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 河南洛阳 471003; 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庚子年初始,新冠疫情爆发,疫情之严重,前所未有,是我国发生的传播最广、防控最难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也对公众心理造成一定冲击,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通过对CNKI近五年来发表心理应激方面的文章数量进行梳理,分析了心理应激方面的相关研究热点和重点,并就新冠疫情状态下公众心理应激调适给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新冠疫情;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健康
庚子年初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给国家各个层面造成重大损失也对公众心理造成一定冲击,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2]通过对CNKI近五年来发表心理应激方面的文章数量进行整理,2020年以来心理应激相关文章和研究报告出现井喷现象。2017年,心理应激相关文章448篇;2018年484篇;2019年534篇;2020年702篇;2021年(截止到十月份)心理应激相关文章414篇(图1)。进一步仔细分析,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内、外、妇、儿、癌症各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与干预预防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应激方面,属于生理疾病导致的心理应激关联研究。小部分研究集中在心理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
图1
本研究聚焦于公众心理正常状况下新冠疫情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心理应激反应,并就新冠疫情状态下公众心理应激调适给出意见建议。
心理应激反应概念
心理应激又称心理压力,是个体面临或觉察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3]。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到心理应激更强调的是个体在压力事件(让个体感受到紧张甚至威胁的刺激情境或事件)中所体验到的压力存在而又无法摆脱时所产生的紧张情绪的心理状态。最早关于应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医学领域。1936年,塞里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提出应激是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具有非特异性的生物学反应现象。以塞里为代表的生物学流派认为应激是有害刺激作用于有机体的结果,要特别注意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反应过程。一段时间里,心理学家们把应激和应激源作为同一概念来研究。应激源的范围相当广泛,不只是躯体性应激源,同时也包括了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性的应激源。在之后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到从应激源到应激反应之间还有很多中介变量在起作用。最先被认识到的是认知因素。Lazarus提出,应激的发生并不伴随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应,而是发生于个体觉察或估价一种有威胁的情景之时。这也成为了当前心理应激研究的方向。
心理应激反应模型
从心理应激的研究进展来看,最初科学家关注的是应激的两端,即压力事件(应激源)和身心反应。但Lazarus和Folkman等人提出了CPT模型,即认知-现象学-交互作用模型。强调应激“不是环境刺激,不是人的性格,也不是一个反应而是需求以及理性地应对这些需求之间的联系”。该理论模型首先强调了认知和思维是决定应激反应的主要中介,应激反应能否产生以及怎么产生,均取决于个体对自身与环境间关系的评估;其次,强调了与应激相关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事件、环境以及对象的具体性;第三,强调了两个相互作用。指出在应激过程中,存在很多中介因素,这些中介因素与压力源的交互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个体的应激反应;在应激的产生与个体和环境间的特定关系存在交互作用,假如个体认为自己无力应对环境需求则会产生应激体验。总结起来,CPT模型研究了应激的四个要素:应激源、中介变量、生理及心理的应激反应结果。
在该模型基础上,李心天认为,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会受到认知评价等中介因素的影响,同时应激反应也会影响应激的应对。见图2。
图2
姜乾金通过在心理病因、心理干预、心理健康研究中发现,在心-身相关问题上,各因素之间并不总是一种前因后果的直线关系,而是相互之间均存在相关性。他认为应将心理应激作为“系统”加以认识,也就是说,心理应激实际上是一个多因素的“系统”。见图3
图3
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在上述理论框架下,研究者对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对近三年的研究进行梳理,结果见图4。
图4
研究者开始着眼到底哪些因素能够影响个体产生应激反应。
(一)外部因素
研究者认为,心理应激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社会支持。House从人际关系功能视角,将社会支持分成了四类,分别是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信息支持和评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是给予他人共情、信任、爱和温暖;工具性支持是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信息支持是通过给予与问题有关的意见、建议和信息等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评价性支持是对于他人的自我评价提供有用的信息。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够缓冲应激源给个体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保护个体身心健康。这种缓冲作用主要是通过认知发生作用。在应激事件中,当个体感受到社会支持时,会重新评估应激源所带来的危险,提高个体的应对信心和能力,从而防止个体将应激源所带来的危害主观放大;其次,社会支持还可以通过解决问题来减轻压力的感受,比如通过缓解个体的焦虑和恐惧等情绪,也能帮助个体较好应对应激事件,很多实证研究已经证实了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降低或减轻个体的疼痛体验
