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时效激励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效能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科就诊的7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全程时效激励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的自我效能及并发症风险。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DSES)6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DSES量表6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3个部分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TCSS系统3个部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特异性生命质量测定量表(A-DQOL)4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A-DQOL量表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时效激励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足部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足;全程时效激励护理;自我效能;生命质量;并发症风险
糖尿病足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足部皮肤颜色暗淡、足部疼痛,并伴随溃烂现象,增加患者致残风险,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1]。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症状时,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足部溃烂发生风险,避免患者截肢[2]。全程时效激励护理是一种及时、有效、跟进式的激励护理措施,其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层面及社会支持系统实施整体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改善其自我护理能力,使得护理效果达到最佳状态[3]。鉴于此,本研究全程时效激励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效能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科就诊的7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5)与对照组(n=35)。纳入标准:⑴符合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⑵经影像学、神经学及血管检查证实,符合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⑶具有正常的认知及沟通能力;⑷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配合完成护理计划;⑸临床资料完整有效;⑹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伴其他糖尿病并发症者;⑵伴急性感染性疾病者;⑶伴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⑷伴肝肾功能障碍者;⑸伴严重心肺疾病者;⑹放弃治疗或中途失访者。实验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60.10±5.28)岁,糖尿病足病程3~24个月,平均病程(11.24±1.25)个月。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0.85±5.12)岁,糖尿病足病程3~22个月,平均病程(11.09±1.60)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原则。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护理、饮食指导、足部护理等。
实验组患者接受全程时效激励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所示。⑴入院时,护理人员需积极接待患者,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常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患者共同制定康复目标,鼓励患者建立康复治疗的信心,使用鼓励性语言激励患者积极参与到自我管理中,并在护理过程中不断地对患者进行强化激励。⑵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正性激励,并组织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鼓励自我行为良好的患者向病友传授管理经验,达到病友之间相互激励的作用,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康复计划督促患者坚持完成,鼓励患者的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疾病管理中,给予患者充分的家庭支持。⑶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档案,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与家庭状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随访计划,定期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近期的自我管理情况,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激励患者坚持进行康复锻炼。
观察指标
⑴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DSES)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的自我效能感,DSES量表包括饮食、药物、运动、疾病监测、急症处理及足部护理6个维度,由26个条目组成,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分别赋值1-5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越高
[5]。⑵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的足部状况,该评分系统共症状(0~6分)、反射(0~8分)、感觉(0~5分)3个部分,共19分,评分越低则代表其足部状况越佳[6]。⑶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命质量测定量表(A-DQOL)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的生命质量,A-DQOL量表包括影响程度、满意程度、忧虑程度I、忧虑程度II 4个方面,由46个条目组成,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分别赋值1-5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生命质量越低[7]。⑷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神经病变、慢性溃疡、间歇性跛行、足畸形等。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6.0版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 表示,两组LSD-t检验,组内比较行单样本t检验,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SES量表6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DSES量表6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比较( ,分)
组别 | 时间 | 饮食 | 运动 | 药物 |
实验组 (n=35) 对照组 (n=35) |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 14.52±2.95 22.83±4.17αβ 14.45±2.82 17.34±3.34α | 7.28±1.82 12.40±3.25αβ 7.22±1.37 9.35±2.32α | 8.26±1.11 13.07±3.67αβ 8.17±1.29 10.05±2.04α |
组别 | 时间 | 疾病监测 | 足部护理 | 急症处理 |
实验组 (n=35) 对照组 (n=35) |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 6.64±1.14 12.87±2.65αβ 6.69±1.27 7.57±2.08α | 7.34±1.24 17.33±2.43αβ 7.41±1.77 10.35±2.12α | 9.53±3.25 15.25±4.62αβ 9.42±3.37 12.12±4.15α |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足部状况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TCSS系统3个部分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TCSS系统3个部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足部状况比较( ,分)
组别 | 时间 | 症状 | 反射 | 感觉 |
实验组 (n=35) 对照组 (n=35) |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 4.35±0.32 2.10±0.64αβ 4.27±0.38 3.25±0.52α | 7.15±0.52 4.32±0.46αβ 7.29±0.67 5.88±0.73α | 4.09±0.47 2.48±0.26αβ 4.13±0.54 3.24±0.39α |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DQOL量表4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A-DQOL量表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比较( ,分)
组别 | 时间 | 影响程度 | 满意程度 | 忧虑程度I | 忧虑程度II |
实验组 (n=35) 对照组 (n=35) |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 37.74±12.75 23.81±6.17αβ 37.69±12.62 28.32±9.44α | 51.32±11.52 34.64±7.25αβ 51.27±13.49 40.74±9.72α | 16.34±5.61 10.48±3.27αβ 16.37±5.59 13.80±4.38α | 10.64±2.75 5.73±1.12αβ 10.60±2.67 8.84±1.96α |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比较[n(%)]
组别 | 神经病变 | 慢性溃疡 | 间歇性跛行 | 足畸形 | 发生率 |
实验组(n=35) 对照组(n=35) χ2 P | 2.86%(1/35) 5.71%(2/35) | 0%(0/35) 5.71%(2/35) | 2.86%(1/35) 8.57%(3/35) | 0%(0/35) 2.86%(1/35) | 5.71%(2/35) 22.86%(8/35) 4.200 0.040 |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高水平状态致使外周血管疾病及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足部溃疡、感染及深层组织,其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病死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8]。部分糖尿病足患者受疾病本身、家庭及社会关注等影响,易出现多种负面情绪,如消极、自卑、暴躁等,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完成治疗及护理[9]。全程时效激励护理能够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缩短护患之间距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能够自觉配合并参与到自我管理中,对患者心理状态起到积极、正面作用[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D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T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提示全程时效激励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我效能,促使患者积极参与到自我管理中,有效改善患者的足部状况[11]。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A-DQOL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全程时效激励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12]。
综上所述,全程时效激励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足部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晶,刘龙. 基于Roy适应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10):1580-1582. DOI:10.3969/j.issn.1671-7171.2020.10.044.
[2] 谢晓冉,徐蓉. 糖尿病足发病风险筛查和评估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杂志,2020,35(24):90-93.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0.24.090.
[3] 谭慧,陈艺. 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血糖、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J]. 河北医药,2019,41(22):3514-3517.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9.22.039.
[4] 贺莉,毛仁丹吉,豆欣蔓. 国内糖尿病足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现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5):475-477. DOI:10.3969/j.issn.1673-6966.2019.05.022.
[5]万巧琴,尚少悔. 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 护理研究,2009,23(17):1589-1590.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09.17.053.
[6]丁元林,孔丹莉,倪宗瓒,等. 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的文化调适与修订[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1):102-103. 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2004.01.067.
[7] 杨曼,李奕平,杨莹,等. 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及对临床治疗的评价[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5):75-79. DOI:10.3969/j.issn.1003-4706.2020.05.015.
[8] 张晨霞,刘师伟,赵凌霞,等. 全程时效性激励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8):3340-3344. DOI:10.3760/cma.j.cn221370-20191008-00946.
[9] 周洋,吕欢,侯金凤. 时效激励护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4):92-94. DOI:10.14033/j.cnki.cfmr.2020.34.034.
[10] 李金红,尹利. 时效激励护理结合认知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 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6):1495-1500. DOI:10.3978/j.issn.2095-6959.2020.06.026.
[11] 周丹. 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护理,2021,13(3):176-179. DOI:10.3969/j.issn.1674-3768.2021.03.011.
[12] 范慧杰,任振娟. 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7):3087-3090. DOI:10.3760/cma.j.cn221370-20190419-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