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中医院医院 职业病科 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目的:探析细管胸腔闭式引流在临床上对气胸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70例气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研究组35例患者采用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与置管时长更短(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采用细管胸腔闭式引流对气胸患者实施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气胸治疗
气胸是临床上呼吸内科常见的一类多发性疾病,根据患者发病因素的不同,气胸又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与医源性气胸三类,其中自发性气胸又是三种气胸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自行发生,患者多无胸部外伤史[1]。临床上对气胸的传统治疗方式主要为胸腔闭式引流手术,通过放置粗硅胶管进行引流,能为气胸患者提供可观疗效,但该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治疗期间的疼痛感显著,导致患者对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接受程度较低[2]。因此,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方法自诞生起便备受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青睐,其操作便捷,对患者所造成的的创伤较小,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本研究就细管胸腔闭式引流在气胸患者临床治疗中所发挥出的效果展开分析探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间我院所接收的70例气胸患者,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最大62岁,最小24岁,平均(41.65±4.27)岁;对照组3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最大63岁,最小22岁,平均(41.41±4.47)岁。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间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为单侧自发性气胸;②患者不具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
排除标准[3]:①患者肺组织压缩小于40%;②患者存在肝肾功能异常问题。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在患者锁骨中线第2肋间处作1.5cm切口,套管针眼肋骨上缘垂直进入胸腔,退出闭孔针后送入引流管,并缝合皮肤加以固定,引流管外接水封瓶或采取负压吸引。待水封瓶1-2d无气泡逸出现象,且拍片结果显示患者闭管24h后肺部已复张,方可拔管。若患者治疗5d后仍有气体引流排除,且胸部拍片显示未复张,需及时采取其它治疗措施。
研究组患者行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患者采用直径为1.7mm,长为20cm的中心静脉导管实施治疗。由穿刺针外接注射器沿肋骨上缘垂直进入患者胸腔,进入深度约为10-15cm,胸腔积液与积气回抽进入注射器表示穿刺成功。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沿导丝插入静脉导管,导管插入后退出导丝,并固定穿刺点,导管外接引流袋或采取负压吸引。待待夹闭引流管24h后患者的胸部拍片结果显示肺部已复张,方可拔管。
1.3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气胸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主要为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与置管时间。
治疗效果。根据患者治疗后的气胸表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治愈患者的肺部完全复张,且气胸表现消失;有效患者的肺部出现复张表现,气胸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气胸症状无任何改善迹象。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气胸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胸痛、皮下气肿、引流管堵塞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23.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 ±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对比
经对比,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置管时间更短(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s,d)
组别 | 例数 | 住院时间 | 置管时间 |
研究组 | 35 | 6.12±3.15 | 5.01±1.32 |
对照组 | 35 | 12.41±3.32 | 6.14±2.07 |
t | | 8.131 | 2.723 |
P | | 0.000 | 0.008 |
2.2 治疗效果对比
经对比,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治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研究组 | 35 | 21 | 12 | 2 | 94.29% |
对照组 | 35 | 8 | 14 | 13 | 62.86% |
x2 | | | | | 10.267 |
P | | | | | 0.001 |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经对比,研究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 例数 | 胸痛 | 皮下气肿 | 引流管堵塞 | 胸腔内感染 |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 35 | 2 | 1 | 1 | 1 | 14.29% |
对照组 | 35 | 4 | 2 | 3 | 4 | 37.14% |
x2 | | | | | | 4.786 |
P | | | | | | 0.029 |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在临床上又可分为特发性气胸与继发性气胸两类,其中继发性气胸多与各类基础肺部疾病有着密切联系,常见于老年人患者当中,而特发性气胸问题与肺部疾病无明显联系,患者具有明显的肺大疱,临床上将其认作为一种增龄性退行性病变,常见于青少年群体[4-5]。在临床治疗中,借助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能为气胸患者带来良好的引流、排期效果,但该手术操作难度较大,手术治疗过程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重,增加了患者治疗过程中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除此之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受手术所带来的疼痛影响,导致难以正常呼吸,进而为术后肺部的复张带来不利影响。而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中常用的中心静脉导管,其材质为聚脲胺酯,该材料具有优秀的组织相容性,能长期留置,不易发生老化、变形,在临床使用中患者所表现出的耐受性较好,有利于促进患者肺部的复张[6]。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细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研究组气胸患者实施治疗,对比患者的临床指标可知,研究组患者术后置管时间更短,术后住院用时更少(P<0.05);对比患者的治疗情况可知,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共计有5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胸痛、皮下其中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共有1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了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0.05)。
综上所述,在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质量与治疗效果提升,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金龙,林栋梁,张伟清,等.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9):2947-2949.
[2]丁世陆,陈松.胸腔闭式引流术带针胸管引流治疗气胸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安徽医学,2020,41(06):715-716.
[3]王晓平,周敏.小口径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在尘肺合并气胸中的临床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9):165-166.
[4]赖德益.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5):8-11.
[5]丁理星,夏俊.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与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肺大泡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80-2781.
[6]丁海滨,张建,张永波.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比较[J].现代医学,2019,47(11):1407-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