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九龙小学 655803
摘要:小学生正是培养行为习惯的绝佳时期,但同时小学生又面临着各种诱惑,他们的行为养成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当前小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和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认为可以通过教师用自身的行为来引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行为探索和发挥班主任和班集体的引领和带头作用来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德育
一、当前小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生的行为和习惯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一方面是由于物质生活丰富,小学生接触的事物和工具更为先进,对世界的了解也更多,因此他们的行为更为现代化。另外,小学生的行为和习惯受电视和手机游戏的影响比较多,很多小学生的语言和动作都模仿游戏或者动画片里的人物,如“奥特曼”和王者荣耀中“亚瑟”等的形象,很多学生的自由时间基本被游戏、电视等占据,精神被娱乐事物吸引而无从进步,甚至变得空虚和浮夸,生活在游戏的世界里,人格变得易怒暴躁且没有耐性。总体而言,学生的行为改变明显,道德品质呈下降趋势。
二、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的普及,学生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眼界不断开阔,但与之而来的是对学生的诱惑也逐渐增多。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处于8-12周岁,正是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程,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外界事物的辨识能力差,无论是好是坏都想亲自尝试一下,但他们抵抗诱惑的能力、自制力等都比较差,碰到极具诱惑力的东西就很容易沉迷其中,而且小学生对道德的品质缺乏鉴别能力,很容易出现行为失范,误入游戏、打架斗殴甚至吸毒等问题旋涡中。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观念,保证小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学校要求,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未成年期,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
三、培养小学生优秀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教师用自身的行为来引导
教师要加强和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理解自身行为的内涵和所代表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行为喜欢。学生在和教师的互动中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理解和接纳新行为的方法,摆脱原有的错误行为,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行为规范。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口述和强制要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行为背后的意义,最后只能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给老师看,其实并没有将行为内化。只有通过建构方法学习新的行为习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才可以让他们对自身行为产生自己的理解,而且可以乐于与他人进行互动。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行为探索
学生是一张白纸,很多行为习惯需要学生自己去不断的探索才能形成自己认可和适应的行为。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时,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主动探索的欲望,才能让他们对行为进行自主磨合。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改变的愿望。进行行为的引导时最好结合课本内容,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且引导过程不能过难,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促进学生对道德品质和行为规律探索的兴趣。另外,引导行为规范时要注意节奏,不可以设置过多的问题,也不可以设置太少的问题,只有将引导的节奏把握准确,提问过程逻辑严密,才可以让学生的探究意愿大大提升。最后,教师可以在行为引导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如可以采用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形象引导,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将学生改变的过程记录下来,后期由学生进行观摩思考,提高学生对行为的认识程度。
(三)发挥班主任和班集体的引领和带头作用
班主任在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班主任是对学生实施行为管理的主要载体,是促使班级氛围浓厚和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主要人员。其次,班主任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学生的决策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促进新行为的产生和旧行为的改变,而且班主任还是家庭和学校沟通的桥梁,因此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必须发挥班主任的领导作用。
首先,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社学习的榜样,如穿衣整洁、谈吐优雅,不乱讲脏话,不乱扔垃圾,见到人礼貌打招呼,看到有困难的人进行帮助,这些在无形当中都会引起学生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行为。其次,班主任要通过塑造班集体来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刚开始分班时,要迅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观察孩子们的个性特点,然后让孩子们各自根据自己的能力报名竞选班干部,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在评价学生时,不歧视学生,关心困难学生。在学习和纪律上,严格要求学生,不允许出现插科打诨、以次充好的现象,通过这些方式都可以促成学生心理和行为习惯上的改变。
四、结语
思想政治课在改变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中德育知识,对政治教材进行挖掘,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和学生之间也要经常进行讨论交流,掌握学生的情感状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要想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还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很多行为需要学生慢慢去领悟其中的道理,并在生活中尝试践行,短时间内要求学生达到规定的行为目标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时不要着急,要给予时间慢慢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玉霞;浅谈德育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35期.
[2]吉万芝;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转变[J];吉林教育;2016年Z1期.
[3]刘胜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期待[J];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4]徐爱杰;家校共育能力:德育教师重要综合素养的价值与养成[J];中小学德育;2019年06期.
[5]王红;浅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