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术后采用中医护理的恢复情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9
/ 2

骨科患者术后采用中医护理的恢复情况

王莉莉 张玲玲 胡登安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 725000

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中医护理对于骨科患者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采用的方法:在我院某一时间段内收治的所有骨科手术患者中,选择1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相同,均为64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即为对照组,另一组实施中医护理,即为观察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并发生情况、疼痛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间数据均有明显差异,无论哪项综合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期,同时术后疼痛感、并发生等属于术后常见的现象,所以骨科术后患者更需要有效的护理措施,中医护理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加细致化、全面化的服务,使之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骨科患者;术后;中医护理;恢复情况

骨科手术是治疗骨科疾病的主要方式,但是在手术期间,因操作的刺激性强,且手术创伤比较大,所以患者术后常常伴有疼痛感、肿胀等临床表现。同时,骨科患者的身体行动不变,生活自理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情绪上会有消极的状况,这些都影响着骨科手术患者的身体恢复和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便研究了中医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恢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某一时间段内收治的所有骨科手术患者中,选择1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相同,均为64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即为对照组,另一组实施中医护理,即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区间为20-55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区间为21-56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因此可以在本次研究中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骨科手术。术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对其进行病情和生命体征监测、环境护理、用药指导及康复锻炼指导等。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情志护理。人有“喜、怒、恐、思、悲、忧、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过激会导致机体阴阳不和、经络不通、气血失调,从而可加重患者的病情。若患者情志舒展,则能促进其早日康复。因此,在患者进行骨科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其进行沟通,鼓励其诉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其内心的情感波动,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情志疏导。顺从患者内心的想法,积极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对于术后烦躁不安的患者,可指导其保持舒适的体位,放松全身的肌肉,保持平稳的呼吸,然后闭目冥想。(2)辩证施膳。根据辩证施膳的原则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对于存在肝肾阴虚表现的患者,指导其遵循滋阴填精的原则进食,多食用滋补肝肾类的食物(如百合莲子粥、瘦肉粥等),嘱患者忌食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对于存在肝肾阳虚表现的患者,指导其遵循温壮肾阳的原则进食,多食用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牛肉、腰果、山药、骨头汤等),嘱其忌食生冷、寒凉的食物。(3)肢体和穴位按摩。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肢体进行按摩,以促进其肢体的血液循环。同时,遵医嘱对患者的合谷穴(每次按摩2-3min,3次/d)、天枢穴(每次按摩3min,1次/d)、归来穴(每次按摩3min,1次/d)和支沟穴(每次按摩3min,3次/d)进行按摩,以达到通络、舒筋、活血的目的,促进其骨折愈合。(4)中药浴足及消肿护理。指导患者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进行浴足,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改善其睡眠。对于患肢肿胀较为严重的患者,应遵医嘱将三七、红花、当归熬煮成药液。用纱布浸入药液后敷在患者的骨折部位,以缓解其肢体肿胀的症状,达到通经活络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并发生情况、疼痛情况以及恢复情况。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数据差异不大,但是在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SAS评分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64

70.45±1.19

58.22±1.09

观察组

64

70.49±1.18

44.37±1.0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疼痛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9%,疼痛评分(4.74±0.58)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疼痛评分(1.27±0.24),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疼痛评分对比[例(%)]

组别

例数

并发生发生情况

疼痛评分(分)

肿胀

感染

发热

下肢静脉血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64

4(6.25)

2(3.13)

2(3.13)

3(4.69)

17.19

4.74±0.58

观察组

64

1(1.56)

0

0

1(1.56)

3.13

1.27±0.24

2.3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从数据中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整体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肌力评分(分)

生活质量(分)

住院时间(d)

卧床时间(d)

对照组

64

2.05±0.33

64.86±3.36

12.45±0.30

6.32±0.18

观察组

64

5.62±0.48

87.13±5.61

7.11±0.22

3.34±0.16


3.讨论

骨科手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类型。多数进行骨科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担心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而易出现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从而影响其康复。因此,对进行骨科手术后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中医护理模式是采用中医护理的手段,为患者提供情志护理、辩证施膳、穴位按摩、中药浴足等护理干预,从而改善其心理和生理状态,促进其早日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间数据均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并发生情况、疼痛情况以及恢复情况,无论哪项综合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骨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期,同时术后疼痛感、并发生等属于术后常见的现象,所以骨科术后患者更需要有效的护理措施,中医护理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加细致化、全面化的服务,使之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莉.创伤骨科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3):117-119.

[2]刘佳琪.骨科中医护理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3):224-226.

[3]冯超如.中医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06):93-94.

[4]丁丽娟,吴晓妹.中医护理技术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8):1237-1240.

[5]董丹辉,朱琳.中医综合护理疗法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运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04):80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