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金筑实验小学校 215000
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如果教学的是他们想要的知识,那教学的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作为主导的老师,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意义的“投其所好”,而是从学生视域了解学生,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交给学生一些他们真实所需的数学。
一、学生需要贴近生活的数学
一句话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可有时即便看似源于生活,但与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仍存在这差距。所以常常被我们津津乐道精彩情境也许外表吸引学生的眼球,实质却是美丽而不真切的。而学生是处于生活中真实的人,需要的是这样真实的数学。
其实教材本身很注重教给学生真实生活中的数学,常常在一个系统的单元里安排一系类的教学情境。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给出了“打包陆战棋”“分发跳绳”“看书”“借书”等的情境。
这样的情境虽然没有什么吸引学生眼球的花哨之处,但可贵之处就是贴近学生生活,我们课堂上就是要解决这样的生活问题。课堂与生活如此贴近,学生学数学便如此真实而可亲了。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时有意识串联,既能在情境上前后联系,又能在知识的建构上层层递进。从教学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到教学三位数除以非整十的两位数,最后教学调商除法。其实返璞归真的数学只是是孩子最易于接受的。
二、学生需要有趣味的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数学的趣味性也是吸引学生最大的磁场。那怎样把学生的兴趣移植到我们的课堂呢?
1.挖掘教学内容知识点本身的趣味
在小学数学中各个领域都有趣味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如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包括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等知识内容,我们往往计算是枯燥的就是算,算到熟练算到全对便大功告成,如果这样教学学生当然没有兴趣。在教学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的同时,我们还要赋予计算以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算的意义。低年级让学生找出家中水电费的缴款单,算算每月的缴费量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让学生算一算回家作业自己要用多少时间,再回到课堂与其他同学比较一下你用的时间在班级里处于什么位置,反思自己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作业效率。统计与概率领域,学完相关统计的知识让学生培植一颗大蒜瓣,观察什么时候发芽,发芽后每天生长多少毫米,做好记录,最后绘制一张“大蒜生长统计图”,如此过程学生怎会不欣喜呢?远比枯燥的给出一堆数据画一些农作物生长、商场销售的统计图更吸引学生。
2.联系教学内容之外的数学文化乐趣
教学内容之外的数学文化很丰富,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历史,如教学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时候,和学生谈谈算式中括号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负数时介绍负数的认识使用和提出。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人物,如教学奇数偶数之余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和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谈谈最早有意识地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家韦达。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的生活运用现象,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运用。自然界的奇特现象,埃及金字塔侧面三角形的顶角度数,蜜蜂的严格六角柱体蜂巢。如还有一些数学经典题型如鸡兔同笼、李白喝酒问题。这些看似细枝末节其实是文化在数学教学的投下的星星点点,教师若能联系适时,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教内容之外的数学文化,而且可能你在无形中点燃了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导火索,你的学生或许就因为你蜻蜓点水般几句话的介绍而从此对数学开始欣赏痴迷。
三、学生需要有美感的数学知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过:凡是自然的事情就无须强迫。眼睛看到美丽的图画,耳朵听到动听的曲调,不必督促人们就会去欣赏。
可我们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很艰苦、枯燥无味,不不存在什么美感问题。只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不得不学习数学。数学真无美感吗?数学家希尔伯特把数学比喻为“一座鲜花盛开的园林”,作为教师怎么把这园林里的鲜花的美展现给学生呢?
(1)展现图形之美
以《轴对称图形》教学引入环节为例。我在引入环节采取游戏“贴眼睛”引入不对称。出示缺少一只眼睛的大头娃娃,蒙住学生眼睛进行粘贴,贴出来的眼睛肯定是不美的更可能是滑稽可笑的,抓住时机,在滑稽可笑背后找原因,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两只眼睛对称就美了。待学生认识了对称之后,出示一组著名建筑图片,让学生领略对称的美,进而列举出生活的对称物体。从游戏到欣赏再到举例,整个过程轻松而活泼,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不经意间学生自主认识了对称现象,举出生活的对称物体,达到了教学目的,也为后续学习做好了准备。
(2)演绎计算之美
纷繁的计算也是学生不喜欢数学的一个原因,可老师在教学时演绎一些很有美感计算过程,就会使学生耳目一新。
化繁为简: 1/2+1/4+1/8+1/16+1/32+1/64+1/128
=(1- 1/2)+(1/2-1/4)+(1/4-1/8)+(1/8-1/16)+(1/16-1/32)+(1/32-1/64)+(1/64-1/128)
=1-1/128
=127/128
教学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后,学生对通分后再计算出结果都感觉繁琐无趣,在我出示这一题的时候有的学生开始发牢骚了,“这不是要通分整死我们吗!?”当我提示换种思维观察每个加数与后一个加数有什么关系的时候,学生看出了一些门道,接着我写了一步(1- 1/2),请学生接着试试看的时候,学生的脸上出现了欣喜开始和我一起写下去,写到最后有的学生乐不可支,马上报出了结果。再引导学生回过头欣赏整个演算过程的时候,学生发现这一切很美,美在不知不觉化繁为简。
奇妙规律:1×1=1
11×11=121
111×111=1231
1111×1111=1234321
……
在教学完用计算机探索规律后我给出了以上四个算式请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算好之后继续给出后面的算式,问学生还要不要用计算器了,学生都说能直接报出得数了,因为以上4题得积是有规律的,这规律就像是“走过一顶桥,桥的顶端的数就是1的个数,写的时候只要上桥再下桥好了”。如此的回答我听得很欣慰,我的学生已经体会到了奇妙规律的美感,这样的美感已经把他吸引,他的“走过一顶桥”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