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传统,融通中西——浅谈古筝曲《秦土情》对陕西筝乐的继承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4
/ 2

根植传统,融通中西——浅谈古筝曲《秦土情》对陕西筝乐的继承与发展

杨新月

北京市潞河中学附属学校 101121

古筝曲《秦土情》由著名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筝传人周展先生于2008年外出香港工作期间创作的,是他满怀着对故乡热土的思念,由心而发的创作。此曲旋律娓娓道来,扣人心弦,一经首演便引起热烈反响,现已是各类古筝赛事、音乐会上演率极高的作品之一,得到了业界同仁的认可和广大筝友的喜爱。在古筝新作品百花齐放的时代,《秦土情》的成功推广与传统音乐界同仁们始终求索的“传统音乐该如何继承与发展”这一话题息息相关。本文着眼于《秦土情》对陕西筝乐的继承与发展这一视角,试图分析《秦土情》如何传承并发展陕西筝乐以及分析该乐曲为民乐新作品带来的种种思考。

(一)陕西筝乐的历史背景

一、秦筝的起源

秦筝起源于秦地,是秦人的伟大创造,秦丞相李斯所写的《谏逐客书》一文中说:“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这是最早关于秦筝的文字描述。关于它的创制者,先后有夔说、钟子说、蒙恬说等;关于时间,也有尧舜说、殷整甲时说、春秋说、战国说、秦时说等,其时间跨度达两千年之久。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说法是公元前5世纪《乐记》中记载的殷整甲时一说。

秦筝具有光辉的历史,它形成于秦地民间,西北黄土高原丰厚的土壤哺育它成长。唐代是秦筝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秦筝的制艺也得到高度发展,不仅出现了十三弦、十二弦筝、云筝、轧筝等不同形制的乐器,还侧重于追求形体上的美感,那时的秦筝成为了一种工艺品。秦筝也成为文人雅士们争相歌颂的对象,唐诗中有近百位诗人的百余首作品提到秦筝。唐代诗人白居易对秦筝的偏爱体现在他风雅的诗词中,他也曾在《夜筝》中描述过如此动人的场景:“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唐代文学家柳中庸的《听筝》中也曾写道:“抽弦驻足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咏筝”活动使秦筝达到了空前的艺术高度,此时也涌现出大批秦筝演奏家,在音乐史中占有崇高地位。隋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秦筝是不可或缺的,如《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等也因秦筝而驰名。

明清五百年间,由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发展和政治文化中心的东迁,秦筝艺术受到各种艺术门类的影响,尤其是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致使秦筝艺术逐步衰落。1912年辛亥革命后的半个世纪里,秦筝在秦地虽有榆林一带的老艺人以此为业,但秦筝作为流派在秦地的发展不再有往昔的繁荣景象,“不见传人,少见筝曲”,彼时的筝艺活动也空前稀缺。

二、“秦筝归秦”作用下陕西筝乐的发展

“秦筝归秦”是陕西筝界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周延甲先生在1959年出版的《古筝迷胡曲集》前言中说道:“秦筝既始于秦,但秦今不见或少见,此不能不为奇也!所以在人民掌权的今天,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全国普及和发展这个乐器的同时,陕西更应大力的进行,现在是秦筝归秦的时候了”。老一辈筝人们从理论研究到演奏技艺,从起初伴奏地方戏曲到后来创作秦韵风格筝曲,前期作了大量的工作,一代代筝人前赴后继,经过三十载的实践,使秦筝终由“老友”变“新朋”,重新认识,重新感受。而后涌现出了如《绣金匾》、《香山射鼓》、《三秦欢歌》、《姜女泪》、《秦桑曲》、《惙》、《云裳诉》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其中,由周延甲、强增抗两位先生创作、周望女士首演的《秦桑曲》,是第一批登上世界舞台的陕西风格古筝作品,此曲通过周望女士出访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人们通过《秦桑曲》品味到陕西风格的古筝作品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人文情怀,也赞叹于左手丰富的吟、揉、滑、颤和右手快速托劈等技巧。“秦筝归秦”活动使陕西筝乐走过跌宕起伏的道路,穿过历史汹涌的洪流,回归到群众中去,秦筝重归秦,厚积而薄发。

