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夕阳箫鼓》中诗与乐的情景交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6
/ 2

浅析《夕阳箫鼓》中诗与乐的情景交融

刘可心

上海大学 200000

摘 要:音乐与诗歌都是众多门类中一种抽象的艺术,《春江花月夜》是我国唐诗名作,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黎英海先生改编的《夕阳箫鼓》钢琴曲用音符的形式表现着中国艺术中所讲究的“意境”。本文通过对两部不同形式作品中的关联性来浅析古诗《春江花月夜》和钢琴曲《夕阳箫鼓》所达成的音乐与文学的情境共通。

关键词:音乐;诗歌;统一

一、唐诗《春江花月夜》与钢琴曲《夕阳箫鼓》

在唐代诗坛上, 曾有一位并不显眼的诗人留下了“孤篇盖全唐”的佳作,那就是张若虚笔下的《春江花月夜》。诗中描绘了这样的画面:在某个夜晚,船停在江边,一股恼人的风自江面溜进船舱,烛光四处摇曳。岸边多了一个背影,顺着这个背影望去,是一片泛着淡蓝色的江面,江面上方是一轮明月,似乎刚从云层中显现,不知何时悄然悬挂当空。诗作者张若虚可能不会想到,他这首诗在那个时代竟然无人喝彩,他更想不到,一千年以后,人们又把这首诗推向诗歌的顶峰。正是这样一首静谧高远,淡雅清幽的诗,字里行间呈现着一幅由春、江、花、月、夜构成的唯美画卷。在茫茫的唐诗世界,《春江花月夜》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纷纷的诗情空间,她恰如月明星稀一般萦人心怀。

钢琴作品《夕阳箫鼓》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黎英海先生于1972-1975年间,根据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以及古琵琶曲《浔阳月夜》进行改编和二次创作的钢琴曲,全曲采用变奏体裁写成,包含八次变奏。黎英海先生在改编中融入了唐代诗人张若虚所作古诗《春江花月夜》的情感意境,使其音乐内容变得更加抒情和写意。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正处于新音乐的探索阶段,这部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其中不仅彰显了黎英海先生的先进作曲技法,还将我国传统诗歌与钢琴语言完美结合,可谓把西方的钢琴艺术“中国化”。

二、诗与乐的情景交融

61d647da805fc_html_698eed50c33a3b99.png
琴带给我们听觉的直观感受,诗句通过意会而产生联想。在这两部诗歌与钢琴的作品中,二者情景交融,以不同形式的作品带给我们相同的意境。钢琴曲《夕阳箫鼓》以散板的形式开篇,以B角音的同音重复引出省略三音的空和弦,营造出民族音乐特有的古典美。经过第五小节快速的华彩式琶音进行,最终停留在bE羽音等待主题的来临。

同在诗句开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风徐徐吹拂,月光洒在水面,一条波光粼粼的“道路”,一直通向天边。永远到底有多远?乐曲旋律同诗歌一同走进这样的画面,引出真正的主题,正如诗中仿佛是作者与月亮的一次对话。

乐曲主题以中庸行板的速度正式拉开故事的序幕。作者以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塑造了乐曲开篇的情感基调。犹如潮水轻柔地拍打着岸边,一阵接着一阵。此时诗人的眼前:“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诗句中所有这些元素叠加起来不正是春、江、花、月、夜吗?梦幻而朦胧,以至于沙滩的白沙都融入进来,构成一幅绚烂的画,这也正是钢琴旋律带给我们的一种江南晚景图中的静谧和忧郁。

《夕阳箫鼓》的变奏部分以主题旋律为核心音调,通过五声音阶自由模进和变化展开变奏。第一变奏“月上东山”,左手伴奏织体愈加丰富,旋律抒情平稳。随后音乐速度加快,进入到情绪欢快活泼的变奏二。变奏三的“花影层叠”沿用了变奏一中的左手琶音伴奏音型,主题在高八度处奏出,旋律使用了“起、平、落”的结构手法,随后转入上方五度宫音系统。独特的处理使旋律留下深深的印象,在听众心中挥之不去。就好似诗中提到云里雾里的问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谁才是第一个被月光照耀的人呢?对于月亮来说,无时无刻都在和这个世界对话:有人举杯邀明月,有人低头思故乡,有人把酒问青天,有人千里共婵娟。有人向她许愿,有人向她诉苦,有人向她追问。过去也好,未来也罢,月亮只是在江边安静的注视,又到哪里寻的到答案呢?话题进行到这里似乎进入到一条死路,问题显然是无解,想去解答不过是徒增伤悲。而诗作者张若虚突然把视角放大,从虚空的宇宙,穿透层层云雾,跨过芸芸众生,聚焦到江上的一叶小舟。“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再观钢琴曲中的变奏四“水云深迹”,速度为慢板,通过音符的连续61d647da805fc_html_7fc7fa7d98697343.png 跳进,起伏不断,百转千回,充满对比的性质。音响上又给人以愈行愈远的消失感,渐渐结束。这段短暂充满情绪对比性的旋律恰如诗意一般转入到另一个视角。“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载着月光的风在屋内徘徊,微微卷起帘帐,拂过旧时的捣衣砧。见这位女子依靠在窗,向月华许愿,将她的情意,寄托远方。

《夕阳箫鼓》的旋律第五变奏“渔舟唱晚”中继续采用彰显民族风味的鱼咬尾的创作手法,32分快速华彩音把音乐旋律显得更为紧凑。旋律在此时的欢快、兴奋的气氛构成了全曲的第一次高潮部分。经过起承接与过渡作用的变奏六“回澜拍岸”进入情绪更加热烈的变奏七“桡鸣远濑”,逐渐将音乐推向全曲高潮的段落变奏八“欸乃归舟”,伴随高声部的快速分解琶音,主题旋律在低音声部再次陈述。最终音乐以渐缓的速度进入尾声,波音与琶音的结合呈现了波光粼粼的江面,将一切又恢复到沉寂的夜幕之中。热烈的旋律恰如诗作中女子心中美好的夙愿,可正当月亮要为这份真挚感情感动之时,接下去却是一盆“冷水”:“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月光能承载多少人的思念?江水又能带来多少人的情愿?古诗与乐曲的结束同样让人意犹未尽,眼看月亮要没入海雾,未知的前路渐渐显露。虽然不知何时踏上归程,但至少还有满江的情意洒落林树。

钢琴曲《夕阳箫鼓》集文化、内容、民族风格于一身,生动的融合了古诗《春江花月夜》中的景象与情感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乐曲的旋律是对古诗意境的解读和渲染。它们的基调是一样的,都是在那江水潺潺明月东升的夜晚。它们的情感是相融的,都是恬静雅致中带一丝丝忧伤。这种契合既是两部不同领域的作品源出一脉的必然,也是中国文化的共通。

结语: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诗画融合、情景交融是其主要的特征。《夕阳箫鼓》站在民族文化的视角,用巧妙的创作手法,达到了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统一,是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真实写照。对于我们自身而言,通过研学经典的文学作品,能让我们在璀璨民族文化的普照下理解音乐,体会其中的深意与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明惠.探究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民族性特征及演奏技巧[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1,39(03):132-136.

2李宇赜.唐诗《春江花月夜》对钢琴曲《夕阳箫鼓》学习中的可借鉴性[J].艺术品鉴,2018(20):131-132.


李明惠.探究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民族性特征及演奏技巧[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1,39(03):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