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标准中限度范围确立方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药品质量标准中限度范围确立方式分析

姜威

江苏创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 210000

摘要:人们为了维持身体健康,减轻自身疾病症状,都会用到药物治疗的方式。因此,人们对于药品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国家对于药品的质量、规格以及相关检验方法都有明确的技术规定,保证药品在生产、供应以及使用等过程中遵循相关法律规定,提升药品规范性。本文针对药品质量标准中限度范围确立方式进行分析,文章主要对药品质量标准进行概述,并对其限度范围的分类及确立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药品质量标准限度范围;确立方式

药品质量标准是由一系列针对不同质量属性的检验项目、分析方法以及限度范围组成,对药品质量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国际组织以及国药典都十分重视药品质量标准。但是在实际的药品质量标准制定时会存在一些问题,在相关指导原则中没有体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限度范围确立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于不同质量属性的药品,如何确立其认可标准。因此,相关工作部门应当加强研究质量标准中限度范围确立的方法。

一、药品质量标准概述

药品标准具有多种类型,其中包括国家药品标准、临床研究药品标准、暂行试行药品标准以及企业标准。国家药品标准是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典》作为国家药品标准。而临床研究药品标准,是对于研制新药,保证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并保证临床研究的结论可靠而制定的相关药品质量标准。而暂行试行药品标准经过临床试验或使用后,产生质量稳定的效果,则会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转换为国家药品标准。企业药品标准则是企业自身制定的药品相关标准,并且其制定的各项指标都应高于国家法定标准指标。

在要药品质量标准制定时应当符合相关原则,保证在标准的原则下设置相关药品标准。首先,应当符合安全有效的原则,保证药品的毒副反应小,提升药品制作的规范性,减少药品中的杂质。同时保证药品的用药效果,分析其产生最佳效果的药物晶型。其次,应当符合针对性原则,在药物生产的各环节中,应当明确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检验,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并且对于不同剂型的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检验标准,对于注射类的药剂应当提升质量标准。再次,应当满足药品的规范性原则,保证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严格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制定的基本规则与要求,提升其规范性和统一性。最后,应当保证药物的先进性,质量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应当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结合项目需求,使用专业且先进的技术制定。

二、药品质量标准中限度范围分类

1、依据数字类型分类

在药品质量标准中限度范围分类可依据数字类型分类,也可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对于药品质量检查中的数据进行划分,包括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其中定性指标不需要进行量化的指标,仅进行有或无的分别,或者死或活、合格与不合格的分别。对于药品的外观形状、化学反应以及溶液的澄清度等项目的检查可采用定性指标进行规定。而对于定量指标则可以对药品相关内容进行量化,并且按照其测定的结果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药品的主要成分是否符合或金属正态分布量纲,生物制品的效价是否符合相关对数分布量纲,而药品中低于定量限的杂质是否符合相关泊松分布及指数分布量纲。

2、依据不同用途分类

药物质量标准限度范围的分类可以按照用途进行划分,其中包括控制限度、放行限度、监管限度。控制限度也称为统计控制限,为了保证药品工艺的统一性,通过统计控制图将其观测的质量属性进行体现,并将其作为完成的产品质量体系组成部分。控制限度用来描述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其中生产厂家可以利用此标准进行产品工艺的监视,对其产生的工艺变化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并获得丰富的生产经验,但是控制限不会作为产品的限度范围,使生产商对药品的生产工艺良好控制和了解。控制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对于产品没有符合控制限的标准时,不能代表药品的质量不符合相关生产要求,也不代表产品不能使用,而是表示产品的生产工艺发生着变化,需要结合实际结果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生产的不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提升其生产工艺效果。其中放行限度是生产企业用来衡量药品质量的标准,并且放行限相对比较严格,可用作企业的内部质量控制,主要针对药品在生产工艺中以及药品检测中的评价,企业会结合实际要求以及生产目标制定相关放行限,保证制定合理的批准药品出厂检验标准,并且相对于药品放行后的标准更加严格。在检查中发现,一旦出现不满足放行限的药品,则被归类为不合格的产品,并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监管限也是限度范围中的一种,在药品从生产到放行的各个阶段,通过的监管要求,并保证药品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符合相关监管限的标准,在质量保障的基础上应当估算产品讲解时的统计不确定性以及相关批次之间的差异等因素。

