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1
/ 2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钟润洁

四川省成都市草堂小学 610071

摘要: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还能为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做保障。因此,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是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这一关键时期,着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极大地推动语文学习,取得好的成绩,塑造良好的人格,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创新,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督促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好的习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习惯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进行针对性培养。

一、小学阶段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一)缺乏拓展学习能力

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是因为小学生大多依赖课本学习,接触的语文知识大多也是以课本内容为主,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局限于课本上接触到的知识内容,对于具有延伸性的内容,学生并不具备查找课外资料的习惯。

(二)懒于动脑动手

语文学习中写作非常关键,写成一篇优秀的文章往往需要长期的训练。这要求小学生不仅要进行文笔构思,还需要在生活中多积累好词好句。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学生懒于动脑动手,无法从写作中获得创作灵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导致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写作逻辑不清晰。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语文教材涵盖了大量人文、社科、哲学以及自然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未来学习其他学科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必须要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对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发掘出语文教材背后蕴藏的各种知识,思考这些知识间的逻辑联系,进而促进自己其他学科成绩的共同提升。另外,由于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紧密,使语文成为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工具,因此语文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要提升语文知识的实用价值,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深刻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抓取文章的重点信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看清文章结构,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通过对知识的有效学习,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大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良好的开端。语文课堂本身是枯燥的,因此,教师应该调整教学策略,改变不合适的教学方法,用充满趣味性的方式为学生讲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语文教师在导入课堂时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和动画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身处其中的感觉,这时学生大脑处于一种活跃状态,就会始终紧跟课堂进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视频和动画的选取上,应尽量符合本节课的内容;多媒体课件的颜色不宜过于鲜亮,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的音量要适中。

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时,因为本课的重难点内容是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和帮助学生理解“迎”“追”“跟”等字的意思,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就可以选取动画版的小蝌蚪成长过程播放给学生看,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二)引导小学生主动阅读文章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做好教学的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让学生可以向老师学习,从而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学习意识,也能够为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做好准备。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能够清晰本节学习目标,这样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次,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最后,教师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要让家长在家庭中承担教育的责任,要让家长与学生之间进行紧密的联系,这样才能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三)引导合理规划时间,树立正确时间观念

小学生缺乏较为成熟的自制力,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分清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和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乏的表现。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分辨必须做和想要做的事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明白有些学习任务非常重要,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应该放在首位,把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完成后,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学生真正理解了二者的含义及重要程度后,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执行能力,许多学生对于教师关于时间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在进行规划时也能罗列出条理清晰的时间规划表,然而执行计划表的结果却并不是十分理想。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缺乏对于学生执行力的培养,要想让学生有效掌握对时间管理的执行力,教师就要学会循序渐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的任务量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接受并习惯这种特定时间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四)家校联系,相辅相成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承担重要角色的人非家长莫属。缺少了家长的密切配合,单凭教师的一厢情愿,是无法完成教育任务的。有一个孩子,父母因为工作忙,较多时间花在应酬上,使孩子缺少关注和陪伴,以至于孩子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落后于同龄人。对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全面了解后,我建议家长能克服困难,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先从父母塑造好品质、养成好习惯开始,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一段时间后,孩子慢慢地按照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去逐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纠正不良的习惯,形成了较好的习惯。事实证明,紧密联系家长,一起重视孩子的教育工作,孩子进步了,父母和老师的幸福指数也增长了。

(五)及时完成作业与检查订正习惯

作业可以检验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了解学生是否及时完成作业,应及时检查,哪个学生没按照什么要求,哪一项做得不够好,都清清楚楚地告知学生,并及时反馈给家长。督促学生及时交作业,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后及时发给学生订正,这样印象比较深刻,能第一时间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为让学生及时完成作业,老师还要培养学生抄作业的习惯。刚入学的学生还不会写很多字,要降低抄作业的难度,字数要少,可以用拼音代替没学过的字。一开始,老师检查学生的抄作业本,接下去可由同桌互相检查、互相监督。要求学生们回家后还要对照着抄作业本来做作业,完成一项打钩一项,避免漏做作业的现象。为了培养学生对待作业的认真态度,做作业的本子及格式也要统一要求,每个学期展示优秀的作业,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结束语

教师要以身作则,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要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此外,小学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认识习惯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J].甘肃教育,2020(16):66.

[2]黄恒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探索[J].课外语文,2019(24):52+54.

[3]史萍.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习惯培养的相关研究[J].考试周刊,2019(47):64.

[4]许鹏程.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8(08):45.

[5]赵自莲.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新课程(小学),2018(0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