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2

应用双源 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徐芳芳 赵冬梅

宁夏 石嘴山市 第二人民医院 753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应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及右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全面观察双源CT检查平扫和增强平扫的影像进行特点分析,结合两组患者CTPA和DEPI值,对患者急性肺栓塞诊断符合率及栓塞程度进行评测,得出相应的诊断结果和后续应用可信性。结果:在本次实验中,采用CTPA诊断方式,80例患者中,无栓塞12例,部分栓塞43例,完全栓塞25例。采用DEPI诊断方式,80例患者中,无栓塞12例,部分栓塞44例,完全栓塞24例。一般组40例患者中,栓塞评分为28.32±3.42,灌注缺失评分为28.13±1.14,RV/LV为0.564-1.213,严重组40例患者中,栓塞评分为7.15±1.15,灌注缺失评分为7.93±0.87,RV/LV为0.585-1.633。CTPA和DEPI诊断急性肺栓塞情况均较为良好,利用DSCT检查可以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影像的清楚展现,DEPI能够准确反应血管灌注的状态,对患者病情程度的评测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还能够实现患者右心功能的评测。结论:应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能够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的及时评测,DSCT检查可以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影像的清楚展现,DEPI能够准确反应血管灌注的状态,对患者病情程度的评测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还能够实现患者右心功能的评测,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诊断的效果,能够进行相应的检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急性肺栓塞;病情程度;右心功能;可行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32岁至78岁,患者平均年龄65.43±3.48岁。患者临床症状:呼吸困难25例,胸部剧痛22例,咯血18例,发热15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通过初步诊断可能患有急性肺栓塞,需要对患者进行后续的CT检查。在开始实验前,对所有患者和家属进行实验过程的全面讲解,确保家属和患者自愿签署实验知情书。

排除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前期的情况了解,将碘剂过敏的患者进行排除,对于存在主要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排除,对于确诊为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排除。对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进行排除。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排除。

1.2方法

利用西门双源CT设备,让患者处于平卧的状态,对患者的胸腔入口至膈肌进行水平扫描,扫描过程需要实现电压和电流的控制,层厚和间距设置为五毫米,螺距设为1.4毫米,扫描视野设为350毫米。常规平扫和增强扫描,所采用的试剂为碘海醇,利用高压注射器为患者进行肘镜面团注射造影剂碘海醇,注射完毕后,需要后续注射生理盐水,扫描的范围与平扫相同。在进行全部扫描后,需要对患者的图像进行全面的处理和分析。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CTPA和DEPI诊断两种方式,得出患者的栓塞具体情况,分为无栓塞、部分栓塞、完全栓塞。对一般组和严重组各40例患者采用栓塞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栓塞越严重,对于两组患者进行灌注缺损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灌注缺损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

2结果

CTPA和DEPI诊断急性肺栓塞情况对比分析

诊断方式

例数

无栓塞

部分栓塞

完全栓塞

CTPA

80

12

43

25

DEPI

80

12

44

24

X2

-

3.232

3.411

3.289

P

-

<0.05

<0.05

<0.05

两组患者栓塞评分、灌注确实评分及RV/LV比值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

栓塞评分

灌注缺损评分

RV/LV

一般组

40

28.32±3.42

28.13±1.14

0.564-1.213

严重组

40

7.15±1.15

7.93±0.87

0.585-1.633

X2

-

3.321

3.541

3.297

P

-

<0.05

<0.05

<0.05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CTPA诊断方式,80例患者中,无栓塞12例,部分栓塞43例,完全栓塞25例。采用DEPI诊断方式,80例患者中,无栓塞12例,部分栓塞44例,完全栓塞24例。一般组40例患者中,栓塞评分为28.32±3.42,灌注缺失评分为28.13±1.14,RV/LV为0.564-1.213,严重组40例患者中,栓塞评分为7.15±1.15,灌注缺失评分为7.93±0.87,RV/LV为0.585-1.633。CTPA和DEPI诊断急性肺栓塞情况均较为良好,利用DSCT检查可以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影像的清楚展现,DEPI能够准确反应血管灌注的状态,对患者病情程度的评测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还能够实现患者右心功能的评测。

3讨论

急性肺栓塞是较为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一般的发病方式较为多发,患者可能存在一个或则是多个患病因素,常见的患病影响因素有年龄、肿瘤、肢体瘫痪和长期卧床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肺血管阻塞范围和发病的快慢等存在差异性。小血栓栓塞可能不会有相应的症状,而且患者梗死表现会出现在几个小时候。因此对于患者的急性肺栓塞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的快速诊断。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是将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应用在患者的诊断中,通过诊断研究发现,应哟个效果较为良好,对于患者的后续栓塞治疗和预后有较为良好的帮助。

综上所述,应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评估能够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程度的及时评测,DSCT检查可以实现急性肺栓塞患者影像的清楚展现,DEPI能够准确反应血管灌注的状态,对患者病情程度的评测有一定的应用效果,还能够实现患者右心功能的评测,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诊断的效果,能够进行相应的检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雷万锋.急性肺栓塞中危组的溶栓与抗凝治疗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103-106.

[2]耿园园,焦亚彬,李培秀,等.闭塞性与非闭塞性肺栓塞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7,(11).1148-1151.

[3]王兴龙,李春荣.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急性肺栓赛中应用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6).66-68.

[4]刘红军.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3).48-50,封2.

[5]陈晓燕,阙瑞华,罗森.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7,(7).185-187.

[6]王显东,吴军.双源CT与DSA在急诊肺栓塞患者诊断中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3).45-47,61.

[7]张晓琴,廖健,王敏,等.实验性急性肺栓塞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 与CTPA的对照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7,(2).147-155.

[8]王雪梅,张华东,王小皙,等.2016年重庆市某区已关闭煤矿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7,(4).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