三、药品质量标准中限度范围确立方法

1、根据产品相关临床经验确立

对于药品质量标准限度范围的确立,一些药品的开发者会根据相关法规及指导原则,进行药品质量限度范围的制定,具体步骤见图1。并且在建立及确认药品的认可标准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参考资料以及相关数据,对于药品的性质,如毒性测定及菌性测定等,可在现有的相关规定原则上进行相关认可标准的制定,并且对于药品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等需要通过产品临床使用经验、类似的临床经验或者非临床的研究、已经发表过的类似产品文献等为生产依据。在确定相关产品质量范围时,应当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对产品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评估,了解其产品的关键性,并了解相关临床使用的安全性,适当调整药品质量标准中的一个限度范围。对于药品中的物理常数等内容的确定中,包括药品的密度、熔点、年度以及吸收系数等,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要求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进行测定,并且在质量标准制定中的常数控制质量,会根据不同的药品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定

[1]

Shape1 文献调研


Shape2

Shape3

获得中间体溶剂信息


Shape4

Shape5

设计理化常数、见表、检查及含量测量方法


Shape6

Shape7

分析各方法进行验证


图1;药品质量标准制定步骤



  1. 根据统计学指标进行确立

在实际的药品质量相关限度范围的制定中,不仅要结合相关文献参考以及临床经验等信息进行制定,还应当根据统计学指标进行确立。在药品的前期研发阶段应当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保证数据的合理性,提升范围制定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减少依赖经验制定产生的弊端问题。在统计学区间的分子中主要包含四种数据区间,主要有预测区间、置信区间、容忍区间以及参考区间。置信区间是通过样本数据进行估计总体的参数波动范围,表示某种总体参数在置信水平中落在某一区间范围内。而参考区间则表示了药品总体固定比例的个体数包含范围,其参考区间呈现不稳定性。容忍区间则表示在置信度中涵盖总体的特定比例统计区间,预测区间则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样本估计改时间未来会产生的波动范围[2]

3、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及客户期望确立

对于相关限度范围的确定,应当加强其制定的合理性,当限度太过宽松时,导致本来不合格药品投入使用,增加了药品的使用风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并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风险。对于药品质量限度范围太过狭窄时,则会导致一些本来合格的产品不能被投入使用,并且没有的得到相应的放行允许,这会造成制药成本的增加,使得资源产生严重浪费,不利于药品厂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在实际的认可标准制定时,对相关检测单位进行充分的了解和验证,保证其专业度较高,并按照合理的方式进行相关标准的制定。同时,在实际的标准制定工作中,不仅将试验数据用来当作药品认可的数据标准,还应当进行综合的考虑,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以及药品的相关指标等因素,并进行综合的考量,不断获得研究资料和信息,提升药品质量标准[3]

总结:

综上所述,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其中限度范围的确立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使人们的用药安全有效,在药品质量标准中限度范围的确立有多种方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对于不同的检测指标应当保证其限度范围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选取合理的统计区间,运用正确的统计学理念,并加强对控制限及放行限的重视,结合产品的类型,确立科学合理的限度范围。

参考文献:

[1]马莉, 杨化新, 谭德讲,等. 药品质量标准中限度范围确立方式探讨[J]. 中国新药杂志, 2019, 28(5):5-5.

[2]唐文, 李小龙. 西药库房规范化的药品质量管理方法的相关研究[J]. 健康必读, 2019, 000(027):286-287.

[3]赵剑锋, 张伟, 于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药品标准实施评估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9, 36(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