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广西瑶族黄泥鼓舞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地方人民生产生活创造出的一种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瑶族黄泥鼓舞等传统文化如何在不仅限于传承人来传承和发展成为了社会各界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作为高校,有必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引入瑶族黄泥鼓舞,借此发挥其教育价值,促使大学生群体传播、传承,从而推动黄泥鼓舞长久的发展。为此,本文从广西瑶族黄泥鼓舞传承价值出发,提出了具体的高校发展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瑶族;黄泥鼓舞;传承;发展路径
引言:广西瑶族的黄泥鼓舞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特色代表,其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当中还蕴含着瑶族的精神与智慧。瑶族人主要聚集在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处环境偏远,交通阻塞,一部分瑶族人选择到城市打工,长久离开民族居住地,民族文化意识以及传承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致使瑶族黄泥鼓舞传承和发展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裂痕。因此,作为培育高质量人才的高校,应当积极发挥教育优势,引入民间优秀文化内容,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助力广西瑶族黄泥鼓舞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
一、瑶族黄泥鼓舞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价值
首先,文化教育价值。民间传统舞蹈作为承载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着地区民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而广西瑶族黄泥鼓舞作为典型代表,高校将其引入到教育教学中,有助于传播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帮助更多大学生了解、接触民族传统艺术,这对培养学生艺术情趣,激发民族艺术热爱情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瑶族黄泥鼓舞有关内容的展现,学生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劳作节令习俗、生活礼仪习俗、民族宗教信仰习俗等内容,有助于增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促使其提升爱家乡、爱祖国情感[1]。
其次,舞蹈教学价值。黄泥鼓舞作为一种民间百姓生产生活发展中创造出来的舞蹈,不仅反映出了瑶族历史文化,也充分体现了瑶族现代社会文化生活,将其引入到高校艺术教学活动中,具有艺术文化传承价值,进而推动民族舞蹈艺术发展。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学习黄泥鼓的特点、构造、艺术表现等内容,能够极大的强化学生对舞蹈节奏的感受,提升其表现力。
最后,育人教育价值。瑶族黄泥鼓舞源自民间,充斥着民间百姓的生活,体现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蕴含的精神和内涵,可以发挥多重育人功能。瑶族黄泥鼓舞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将其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强化学生的责任心、信念感,使得学生懂得诚信、宽容,与此同时,也更好的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
二、高校引入瑶族黄泥鼓舞的具体实践措施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信息化发展下,多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高校教学效果,对此,在引入广西瑶族黄泥鼓舞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呈现,激发学生了解学习的兴趣,提升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认知,进而逐步形成传承意识。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有关瑶族黄泥鼓舞内容时,可以借助微视频的方式,以动态化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出民族民间舞蹈内容[2],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兴趣,促使其自主参与到舞蹈学习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扩充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多方面、多角度的认知民族民间舞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时间要把控好,不能一味的观看视频,而是需要更多的引导,促使学生揣摩、感悟黄泥鼓舞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播放黄泥鼓舞老艺人跳的动作视频,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从舞蹈内容去理解,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领悟能力。针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学生可能领悟得比较慢,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其表达欲望,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逐步理解、领悟黄泥鼓舞相关内容。
(二)积极创新民族舞蹈传统特色
舞蹈作为一种人们展现生活的方式,尤其是民族舞蹈,会随着时代演变而发生改变、创新。因此,高校在传承中,也要注重不断为民族民间舞蹈注入新鲜血液,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民族舞蹈的了解兴趣,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瑶族黄泥鼓舞在高校得到传播、传承。对此,在具体实践中,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入时代元素,注重创新与舞蹈原有形式的贴合度,在展现黄泥鼓舞特色的同时,促使学生传承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3]。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其结合生活实际、人民群众生活,融入到舞蹈创新中,在保证不失去瑶族黄泥鼓舞特色的同时,创新了舞蹈表现形式。这一过程,学生舞蹈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广西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学生在舞蹈中,将瑶族人民的生活、情感融入到身姿和表情中,以和谐统一的舞蹈动作去展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深厚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最终创作的瑶族黄泥鼓舞制作成视频,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在高校中营造出了传承民族舞蹈的氛围,推动了瑶族黄泥鼓舞进一步发展。
(三)开展民间采风实践活动
瑶族黄泥鼓舞源于瑶族人民生产生活,体现了浓厚的民间气息,所以,想要更加真实的了解,可以深入到民族地区切身感受当地人民的实际生活,将舞蹈教学延伸到课外。对此,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黄泥鼓舞民间采风活动,组织学生到瑶族百姓群体中,去真实的感受瑶族文化,探索民族民俗,与多地方民间艺人沟通、交流,要求学生以不同方式记录实践中的所闻所感,丰富对瑶族黄泥鼓舞的认知。同时,在和老艺人们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当告知学生谦虚学习,汲取传统概念下,尝试着不断推陈出新、灵活贯通,将自身获得感知融入到舞蹈中,从而加深对瑶族黄泥鼓舞的认识,并逐步将其中的精神和内涵融入到自身舞蹈学习中,促使学生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4]。
(四)注重提升舞蹈教师综合素养
舞蹈教师作为学生接受黄泥鼓舞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自身的舞蹈能力和素养必须达到一定水平,这也是黄泥鼓舞在高校传承和发展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对此,高校应当重视教师的舞蹈素养培养,采取相应的措施,为舞蹈教师深入研究、实践广西瑶族黄泥鼓舞相关内容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比如,可以成立有关黄泥鼓舞的研究团队,要求舞蹈教师深入研究黄泥鼓舞在高校传承和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措施,也借此机会提高教师对民间舞蹈知识结构整体认知,从而强化舞蹈教学质量[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黄泥鼓舞作为广西地区国家级非遗文化,将其引入到高校教育教学中,可以更好的传播,培养出优质的传承人,从而推动瑶族黄泥鼓舞更好的发展。在实际开展高校舞蹈教育中,教师必须注重提升自身舞蹈素养,同时,也契合社会现实、学情等内容,充分发挥大学教育优势,继承、发展民间舞蹈,促使大学生群体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楦濠. 浅谈广西金秀瑶族黄泥鼓舞发展现状与传承对策[J]. 艺术品鉴, 2020,12(9):123-124.
[2] 李海革. 广西金秀瑶族黄泥鼓舞发展现状与传承思考[J]. 广西教育, 2016,34(43):2.
[3] 崔竞源, 张小浩. 论广西金秀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鼓舞的传承路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2(45):2.
[4] 刘强. 瑶族民间舞蹈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和发展. 2020,12(12):12.
[5] 王一芳. 从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切入高校本土音乐课堂——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7, 023(011):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