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这种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管血液阻塞而引起的一种脑损伤疾病。中风常伴有其他功能障碍,包括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其中言语障碍在临床上也称为失语症,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和理解功能出现障碍,患者不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甚至简单的字词也无法说出。脑卒中失语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针对这一疾病,以下主要分析针灸治疗法加言语疗法在治疗脑卒中失语症上的影响,以供参考。
针灸配合言语疗法的意义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由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失语症也越来越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交流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失语症属于一种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此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以及保证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言语康复训练,包括音乐疗法、生物电反馈等言语治疗方法。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失语症相关因素进行及时的控制和干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生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但是由于涉及脑卒中失语症的因素较多,且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也比较多,往往在进行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言语康复治疗过程中,并不能够得到确切的治疗方法,许多患者会选择在脑损伤后使用药物进行智力提升,但是大多数实践证明,其治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从中医学方面来看,脑卒中由于起病急,且症状较复杂,病位主要是在脑部,可以通过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头皮特定穴位施针,以此起到运行气血、经络疏通、调节五脏六腑精气、扶正祛邪的作用,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针刺的方法,从而对脑血流进行自动调节,可以提升颅内血流速度,增加脑血流量,这对治疗脑卒中失语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灸法主要有两点依据,一是需要根据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选择对应的头穴位进针。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方法配合言语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帮助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改善言语表达和理解能力,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
案例分析
(1)资料和操作方法
取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共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目前病情稳定且意识较清醒,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家属也同意配合。
对照组常用的是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抗血小板、降压、降脂等,配置专门的言语训练师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每日1次,间隔时间是30,一周进行5次训练,一个疗程的时间是3周,可根据患者具体的治疗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观察组采用的是针灸配合言语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在对患者头皮进针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头皮针穴标准方案对患者头部的言语区域进行针灸治疗,配置专业的针灸医师结合患者病情进行进针区域的确定,如果是运动失语症患者,需要对运动区进行针刺;如果是感觉性失语症患者,需要对语言二区进行针刺;如果是完全性失语症患者,需要对语言三区进行针刺。操作方法为:先对针刺部位进行消毒,然后使用0.3×25mm规格的不锈钢毫针水平进针,待针进入到帽状腱膜后捻转,每分钟捻转200次左右,在1分钟后留针,留针时间是10分钟,再进行第2次捻转。在拔针时需要使用无菌棉球对进针点进行按压,避免出现出血的情况,每周需要进行5次针刺,3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和评价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具体的指标包括听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阅读能力、书写能力等,分别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最终的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语言改善情况越好。
结果与讨论
根据评价结果得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语言水平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其中观察组在采用针灸配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后,患者在听力、理解能力、复述能力、言语表达、阅读能力等多方面,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评分要高,说明对于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治疗,采用针灸配合言语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更佳,这对于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能力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针刺头部穴位,能够对大脑皮层产生刺激,并对大脑皮层神经系统起到兴奋的作用,这样有利于促使抑制性作用消失,使得处于“休眠”状态的脑神经细部苏醒,从而有效治疗失语症。同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结合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可以对脑内各种功能进行多层次的调控,且通过反复的言语训练可以进行大脑功能的重组,这对于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而言,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其语言功能的恢复和再建。因此,通过针灸配合言语训练的治疗方法,既能够有效改善传统康复训练的不足,一额能够有效进行现代康复训练的补充,进而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用,无疑是治疗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