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许村中学 浙江 海宁 314409
【内容摘要】:大千世界,日新月异,学生笔下的生活却依然如故,不见波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本文就学生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写好真情的问题,从引导学生做“真人”;培养和丰富学生的真情实感;点燃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呵护学生的真情四个方面,浅谈自己几年来的作文教学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真情实感 体验感悟真情
大千世界,日新月异,加之天真烂漫,朝气勃勃,初中生笔下的生活应该是五彩纷呈,意趣盎然。但是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却是灰色调的,让人眼睛一亮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学生作文有的是题材老套,“去医院看病”、“送雨伞”三年中写得不亦乐乎;有的找不到写作题材,胡编乱造;有的条理不清,不知所云;有的语言枯燥,没有激情;有的只字片言,“惜墨如金”;有的文思枯竭,干脆抄袭……即使有点模样的文章,也常常是“头大身子小”,或者报个流水帐。造成这种局面的,是我们的学生由于来自农村,生活单一,圈子小经历少吗?不是,恰恰相反,随着经济的富裕,我们农村的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也增多了,不少学生早已随着父母到过不少的城市,游览过不少的名胜古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村中学的学生反而比城市学生的生活自由的多,轻松的多,丰富的多。但是,为何一些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为什么农村学生的生活归生活,作文归作文不能融为一体?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作为学生写作引路人,我们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没有充分激发、点燃埋在学生心底的真情,教他们用实感的笔来“倾吐”外在所接触的一切事物。《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可见怎样写出真情、写好真情,就成了教师和学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真挚感情?怎样才能写好真挚的感情,根据几年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使学生文章充满真情实感,首先要引导学生做“真人”
写作是一种集思维、情感、体验、想象、表达等为一体的高级神经活动。它是一种认知活动,但涉及到的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有个性特征和人格品质,所以靠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都是不够的。他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引导学生树立志向,净化灵魂,激发学生开展思维,产生联想,诱导激起情感,点燃火花,在此基础上用语言文字流利地表达出来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正如语文教育专家于涟先生所说的:“作文不是一种写作技巧,而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要作好文章,首先要在做人上狠下工夫——内心必定要充实。”这也就是说教学生作文首先要教学生做“真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自己对生活、生命的爱感染学生,用自己对生活、生命独特体验、思维去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人生与自我,使学生能够善于体察时间万物,感悟人间真情,正直善良,谦和坦诚,引导他们拥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人格。这样的人,自然会写出反映真性情的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感悟人生,热爱生活,培养和丰富学生的真情实感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不断汲取生活中丰富而鲜活的素材,并注入真挚的感情,作文才能生动活泼,有血有肉,体现出蓬勃生命的色彩。学生的生活并不缺少精彩,缺少的只是学生去感受认识精彩生活的心:没有用饱含感情的双眼去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没有用心来感受周围事物的美好,领略生活的多彩;没有用心来体验感悟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情感体验。惟有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切身体验,才能让人“该喜则喜,该悲则悲,该爱则爱,该恨则恨”,领略生活的真谛,折射出生命的色彩。“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水则情溢于水”,以情融情,方能情致石开。学生因生活体验而触发了丰富的思想情感,使文章充满真情,充满了生命魅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强调学生平时要关注周围的人、事物、环境、事件,以日记形式记录自己每一个情感交流的细致镜头。
阅读也是学生认识生活、丰富情感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多读书,不但能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还能感悟真,善,美。重视对语文课本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挖掘课文中体现人文性的一面,引导学生阅读范文中的人物,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体味这些范文所承载的生命情感的体验与呈现方式。如学《散步》,让学生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亲情,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美,生活美;学《珍珠鸟》让学生体验“人与动物”共存的美好情愫,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学《生命,生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意识,引导他们追求生命的质量;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如读名篇佳作,使他们从中得到真正的启示和质朴的震撼,“站到巨人肩上提升自己思想的高度”;读精美时文,使他们的思想理念与时俱进;读百科杂志,感受知识的无穷,生活的多彩;读杂文小小说,了解人世百态,体味人生苦乐。指导学生阅读和摘记的方法,要求学生每天睡前至少花半小时用来阅读课外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随笔形式记下当时所触动的情感。这样做,即可以开拓学生的阅读领域,提高文学修养;又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性情。
三、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点燃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写出“真作文”
教育心理学理论一再强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打开知识的大门的钥匙,学生一旦有了写作兴趣,在生理和心理上触发起写作的欲望,就会把潜藏着的能力充分的表现出来,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水平。”因此我觉得除了作文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写作课的形式一定要创新,要给学生新鲜感和新奇感,尽可能的设置有利于写作的氛围,让学生感到有话要说,有事可写,从而激起写作的欲望。如写作前有目的地设置一些和文章话题有关的游戏、竞赛、表演、讨论、对话等情境来作为写作前奏,这样往往会能振奋精神,开阔思路,增添趣味,从而使学生产生用文字表达的欢乐情绪和强烈愿望。作为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老师一定要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亲切自然,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用真纯的感情,平等的态度去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欲望,发掘学生潜在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以表扬鼓励或暗示诱导方式使他们跃跃欲试,畅所欲言。学生往往对以前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一旦遇到相关的话题,先前在脑海中的生活积累就会被激活,埋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就会被点燃,“文思而泉涌,情动而辞发”,以致于“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了。
四、营造有利于情感交流的评阅模式,呵护真情
评阅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下评语,则是这一环的点睛之笔。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燃点写作热情,激活学生思维。恰如其分的评价,可拓宽学生视眼,指点迷津,明确改进方向,使得作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然而大部分老师却忽视了评语的这一作用,只给学生以一个毫无生气的分数或者是落入俗套的评价,这无疑也会影响学生的写作热情。作文是学生的心声,我们老师更应该“披文以入情”。评语要以朋友的身份,谈心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表扬亮点,委婉指出不足,给以真诚帮助。这样不仅能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会使师生的关系变得和谐融洽。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是情感最丰富的时期,幸福,愉悦、兴奋、迷茫、焦虑、痛苦、埋怨甚至报复,由于年龄特点,思想不成熟,感情波动较大。不管学生在文中显示的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都应该高兴。高兴是因为学生是用真情来写作,把作文视做一种精神需求,一种交流表达的渴望。我们应该呵护学生的消极的“真情”,通过评阅这一交流过程,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困难中不是退缩而是前进;在误解中不是仇恨而是宽容;在不幸中不是埋怨而是奋起......呵护真情,不压抑真情。真情是可贵的,只有真情的流露,才是美的显现,无论它是一股愁绪还是满腔忧愤。呵护了真情才扼住了假情。
写作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中的一个难点,不象其他学科教学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每位语文老师的耐心、精心与创新,为学生打造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教学生以真挚的感情书写人生。最后我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话作为此文的结束语:“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为之有境界”。
参考文献:1、董操 杨丽娟等主编《新编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9
2、《中学语文教学》,2018.3 《中学语文教学》,2019.8
《中学语文教学》,2020.2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