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野外地质实践活动研究——以巢湖北山地质实践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6
/ 2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野外地质实践活动研究——以巢湖北山地质实践为例

姜晓军

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途径进行。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注重调查、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地理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通过相似的研究来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旨在从实际出发,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强学习的体验感。为此,作者以巢湖北山地质实践为例,组织开展了野外地质实践活动研究。

关键词:野外地质;实践活动;地理实践力;巢湖北山地质实践

引言:地理实践活动资源研究是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前提也是核心。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依托地理情境提供的地理课程资源来实现。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实的地理环境才能让地理实践力这一陌生名词逐渐内化成学生的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在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结合巢湖北山地理资源,开发地理实践活动课程项目,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能够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本研究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出发,深入发掘巢湖北山地质实践活动资源,找到契合高中地理教学的自然和人文活动项目,并按地理要素进行分类,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提供基础。

一.地理实践力的概述

1.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如考察、模拟实验等活动中所具有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野外调查、社会调查等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地理课程学习的重要途径。"地理实践活动是到校外了解自然、体验生活、参与劳动的一种户外学习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地理实践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步骤。实践调查就是把学生发动到实际生活中去,到自然环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总结规律。采用问卷调查、手工操作等方法,逐步深入,层层推进,最终揭示问题的奥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人类生活环境紧密相连。发展地理实践能力,可以提高地理学习兴趣、开阔视野、磨练意志,还能锻炼学生野外生存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地理学实践力的培养,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现象相结合,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验证课堂理论知识,巩固教材内容的运用。

二、以巢湖北山地质实践活动为例,探究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方案

(一)活动考察准备阶段

实践考察地点要选择地理实践性相对突出的地方,设计比较充实紧凑﹑能够让学生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留有充足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的活动。活动考察准备阶段,要提前进行实践地点的考察、预备多种应急预案、应对各种突发状况。鉴于此,笔者首先和校地理教研组的老师在安师大吴立教授指导下对“巢湖北山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此同时,遵循“立足身边实践”的基本原则,设计了具有地理特色的麒麟山——王乔洞——紫薇洞——平顶山(下图)一线和巢湖北岸、龟山等地质实践地点。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1d660cd6b34e_html_c2959652a36df90f.png

(二)活动的实施

在野外地质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颠覆传统的认知,对实际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和提问,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积极探究的合作能力,形成求真务实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野外地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地理素材来源于生活实践,用真实的地理问题和现象,增强了学生地理学习的现实感、立体感和主题感。因此本次实践活动重点对“巢湖北山地区”的麒麟山、王乔洞、紫薇洞、平顶山、巢湖北岸、龟山进行地理观察、观测、调查和化石标本的采集等,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地理实践力。

61d660cd6b34e_html_42a06a3a51e33a9b.png61d660cd6b34e_html_10ecce58899d02f6.png

岩层和地质构造

野外地质实践过程让学生对巢湖北山的地质地貌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开始理解地理原理和地理演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将知识学以致用。学生实地观察,探究巢湖北山及巢湖地质环境。在本次野外地质实践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野外地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中思维更活跃,认知也更多元化,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通过野外地质实践,我们引导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考察,能够让他们清楚掌握自然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贯通综合思维。学生可以结合所学课本知识,制定调查方案,并进行小组合作。巢湖北山地质地貌从以下几方面调查:

①了解向斜山和背斜山,通过观察生物物质变化,判断时期以及生物的变化。了解并了解褶皱与断层的识别方法。

②通过搜寻化石,认识并了解化石的产生与发展。物质的变化和判断依据,并能大概追溯演变史。

③探究巢湖水质情况,根据岸边生物化石等物质变化,探求其原因。获得的观测数据小组进行归纳总结,合作完成地理实践报告。

这解决了自主学习的封闭性问题,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地理野外实践,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积极探究的方式产生认知冲突,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61d660cd6b34e_html_25e5d9e68fe9b99.png61d660cd6b34e_html_8315a82158879ce0.png


61d660cd6b34e_html_c54a13601c83c506.png61d660cd6b34e_html_680a6b0b84d47497.png

学生采集的化石

三、反思与总结

经过野外考察学习,在老师们的讲解下,以及实地观察和小组讨论,学生们重温到了许多课本中的地理理论知识,还学习了一些未涉及过的新知识。通过这次考察学习不仅能够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为学生今后实际运用培养了基础,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坚持奋斗的优秀品质。

此外,学生们还了解到了地质考察的一般步骤,掌握了放大镜、罗盘、地质锤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认识了巢湖北部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矿产资源以及地质历史等。并通过实际的观察,能够分辨岩石的岩性、坚硬度、观察了平顶山向斜地层出露状况,同时学生们也观察到了各种断层、节理、褶皱以及岩浆侵入体等地质现象。从理论学习、实践考察到最终的成果展示,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程序,能将地质学习的理论综合应用到实际的判断分析中,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岩石特征,运用实验、比较等科学方法判别岩石类型,让学生对这些地质现象有了更深刻和更全面的认识。在本次野外实地学习过程中,摆脱了传统课堂的束缚,使学生能够参与并发挥能动作用,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更能突出地理的学科素养,而这是课堂教学所得不到的效果。

总而言之,通过野外实践获取数据和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论证,一直是地理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既可用于学科研究,也可引入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新课标提出的地理实践力,是在继续坚持以往地理实践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和实施“考察、调查、实验”的地理实践。带领学生进入自然与社会的大课堂,建构一种开放、生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围绕实践主题,在现实环境中借助地理工具进行观察、测量、调查、监测等实践研究,发现地理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更好地观察、感受、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锻炼环境适应能力,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信、责任感、团结协作等素质,是目前培养地理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对此,笔者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出发,以巢湖北山为野外地质实践资源,对地理野外实践活动设计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凌童.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育的高中学生野外实践活动教学策略构建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薛佳佳.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 西南大学.

[3]王莺. 新课标视域下基于地理实践力素养培育的高中生野外实践活动设计探究——以"弋阳龟峰地质考察活动"为例[J]. 地理教学, 2021(7):4.

本文系2019年度合肥市教育规划课题“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途径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HJG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