内文本,都对其思维启迪、认知提升提供了铺垫。因此,教师应以课内阅读教学为载体,切实加强对各类符合学生认知特性、满足学生认知需要的阅读资源整合。借助对诸如《小松鼠找花生》《乌鸦喝水》《棉花姑娘》等蕴含着绘本寓言特色的课文解析,来实现对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对于中年级学生,则更应借助对《和时间赛跑》《大自然的启示》《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等篇目的阅读指导,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夯实其认知基础。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借助对《与诗同行》《鲁滨孙漂流记》《少年闰土》等篇目的深度剖析,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促使其开展阅读素材积累,获得阅读能力提升。以借助这些针对性课内阅读的开展,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奠基铺路,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开启,能力的培育,素养的强化。

二、通过课外阅读为课内阅读提供方法指导,丰富学生体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重在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为了切实突破学生课内外阅读中的困惑与挑战,教师应本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原则,来设计阅读活动,优化阅读指导。将课内阅读中涉及的方法、技巧、策略指导,迁移至课外阅读领域,使学生在有机关联课内阅读素材的基础上,积极投身至课外阅读,并在课外阅读中弥补课内阅读中的不足与缺憾,来丰富其认知体验。而这种由课内向课外的过渡,则可在无无形之中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更利于预设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更为重要的是,针对性课外阅读的渗透,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无声无息中爱上阅读,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课外阅读技巧,来促进其个性化阅读的开展。例如,在完成教材中《寓言两则》阅读指导后,可设定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开展对《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阅读。并根据课内阅读中所掌握的方法与技巧,就课外阅读中涉及的“寓言故事”进行解析、感知,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此外,教师还需加强对课外阅读素材的整合与开发,让学生在最为贴近自身认知实际的视域内开展课外阅读,获得认知升华。

三、借助课内外阅读整合延伸拓展阅读路径,塑造学生素养

课内外阅读的整合,不仅可切实突破教材编排体系的局限,且更利于学生在不同阅读素材、篇目、资源、文本的洗礼下,感知阅读之魅力,获得素养之塑造。因此,结合学生认知实际,以及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落实课内外阅读整合中,应切实加强对各类课内外阅读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借助与利用。可以课内阅读中课文的作者为串联,让学生在完成《少年闰土》阅读后,通过对鲁迅先生生平简历的了解,组织其在课外开展其代表作《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等的阅读,获得对学生民族自信力的培养。还可以文章体裁为链接点,迁移出与之有关联、相对应的同类作品,组织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进一步提升自身认知能力。例如,在完成科普类文章《蝙蝠和雷达》阅读指导后,可以说明文的文体为依托,通过对课文中涉及的描述对象的外形、习性、地域、功能、影响等的分析,将《法布尔昆虫记》《椋鸠十动物小说全集》等推荐给学生,组织其开展课外阅读,获得认知提升。此外,还可通过亲子阅读、心得交流、阅读分享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结合预设主题、要求、目标等,开展课内外阅读,通过对自身自觉能动性的发挥,来优化课内外阅读模式,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塑造。

四、结论

总之,只有以课内外阅读整合为铺垫,对学生开展引导与帮扶,使其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无声无息中获得“多读书,好阅读,读好书”的意识与习惯培养,方可更利于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作用的发挥与育人功能的彰显,预设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必然会得到全面保证。而且,面对多元化、丰富性、深层次的课内外阅读驱使与引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途径、措施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变革,不仅有助于阅读教学效能增强,而且更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强化。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课内外阅读整合时,应切实加强研究与分析,积极开展探索与思考,进而以课内阅读为依托,就教学中涉及的相关性、针对性、衔接性素材适度迁移至课外阅读领域,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课外阅读素材,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深度丰富课外阅读体验。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迁移与衔接、过渡与关联中,获得更为丰富的认知体验、感知、洗礼、熏陶,来促使其认知视域拓展,来发展其阅读能力。切实强化对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良好阅读习惯、积极阅读态度培育,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化被动为主动,由枯燥变鲜活。使学生的认知体验,因课内外阅读的整合而充实、而鲜活、而多彩。

参考文献:

[1]张弘.浅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J].冶金管理,2020(15):175-176.

[2]郑荣荣.整合教学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20(58):39-40.

[3]杨玉琴.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J].科普童话,2019(42):96.

[4]贾红琴.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