三、陕西筝乐的调式特点

四、《秦土情》的艺术特色

近年来,许多作曲家、演奏家试图为古筝开拓更广阔的创作和演奏空间,“秦筝归秦”的成功经验使人们认识到乐器的发展需要依托于作品。《秦土情》的作者周展是跟随其父周延甲先生学习音乐的.“一方水土一方人”,周展的访谈里面提到:“由于没有专用的办公室,我国第一本古筝杂志《秦筝》的办公地点安排在我家里”。家庭氛围日积月累的浸泡,自然形成了陕西人的“音乐血脉”,也是作者创作灵感的源泉。

“欢音”和“苦音”是陕西筝乐的特殊符号,分别对应“Fa”和“Si”。顾名思义,“欢音”的出现预示着旋律即将向欢快的情绪发展,“苦音”则反之;在西方调式音阶中,下属音“Fa”往往是悲伤的色彩,这点二者是相异的。近乎所有的陕西筝曲中,Fa都是比Fa的实际音高略高一点点,即微升Fa;Si比Si的实际音高略低一点点,即微降si。

陕西筝乐的“旋法”是陕西筝乐创作的灵魂所在,也是“秦筝归秦”的理论依据。传统的陕西筝乐作品以G、D调为主,以简谱记谱。《秦土情》是五线谱记谱法,从谱面分析属于C商调式。笔者翻阅文献资料时知晓作者明确过该乐曲在简谱记谱中呈现的是1=G,转换成五声音阶后是D徵调式,符合了陕西音乐的调性规律。

传统筝曲的创作以单声部为主,分为散板、慢板、快板、拷板、催板等,与以往传统创作手法曲目不同,《秦土情》运用了西方的单三部曲式,分为引子、慢板、快板、再现。钢琴伴奏旋律作为连接句串联了乐曲各段落,在演奏中,通过与钢琴的配合,使各段落之间脉络清晰,衔接自然。

《秦土情》慢板中的前四句作为重要乐思贯穿了整首乐曲,在慢板中共计出现三次,这四句的格式如同诗词中的五言绝句,以“起承转合”的方式陈述音乐主题。主题的发展中多次出现“变宫”,每一次的“变宫”都是乐曲情绪转折或递进的表达,层层深入地对慢板的情绪起到推动作用。时而婉约,时而激越,时而哀怨、时而铿锵。

欢乐和激动是快板部分的情感基调,表现了作者期盼早日回归故土的激动心情。快板的演奏中,尤其需要注意技巧的练习,音色、触弦的速度、运用肢体的分寸感等等。快板B段的创作运用了“紧打慢唱”的方式,富有歌唱性。双手旋律部分重复的出现,将音乐推向一个高潮,紧接着后面的广板段,将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广板段中高亢与深沉紧密结合,遵循陕西筝乐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特点,紧扣陕西音乐的“声腔化”主题,将情感充分释放,艺术表现力极强。

五、结语

初听《秦土情》时,听者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乡音的缓缓流淌。该乐曲慢版的第一句旋律来自于陕西音乐碗碗腔中的“过门儿”素材,但不是完整的碗碗腔曲调,就像是周延甲先生创作的第一首迷胡筝曲《秋夜筝》,此曲也有迷胡的曲调,但又不是某一种固定的曲调。周煜国先生创作的《云裳诉》也会给听者这样的启示。笔者初听这类作品时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它就是一首熟悉的曲调。对比这几首“风格类”筝曲,与其说他们都使用了陕西音乐“迷胡调”、“碗碗腔”等素材,不如说是作曲家对此类“素材”加以重新拆分和组合,保留了一部分传统音乐的板式,运用了传统音乐的调式特点,同时将西方作曲技法加入其中。该作品继承了秦筝的音乐特点,在突出传统元素的同时,兼用现代的演奏技法,通过西方作曲技术将其艺术效果再度提升,巧妙地完成了传统地方戏曲元素和现代音乐表演技法在同一部作品中的融合,借助“古筝”将“戏曲生活化”,展现古老艺术的新活力。古筝曲《秦土情》在内容上根植传统,结构上融通中西,二者“辩证统一”,使“传统”与“现代”穿越时间,实现“继承”和“发展”的平行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