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财贸学校 430013
摘要: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的普通话教学现状分析,立足学生的发展之本,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列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小组分层;互助;兴趣;任务
普通话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综合语言素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我从事普通话教学的数十年中一直不断地探索着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努力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和现代企业的需求。
一、开设普通话课程的意义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国策,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确立了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的法律地位,湖北省实施的《湖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明文规定“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应当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很多企业和行业的准入资格中都有关于普通话水平等级的明确要求,例如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的幼儿教师、育婴师等就要求必须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才能持证上岗。因此,积极推广并逐步提升大家的普通话水平势在必行。
同时,从学生的自身需求和职业发展来看,普通话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未来职场的更高要求。
二、课程设置与学生现状
我校的专业分布比较广泛,包括计算机平面设计、动漫制作、会计、电子商务、旅游服务、烹饪、绘画制作、学前教育等专业,每个专业都会开设一个学期的普通话课程,周课时二节。由于普通话作为一门技能型比较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性练习。因此仅仅每周二节课的课时安排就显得十分局促,有很多朗读训练需要利用课外时间完成。
我校学生由于文化基础比较差,在以往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认字数量不足,经常都错字、别字,普通话的知识基础薄弱,声韵母存在系统性错误,语音语调存在系统性的缺陷,生活经验和阅历不足,语音材料和词汇的日常积累比较欠缺,说话不流畅、不完整,缺时情况比较严重。
针对这些状况,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适合他们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是非常值得探索和研究的。
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并且在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其理论基础包括群体动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
(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特点:
1. 成员间相互依赖
小组成员之间彼此之间需要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取长补短,整个小组之间的关系是团结友善、互相依赖的。
成员间深层沟通
小组成员之间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交流,才能达成共识,共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相互支持和鼓励,形成团队的凝聚力。
成员个体与小组共存
小组成员在团队中的表现不仅仅只代表自己,还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进度与成绩,因此不能自顾自己,必须一起努力,共同进步才能完成小组目标。
小组合作的几种方式
美国约翰逊兄弟的“共同学习式”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形式,使学生共同进行学习活动,互相帮助,以促进小组内每一位成员更好地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以色列沙兰的“小组调查法”认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在课堂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通常3--6人,学生们的学习内容和任务都在小组中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互动中完成。
我国的“合作教学法”理论认为,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动态因素都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因此强调全员合作,强调每一个动态因素之间的相互合作,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实践与研究
在认真学习了相关小组合作学习的各种理论之后,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数十年的一线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我探索性地开展了一些教学研究,尝试着使用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法,以促进学生的最大程度的进步与提高,从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成效是显著的。
互助型分组
在开学初期进行普通话语音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时,由于学生的来源和基础不同,对于所学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学生对平翘舌声母掌握得较好,但是对鼻边音声母却无法领会,也有的学生对鼻边音的发音方法掌握得非常准确,却对前后鼻韵母几乎无法分辨;还有的同学在声韵母的学习中如鱼得水,但是在学习语音语调时却完全找不到感觉等等。这时,我就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体差异进行分组,采用“一帮一”的两人小组形式,让某一个知识点掌握得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种不固定的取长补短模式的分组形式,使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更容易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从而使全班同学都能齐头并进共同进步。
兴趣型分组
在学期中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基础学习,学生的普通话基础有所提升,同时,也通过一段时间对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的观察了解,把学生按兴趣相近爱好相似的方法进行分组。普通话的学习可以包罗万象,学生的喜好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喜欢朗诵,有的学生演讲,有的学生喜欢表演,我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国学社团、普通话校队、以及班级演讲团等兴趣小组,由于小组成员的志趣相投,更容易合作共享,充满了激情和凝聚力。一方面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另一方面又能学以致用,在学校的社团活动、晨会演讲、“推普周”等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语言才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可谓相得益彰。
任务型分组
在学期末时,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话题训练进行任务型分组,根据不同的班级人数往往4--5人为一个小组,以每个同学完成三分钟的话题训练为小组任务,通过小组内的分工合作相互帮助,最后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在小组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例如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必须有一个学生帮助计时,还有学生帮助记录说话中出现的错字错音,还有学生帮助他在思路断裂无法继续的时候提供一点话题线索或者是思考方向。这样把任务层层分解、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既能帮助同伴,又能提升自己,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小组成员之间真诚相待、共同负责、互相成全、团结共赢的合作精神。
成果与思考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学生在学习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敢于探索,增强了自信心。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还学会了相互信任和共同负责,培养了团队意识,不仅较好地完成了短期的普通话课程教学目标,也为将来的继续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注重合作共赢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还需要引入科学的评价机制来促进学生的小组共同进步和个人进步,使每一个层级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杰,为了合作的学习[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吉姆.锡布利等著.王颖、韩寻译.开启团队合作学习模式[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0.
[3]布鲁.斯威廉姆斯著.谭文明译.合作学习有讲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