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及其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0
/ 2

浅析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及其重要性

张秋征 王铁丰 李鸿磊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42)

摘要:本文以制造类企业为例,阐述了按照ISO9000标准构建完善、有效、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般思路,阐述了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及体系运行中的主要控制要点,总结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 有效性 持续改进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仅仅依靠事后把关的产品检验早经不能满足向用户提供足够的置信度。因而,致力于增强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增进顾客满意,制造企业有计划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有计划和系统性的质量管理工作,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以制造类企业为例,阐述了按照ISO9000标准构建完善、有效、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般思路,阐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基于PDCA循环的体系过程运行控制要点,总结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2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是企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随着国家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越来越得到国内企业的认可[1]。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制造企业可逐步形成了一个目标明确、职责权限清晰,各个过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机整体,给顾客提供足够的信任,使顾客及其有关相关方确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运行过程能够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在各项生产制造活动中,流程更加顺畅、工作更加规范、职责更加清晰,过程更加受控,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十分必要。

3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过程

3.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理论基础与思维

PDCA(策划- 实施- 检查- 处置)循环理论是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宣传、推广和应用[2]。其核心思想是:一个企业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应该形成闭环,始于策划,终于处置。同时,各个过程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一个循环接着一个循环,通过各项闭环管理活动实现质量管理螺旋式上升。

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的一个重要思维就是基于风险思维,是上版标准中的“预防”思维的进一步深化。 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每个过程都要基于风险思维,充分策划和实施应对风险的机遇和措施,为消除不利影响和改进结果奠定基础[3]

3.2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工作

1)明确体系建立所需的过程。企业在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时,应在考虑企业生产制造能力,产品类型,制造流程及管理现状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明确所需的过程及各个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输出,明确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这是建立体系的前提条件。

2)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权限

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明确的部门职责分工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企业应结合其过程特点和生产实践经验,对现有的单位或成立新的单位,分层次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其职责、权限与分工,并在体系文件中进行规定。按照标准要求,要安排一名最高管理者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这样才能对企业开展的质量管理活动实施有效的指挥、控制与协调,从而增进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确保产品质量目标的实现。

3)明确资源配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必需、充分且适宜的资源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这些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材料、能源、工艺、技术和方法等。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应确保这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且保证这些资源是充分且适宜的。如:人员的资质设备的检定等。

3.3 确定质量方针与目标

在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时,要充分考虑企业当前的内外部环境及其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建立与企业宗旨和战略方向相一致的质量方针。在质量方针提供的管理框架下,进一步明确质量目标。质量目标要做到量化、可测量,做到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避免虚化。

3.4建立和发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根据前期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策划、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情况,搭建公司级质量体系文件基础框架。在编制体系文件时,要明确对产品和服务的管理要求,对产品各制造过程的实现规则做出规定,作为过程运行和进行活动的依据和证据。有时,为了细化要求,体系文件要对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等等做出规定。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编制完成,由最高管理者签字审批发布后,就成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能够有效起到指导工作、统一行动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是科学规划,分层次的质量体系文件。通常包括4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质量管理手册》;第二层次是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是设计、工艺文件;第四层次是产品记录等。从体系要求的广度和要求贯彻的深度来看,分层次的质量管理文件能够有效的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保障了各级预期质量目标的实现,提高了管理绩效。

3.5员工的培训学习

加强员工的培训是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先决条件,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全员提高认识的过程,教育伴随始终。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是全员性质的,无论是企业最高管理层,质量管理负责人,还是一线操作者都应该积极的按照企业制定的培训计划,认真参加培训。只有充分学习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和要求,懂得本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了解本岗位质量活动有关的内容,知晓承担的职责和权限,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效执行。

4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控制要点

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还只是工作步入正轨的开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是通过其所需过程的有效运行来实现的。通过体系的运行,考察体系的符合性,文件的有效性,并对暴露出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在实际运行中得以不断完善。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过程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贯彻体系文件,落实体系要求

体系过程控制主要含销售、设计、工艺、采购、生产制造、检验和试验、文件控制及不合格输出控制等,这些控制要求在体系文件中都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各个部门,所涉及的各类人员,尤其是领导者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体系文件中的规定,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认真贯彻产品的生产制造当中。

2)开展内审与专项审核,查找体系不足

在体系运行过程当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应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对过程控制情况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内审和专项审核。认真查找体系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与问题,发现不合格和潜在的不合格,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3)开展最高管理者评审,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

企业应定期召开最高管理者评审,围绕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质量方针适宜性、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产品符合性、资源管理等方面,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适应性,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建立不断完善改进的机制,使质量管理体系步入良性循环,得到持续有效的改进。

4)质量信息化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企业也在逐步推行数字化质量管理,在生产制造活动中,信息化收集数据,对体系运行中的过程数据进行监视、测量,从技术手段上保证过程运行中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避免了仅依靠人的自觉性和管理过程的模糊性所导致的文件要求与实际执行的偏离[4],这将会极大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制造企业通过构建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应对,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能够提高企业的质量置信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满足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 黄周,强化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J] 标准课堂, 2020.

[2] 杨兴林,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践探索与研究[J],经济管理,2021.(08) 89-91.

[3] GB/T19001-2016/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4] 马忠民,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提升策略[J],管理探索,2020.(01)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