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理学院 43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办高等院校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民办高校在教育体制以及制度规则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少心理健康机制保障,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容易受到一些负面风气的影响,严重的也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作者就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民办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带来帮助。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措施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有多种,而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也应当做到对症下药。民办高校办学的特殊性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心理变化的鲜明性,例如既有新世纪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共同特征,又具备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特征的个性。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一)在学业上自暴自弃
民办高校的学生从生源角度来讲,普遍存在着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现象。这样就会使得一些学生带有如下心理问题。例如对待学习缺少自信,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没有天赋,因此就会自暴自弃。再如,对学习缺少兴趣,一些学生认为学习不能给自己带来更高的收入,因此只要毕业就可以。还有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的目的不明确。认为只要完成教师的任务,拿到学分,顺利参加工作就可以。另外,多数学生在学习上还表现为不能坚持,学习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收获。但很多学生由于对学习认识不正确,也没有坚持下来。
(二)在人际交往上有冷漠心理
通过相关专业人士的调查发现 民办高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上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例如宿舍之间的学生 往往会出现小团体 彼此之间社交能力欠缺 沟通能力较低 甚至当出现矛盾的时候 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 再加上一些学生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更加严重 一些学生觉得自己不合群 甚至会将自己封闭 长期下去就会产生抑郁症 有的学生处于叛逆期 看不惯别人的所作所为 自己就会采用冷暴力对待别人
(三)来自家庭的原因
在一些民办高校的学生群体中,往往有着攀比心理,民办高校学费花销较高,对一般家庭来讲有一定的经济负担,若家长对学生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多学生在经济上就会有自卑心理,例如失落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有些学生会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在校期间身兼数职,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不能花费较多的精力在学业上,无疑对学习带来影响。另外一些学生不能正确看待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愿意接受贷款或者师生的帮助,在经济上表现得比较敏感,很容易就会产生敌对情绪,因此也会带给学生竞争、人际交往、孤独、抑郁等多种问题。
来自父母关系不和的原因
父母关系的不和,孩子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他们与人交往相处的能力下降。父母不和、经常打架、争吵,易使孩子处于焦虑不安,形成孤僻、冷漠甚至凶狠等不良性格特征。而一些家庭的婚变使得父母变得沉闷、暴躁、喜怒无常,从而导致对孩子缺乏耐心,关怀和理解,容易使孩子脱离健康的家庭教育,受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误入歧途。很多父母离婚时会忽视孩子的情绪,或者是一些敏感的孩子发现父母离婚,会给他们心里蒙上一层阴影,会导致他们在行为上有很多的逆反表现,比如不爱学习,不爱听父母的教导,生活变得更加叛逆。
二、民办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家长要重视在心理教育中的作用
所有父母应当意识到,自己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所有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来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对高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父母也有参与的责任。首先,作为父母,应当及时反思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和谐愉悦的生长环境。若学生遇到困难,也应当本着教育的原则,鼓励学生主动解决困难,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若学生在成长阶段遇到各类困惑或者问题,父母也应当及时用旁观者的角度类学生提出建议。另外,学生在家期间,父母也应当与学生展开更多的情感交流,告诉学生自己永远是孩子成长的强大后盾。其次每个父母要正确看待对子女的期望,不能带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否则会让学生感受到力不从心。另外,也不能过度放纵,要用正确的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在奋斗的路程中,出现各种挫折,父母也应当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二)家长正视孩子心理问题
家长是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要想呵护心理问题学生的健康,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辅导员与家长联系后,在沟通的过程中说到孩子可能存在心理方面的疾病时,有的家长可能只是最近学习压力大,过段时间自己调整就会好转;而有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心理方面的治疗,与家长沟通时,家长会有意的对学生的病史进行隐瞒,认为学生只是有些高中学习压力大,否认心理问题病史,这样孩子的心理问题只会越发严重。因此,家长一定要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明确认识心理问题是一种病,而且要坚信,在最佳时期给予治疗是一定能治疗好的病。
(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民办高校教师应增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借助思政教育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充分利用校园官网、微信平台、校刊校报等多种媒体,以多种形式普及心理知识,以多种渠道开展正面教育。同时,挖掘校园文化潜力,营造育人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参与者,每个教师也应当重视自己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辅导机制,保障教师的工作。另外,高校也应当从教师水平入手,打造一支符合高校特有的专业的师资队伍,所有学生或者家长都能在这支队伍中获得到科学的领导。另外,老师也应当重视与其他教师之间和班级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让所有的教师都可以与学生展开良好的互动,针对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的关注。必要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提供支持。民办高校也应当建立健全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这样能够让教师找出工作重点,及时防止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针对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坚持力较差的现象,民办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应当采取科学措施,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也才能让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在环境创建中,高校应当发挥校园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等的熏陶作用,并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也能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整个学校的学风、班风都会积极向上。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邀请学习较好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或者邀请其父母来校与其他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如此一来,可以实现思想碰撞,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高校大学生的差距。教师还可以被学生渗透理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宣传
要想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首先,学校管理者就应当重视与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例如,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摆脱错误认知,经常给学生带来一些心理暗示,做好心理健康宣传工作,这样既能调整学生的状态,同时也能提高办学口碑。另外,教师还应当为学生宣传积极自我调整的各类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采用正确的方法,排除自己的消极情绪,放松下来,集中注意力,争取解决困难,获取进步。
总结
总而言之,民办高校首先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其次,要根据院校的办学方向以及学生的综合水平,科学合理地采取各种措施,用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性的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持续输送大量人才。
参考文献:
王罡, 徐建财.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对策[J]. 2021(2010-6):172-174.
宋修涵.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特殊性及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12):1.
张丽娜.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渤海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