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教育局,广西 南宁 530199
摘要:“德育评价”是各阶段教育院校开展德育工作时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确保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实效性的根本途径。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理念经历了几番大的变革,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界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教育部门强调,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阶段教育者们必须始终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方针。本文将针对中小学阶段德育教育评价工作的开展展开具体探索。
关键词:德育评价;教育管理;工作创新
对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而言,德育评价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可在这一环节进行整个德育工作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并根据信息反馈进行相应的工作调整,促使德育工作的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结果与过程的相互印证能促使德育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因此,分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评价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及创新措施,能为德育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及实效性提供根本保障。
1中小学德育评价的现状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评价的现状可以从两方面来谈。就德育教育评价而言,其主要包含班级德育目标及实际策略、开展状况、实施方案、德育环境及整体风貌、最终德育效果等五个评定指标。在对德育教学的整体水准进行考察时多从决策、条件、内容、方式、效果等五方面进行考量。这其中的决策因素就是指德育工作计划和目标;条件因素是指领导机构、教育团队、素质及制度建设、时间及经费等;内容因素也就是德育教育的整体教育内涵;方式因素是指教育活动的示范型、系统性、渗透性、常规性、感染性、自主性和一致性;效果因素是指思政素养、校纪校风、德育成果等。
而学生德育评价则主要包含基本的品德评价和个体发展评价,其主要参照物为教师的评定等级和学科考试成绩。教师在进行品德打分工作时的随意性较大,且往往秉持着一种“走过场”的态度,这一环节评价结果的参考意义不大。部分学校会采取考试的形式来衡量学生的德育学习成效,考试能衡量出学生的知识水平但考察不了学生的道德素养,这种评价机制的不合理性明显。
2中小学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2.1德育教育评价内容存在偏失
首先,传统的德育教育过于追求德育知识的灌输,教学活动的重心倾向于德育知识的传授及行为的训练上,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价值的激发。这种教育模式下课堂主导权在教师的手上,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辨能力并未得到培养,也无法建立起完备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这种德育教育不具备实效性,德育效果巩固方面的缺失使得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完全脱离,形成了“知行脱节”的局面。另外,现今的中小阶段的德育评价只注重对德育结果进行评估,而忽视了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评估。德育教育活动全面化、科学化、针对性、实效性的缺失使得最终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2.2学生德育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化
传统化的中小阶段德育评价机制通常包含操行评定及考核评定两种方法,一些学校习惯于采用积分制进行德育评价,将具体的活动行为与分数相挂钩,学生只要达到了特定的条件或做了特定的事就可以拿到对应的分数。这种评价机制十分刻意,动态的、复杂的道德发展过程被简化成了一种终结性的判断,一些学生会因为想要拿到分数而刻意地、非意愿性地去做一些事情,这更像是一种“闯关做任务”式的行为,流于表面的评价机制使得德育评价工作失去了本质内涵,过于简化的评价机制甚至还给学生的道德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2.3学生德育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现阶段中小学德育评价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度过于不足。从广西地区各中小学的德育评价工作现状来看,教师仍然彰显着充分的权威性,学生在整个评价环节中的地位都是被动的。一些学生较为腼腆,与教师间的沟通不多,教师对他们的了解不多,打出来的分数也跟学生的实际情况差距甚远。学生的人格尊严及主体性完全未得到重视,甚至还会为了拿到好的分数出现一些虚伪的行为,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3思考与建议
现阶段中小学德育评价环节中的弊端仍然十分明显,要想切实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对德育评价环节进行优化。
首先,应扩大德育教育评价内容的广度。遵循“五育并举”原则,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入手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学记录和效果评价。应切实改变“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德育教育评价准则,教师应将学生在各个德育教育环节中的表现都记录下来,并将各项德育实践活动的成果都罗列到德育教育评价的内容中。
其次,应扩大教师德育教育评价的主体范围。德育教育是一个复杂化的过程,需要涵盖的范围也极为广泛。学校领导层必须发挥领军作用,全面扩大整个教育评价活动的主体范围。德育教育评价工作不仅仅是针对思政课的教学而展开的,还应从各学科教学入手,多途径、多角度地开展工作。教师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学校管理层对教师的评价及教师的自我评价都应被罗列到德育教育评价准则中去。综合性评价机制的构建能切实促进德育教育成效的稳步提升。
另外,应扩大学生德育教育评价的主体范围。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入手,多途径、多角度地开展评价工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的自我评价都应罗列到德育教育评价中去。教师应在促进评价机制健全化的同时从小事入手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例如,小学生年龄尚小,独立性较弱,很多事情都无法独立完成。而像帮力气小的同学搬东西、帮个子矮的同学擦黑板这些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也充分彰显了助人为乐的精神,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从这方面进行。教师应从大范围调动评价主体力量,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并将评价内容记录下来,分情况给予学生加分鼓励,在期末进行综合评价时则可以参照这些因素。
此外,各中小学在进行德育评价时应摒弃“做任务”式的评分机制,避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误区。不让学生以加分为目的地去刻意做德育任务,杜绝伪善式德育评价现象的出现。德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教师应在明晰当前德育教育评价机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全方位地促进评价方式的科学化和完善化。
总之,德育评价机制的完善化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各校、各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最终质量。因此,当代中小学教育者必须注重创新及改革德育评价环节,借助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评价机制”的完善化来推动整体德育教育成效的提升,让学生得以健康、快乐、全方面地成长。
结语
对于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而言,德育评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其当前德育评价环节的设置还存在很多弊端。现代教育者们应注重完善德育评价环节的机制设立,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根本保障。本文以中小学德育评价与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能为广大教育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王薇.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中小学德育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5):11-15.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41.
汪瑞林.改进中小学德育评价的方向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7):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