[4]。
2.规律的工作生活节奏。生活事件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应激源之一,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发生重大变化,给个体带来不良后果,使个体在情绪和生活方式以及健康方面造成重大冲击的外界刺激事件。当应激事件发生时,个体会调动身体机能激发自我保护预警信号,进而适应当前发生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尽量保持稳定的生活节奏,可以降低个体对生活事件的应激反应。
(二)内部因素
研究者认为,心理应激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风险认知
风险认知是个体对存在于外界各种客观风险的感受和认识[5]。个体对风险的认知将会影响个体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新闻媒介对该事件大量、详尽的报道能够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新冠病毒的恐怖和威胁,从而自觉减少出门和聚会的次数和比例,以降低感染风险。但同时,风险认知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人们对概率的不理解,对新闻媒体的偏见、受个体体验的误导以及对某些事实抱有的无根据的自信判断等,也能让个体对风险出现高估或低估的现象。
严梓洛等人(2021)研究证实了在疫情期间,个体的风险认知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应激反应[6],这个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类似,在对SARS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疫情爆发初期,由于对疫情认识不足,面对未知的较强感染和致死率,对于疫情风险认知水平较高的个体,会充分的体会疫情所带来的危险性和致命性,进而引起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6]。
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也称应付方式,是个体认为自己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给其带来负担甚至超出自己拥有的资源时,为减少、最小化或容忍这种交互作用的内外需求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7]。应对方式大致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研究者认为应对方式和人格特征有关,应对行为处于单维双极人格特征压抑——敏感连续谱的一点。处于中间位置,为适应性应对,而处于两端的是非适应性应对。处于压抑一端的个体回避、忽视威胁情境,而处于敏感一端的个体则尽可能快地寻找解决方法[8]。
风险认知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消极应对行为。刘方等人(2021)研究发现当民众对公共危险事件的风险认知越高,民众的消极应对行为越多。如高风险认知水平的民众会出现更多的消极应对行为,如盲目的囤积与疫情有关的物品等非理性行为,出现生活不规律、失眠、焦虑等状况[9]。刘杉文(2021)的研究也发现消极应对方式能够显著预测个体的创伤后心理应激反应[10],而王宁霞等[11]对新冠疫情期间青少年心理应激反应的研究也发现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加重个体的应激反应。
情绪管理
情绪作为重要的心理过程,当应激发生后,情绪首先参与其中。个体之所以对应激事件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主要是由于情境唤醒了过往经历中的情绪记忆。应激中的情绪调节包括对积极情绪的唤醒和对消极情绪的抑制。
王宁霞等[11]的研究发现应对方式与情绪之间存在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和焦虑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个体对疫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降低焦虑程度并减少心理应激反应。新冠疫情期间,公众被隔离在家,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规律,对疫情具有不良认知,轻信谣言,很容易引发个体的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
心理韧性
Norman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在不利环境下主动进行自我调节,积极适应环境,并迅速复原,以灵活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Kumpfer的心理韧性理论模型阐释了面对应激时,心理韧性是如何起保护作用的。
严梓洛(2021)的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在风险认知和心理应激反应之间起中介作用。新冠肺炎风险认知正向预测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显著负向预测心理行为,即新冠肺炎风险认知通过心理韧性正向预测心理应激反应。[6]
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情境中个体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倾向,能引发人的行为,并使个体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做出相同反应的心理结构。个体的人格特质和其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等特点都有着交互作用。Antonovsky(1979)强调人格特质对个体应对方式能够产生影响。如内向-外向、面对-逃避、抑制-敏感等不同特质会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同时个体的应对方式中也包含了个性倾向性、相对稳定和习惯化了的人格特质。
新冠疫情心理应激反应的调节
