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张掖市委党校(张掖行政学院) 734000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低碳经济开始兴起。为了加快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助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必然趋势、并且刻不容缓。本文从甘肃低碳经济视角对甘肃新兴产业群的发展进行思考,分析甘肃低碳新兴产业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引言
近年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与经济发展相伴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些年的雾霾问题将环境污染的情况直接摆到了每个人的面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进程时间短,发展迅速,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和重工业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不可避免造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中第一次提到低碳经济概念,此后十几年间,这个新兴概念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无论是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是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低碳与所有国家都相关。中国政府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应加快经济转型,并提出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政策。可以确定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经之路,一方面低碳经济有可能对传统经济造成冲击,另一方面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低碳经济关系着生态环境的平衡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前景。
甘肃省低碳经济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过去甘肃省的能源主要以煤矿为主。也就是说,由于煤炭的能源类型,甘肃省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及其他污染物,例如污水废气的排放量在我国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较为严重。而在甘肃省中,所有的能源消耗量主要在工业上占有绝大部分。改变甘肃省的经济发展结构是十分必要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此外,甘肃省有很多工业领域需要低碳经济的扶持,很多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发展,例如风能太阳能等需要低碳经济的扶持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而新兴产业群则是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一是要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降低原本能源结构中的煤炭比重,尽量向着清洁型能源转型;二是要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将经济结构中高能耗高排放的重工业降低比重,也就是构建低碳新兴产业群。
(一)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甘肃省的低碳经济发展中,风力发电建设十分突出。近十几年来甘肃省建立了大量风力发电基地,通过风能源转化为电能源为居民和工业提供能源,被称为“河西风电走廊”,“陆上三峡”。截止2019年,甘肃省境内运行中的风力发电站共102家,其中包括酒泉、白银、武威、定西数家百万千瓦级特大型风电基地,实现了风电规模化发展,根据《甘肃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2020年甘肃省风电装机将达到2500万千万。这些风电项目不仅仅减少了碳排放,并且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为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甘肃省的风电项目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有一定的优势,例如由于甘肃省的地理位置优越,市场较大,因此风电项目具有很大的潜力,与传统煤电相比收益更高,然而建设风电项目的成本也相对高了许多。为弱化经济中的不利因素,甘肃省大力投资风电项目,强化优势,也促使低碳经济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二)低碳新兴产业群
要实现低碳经济转型,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为减少重工业项目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甘肃省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积极主导新产业的开发。“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将“互联网+”制造作为低碳新兴产业的发展纲领,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建设,并重点发展IT行业,经济行业,文化旅游,并对传统重工业进行去产能改革,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新兴产业将会逐渐成为甘肃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作为超前部署的工作重点,低碳发展规划下新兴产业群都具备低碳特征。这是由于近年来甘肃省对高碳产业监管十分严格,同时提高了高碳产业的准入门槛,从根源上控制高能耗高碳项目,将发展重心转向低碳产业上来。截止2020年底,甘肃打造了超过50条百亿元产业链,其中新能源、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已成为甘肃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新兴产业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低碳经济认识不足
虽然目前甘肃省在大力扶持和发展低碳新兴产业群,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首先就是很多人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并不充分,由于我国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甘肃省长久以来一直是我国碳排放高强度地区,所以大力推动低碳新兴产业发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不清洁资源的使用是甘肃省迫在眉睫的任务,然而甘肃很多传统企业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水平较低,没有认识到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而是一味的寻求传统的项目。很多企业和员工对于环保护环境的意识十分淡薄,认为自己的公司与保护环境没有关系,更没有意识到低碳经济将环境保护和甘肃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联系到了一起。目前仍有许多企业没有投资低碳项目的意识,又或者是业务能力不足,没有办法扶持低碳项目顺利发展,这些问题都导致了甘肃省的低碳经济发展始终是由上而下发力,难以进入公众的视野。
(二)新兴产业走势产能过剩老路,产业聚集度不够
甘肃省大力推动多条战线上的新兴产业群发展,因此新兴的行业和产业链条较多,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上面对布局分散的新兴产业群,虽然整体投入巨大,然而对各产业群没有形成突出优势,无论是经济上的支持还是技术方面的支持,都因产业群布局分散受到了削弱。同时众多企业为了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快速发展,造成了具有发展优势的企业或产品被迅速模仿,导致产业聚集度不够,无法形成规模化优势,并且企业之间存在过多同质性竞争,扎堆经营比价缺乏全局配合,导致了产业链发展不平衡,新兴产业也走上了过去产能过剩的老路,无法提供差异化高质量产品。
(三)新兴产业群的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来说政府机构对于低碳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但在细节方面并未落实,例如由于政府方面对于低碳经济缺少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导致了低碳新兴产业在发展时一直有局限性,政府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市场管理机构,所以很多的低碳新兴产业项目的审批和审核都要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更多政策倾斜和经济政策支持,反之则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尽管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已经是甘肃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不仅产出了很多经济效益,而且对于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相关的市场管理不完善,导致了这个行业里有很多不统一的标准,并且技术也有着很大的问题,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坚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后期才会有收益显现,如果在一开始就有着完善的市场管理标准和各方面的支持,那么相关产业投入的资金和浪费的精力都可以大大的减少,效益和效率都会大大的提高。
四、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经济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建设低碳低碳经济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形态中的新革命浪潮,较传统模式因为其更低的能耗、更低的环境污染、更低的垃圾排放而被认为是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重要转折点。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模式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人为控制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因此,只有更好地解决人为控制这一点才有可能将低碳经济推向历史的最高点。另外一点,社会和环境评估报告的内容方面也不容忽视,要在符合国情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参照“赤道原则”的规定,这对于普及赤道原则有着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并不能够满足如今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急需政府在对现有环境进行调研后做出新的有关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
(二)鼓励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要想保证低碳新兴产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引导新兴产业群积极创新,避免新兴产业扎堆重复建设,而是要将视野放长远,根据当地发展战略和低碳产业布局并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建立低碳高效产业群,并促进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一方面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群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网络,实现资源和技术互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模式。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例如在税收方面给予创新企业优惠政策或提供企业经营的资金保障。此外进一步推动国家或地方技术创新平台与企业合作,通过产学研用等方式扶持本地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群。
(三)强化对新兴产业群的指导与监督
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是很难自觉地加入低碳经济的业务中去,因为企业更多考虑创造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环保方面的贡献,这些这对于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政府各相关部门应该开展关于低碳经济的系统化的指导,使他们明白低碳经济在我省具有的普遍意义和价值,自觉的加入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对于低碳,低碳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国家机构应该加强监督力度,对于有着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企业,企业应该毫不留情的取缔或处罚。过去只考虑GDP的情况下,全国各地地方政府都曾经为了满足经济增长要求引进一些造成恶劣环境影响的项目。而对于现阶段的甘肃来说,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环保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甘肃省首先应确保企业有一个健康发展环境,同时对于部分高能源高消耗的投资项目,政府应该严格控制,并对其他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任何一个会对环境产生高污染的企业在甘肃省存在着。一旦发现有不符合的项目立刻打回,只有这样低碳信心产业才可以在甘肃省健康的经济环境中发展,使得甘肃省的经济水平可以呈现健康和平的上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