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545000
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0年1-12月收治的7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采取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单用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进一步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与对照组的80.56%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盆腔包块直径、血β-HCG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腔包块直径明显短于对照组,血β-HCG水平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在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5.56%与对照组的8.3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宫外孕患者采取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显著,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高效;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小剂量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宫外孕;临床效果
宫外孕,为妇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主要因附件炎、精致游走等因素所致,此类患者主要的症状包括:停经、腹痛、阴道出血以及破裂后急性剧烈腹痛等。从改善宫外孕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角度考虑,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1]。本次将我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7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其中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在2020年1-12月收治的7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符合《妇产科学》第七版中有关“宫外孕”的诊断标准[2],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均知情签署相关治疗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年龄跨度为22-37岁,平均为(31.8±1.2)岁;停经时间为32-60d,平均为(45.8±2.1)d。对照组36例患者中,年龄跨度为23-36岁,平均为(31.9±1.1)岁;停经时间为31-61d,平均为(45.9±2.0)d。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小剂量甲氨蝶呤(Pfizer (Perth) Pty Limited,注册证号H20140206)治疗,每次0.4mg/kg,行肌肉注射,每天1次。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02)治疗,其中小剂量甲氨蝶呤用法同对照组,米非司酮每次25mg,口服。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然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1.3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标准:①显效: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的血β-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子宫旁包块直径明显缩短,或包块消除,孕囊消除,腹痛及阴道出血等症状均消除[3];②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血β-HCG水平部分恢复,子宫旁包块直径有所缩短,孕囊部分消除;③无效:均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腔包块直径、血β-HCG水平情况。
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36例中,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36例中,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5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156,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盆腔包块直径及血β-HCG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盆腔包块直径、血β-HCG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腔包块直径明显短于对照组,血β-HCG水平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治疗前后盆腔包块直径及血β-HCG水平比较(X+S)
组别 | 盆腔包块直径(mm) | 血β-HCG水平(IU/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n=36) | 37.49±2.51 | 14.31±1.10 | 2256.09±115.63 | 1219.54±98.63 |
对照组(n=36) | 37.46±2.46 | 21.67±1.53 | 2253.10±116.83 | 1459.11±82.56 |
t | 1.276 | 7.281 | 1.672 | 10.157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2.3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36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腹痛1例,总发生率为5.56%;对照组36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腹痛1例、骨髓抑制1例,总发生率为8.33%。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1.278,P>0.05)。
3.讨论
宫外孕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本次重点提到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方法的应用。其中,甲氨蝶呤作为一类抗代谢药物,可对嘌呤与嘧啶等物质的合成过程起到抑制作用,对DNA、RNA、蛋白质的合成起到干扰作用,使胚胎组织暂停发育,进而促进坏死组织脱落吸收。米非司酮,则属于一类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在子宫内膜组织发挥作用,对孕酮结合受体起到阻断作用,促进胚胎游离、排出,进一步促进胚胎坏死[4]。
本次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44%,明显高于单用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对照组的80.56%更高;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盆腔包块直径明显短于对照组,血β-HCG水平明显更低;此外,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56%,与对照组的8.33%比较无明显差异,均偏低;结果数据充分说明,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效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宫外孕患者采取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显著,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高效;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向玲.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133+147.
[2]曲静.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3):48.
[3]邓洁.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8(10):30.
[4]汪怡红.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J].智慧健康,2018,4(0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