对心理应激反应的研究发现,引起公众心理应激反应的除了具体的应激源,如疫情本身,公众对疫情的风险认知、应对方式、情绪的调节能力、心理弹性的高低以及自身人格特质等都会影响公众的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公众的心理应激调节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正确评估疫情风险。当新冠疫情刚刚出现的时候,由于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不多,容易造成恐慌。张盈等人(2021)对沈阳市民的调查发现,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会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在众多信息源中,排名前三的是电视、网站、社交平台(微博、抖音等)。在各个渠道中,人们最信任的是官方渠道下的社交媒体[12]。当明确传播途径,认识到疫情防控的必要性后,大多数人对疫情预防有信心,相信在党的领导下,能够取得疫情防控的胜利。
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多项研究显示,不同应对方式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应激反应。当面对疫情时,应该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如,积极解决问题;当疫情防控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尝试寻找替代方案,让工作和生活尽量少受影响或不受影响。尝试向他人求助。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保护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建议使用回避、自责和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会加重消极情绪感受,也会使个体高估风险认知。
加强自身情绪调节能力。消极情绪本身并不可怕,适度的消极情绪能够帮助个体正确看待应激事件,做好防护措施,远离危险。但是过度的消极情绪则会影响个体的反应。提高自身情绪调节能力要做到这么几点:首先,觉察情绪。看看自己当下到底怎么了,是焦虑的还是愤怒的,是忧愁的还是悲伤的;其次,适当表达情绪。可以和别人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通过记日记的方式来表达;最后,用恰当的方式来疏解情绪。常见的方式有倾诉、听音乐、运动、保持正常生活节奏等都是较好的疏解方法,而喝酒、飙车、自伤等都是错误的疏解方式。
提高自身心理弹性。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个:首先,换个角度看问题。应激事件的发生对个体来说或多或少都是个打击,换个视角看问题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可以尝试看看应激事件给自己带来的积极面;其次,接受大家的支持。当身处困境时寻求帮助,会得到很多外界的支持。心存感激地接受帮助,能够让个体感受到强大的支持力量;第三,学习他人的经验。当个体认为只有自己倒霉才会遇到应激事件时,受到的心理伤害会很大,但如果发现自己经历的事件别人也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就可以从他人身上学习到合理的应对方法,对个体提高耐挫力有帮助。
健全自身人格。人格是基础,健全的人格能够帮助个体应对危机并实现自身潜能。人格的成长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在平时就要多关注自身性格优势,培养美德,从而成就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刘艾祎,伍新春.自我同情对疫情所致创伤后消极心理反应的作用机制及干预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0( 4) : 42-57.
[2]胡燕,许川勇,王若彤,等.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J].应用心理学,2020,27( 1) : 57-65.
[3]姚树桥,杨艳杰.7版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96-99
[4]Xianwei C, Robin C, Sin K N,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 Main and the Buffer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on the Experience of Pain[J]. Clinical Journal of Pain,2018,34(11):1061-1076.
[5]谢晓非,徐联仓.风险认知研究概况及理论框架[J].心理学动态,1995(2):17-22.
[6]严梓洛,徐知宇.新冠疫情风险认知、心理韧性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网络首发.
[7]FolkmanS.,LazarusR S.Appraisal,coping,health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Psychology,1986,50:571-579.
[8]张文海,李云.青少年学习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8(29):353-354.
[9]刘方,陈希,袁丽.公共危机事件中风险认知、政府信任、心理健康与消极应对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月刊,2021(22):7-9.
[10]刘杉文,叶存春.后疫情时代公众的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应对方式研究[J].心理月刊,2021(6):19-20.
[11]王宁霞,徐鹏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少年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20,7(5):123-128.
[12]张盈,孙浩,何潇,朱星代,郭雪.沈阳市民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及心理状况调查[J].黑龙江科学,2021(12):158-159.
作者简介:
郝明洁(1983-),女,汉族,宁夏固原人,硕士,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黄宏强(1981-),男,汉族,河南洛阳人,博士,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文小辉(1983-),女,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洛阳市高校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编号:2021A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