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气象局 宁夏隆德 756300
2.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气象局 宁夏西吉 756200
摘要:近年来,隆德县大力发展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和多年重茬种植,黄芪病虫害日益凸显,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黄芪的产量和品质收到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隆德县本地黄芪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为当地有效地防止黄芪病虫害提供支持。
关键词:黄芪;病虫害;气象条件;分析
一、黄芪生长发育期
1.播种期
隆德县黄芪实行春播,一般在三月下旬。当地温达到5~8℃时播种,插种后12~15天出苗。春播宜早不宜迟,土壤水分含量在15%~25%之间有利于播种出苗。
2.移栽期
移栽一般在四月上旬到中旬。此时土壤完全解冻,10cm土壤温度稳定在5℃左右。
3.返青(出苗)期
返青(出苗)一般在四月下旬到五月下旬。这一时期平均气温10~12℃左右,降水量45~55mm,地面温度5~10℃,土壤含水率在19%左右。
4.现蕾开花期
6~7月为现蕾开花期,月平均气温15~18℃,土壤含水率在20%~26%。
5.结荚种熟期
8~9月为结荚种熟期,月平均气温10~15℃。
6.收获期
10月到11月上旬为收获期,10cm地温稳定<10℃即可采挖,5cm土壤封冻前采挖结束。
二、黄芪各生长发育期的气象条件
表1 隆德县黄芪各生长发育期气象要素统计
(注:本数据来源于隆德县气象局)
根据表1可以看出,隆德县降水主要出现在6~9月;4月下旬到7月日照较好,日均日照时数在7小时以上;4月下旬到9月温度较高,平均温度在10度以上;6~11月上旬土壤湿度高,土壤重量含水率在20%以上,为饱墒,3~5月土壤重量含水率在15%以上,为合墒,此时土壤较为潮湿。
三、隆德县黄芪主要病虫害
1.白粉病
主要受害部位为叶片,也可侵染叶柄、茎和荚果。以2年生黄芪植株最为严重,初始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粉状物,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空气流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重茬或者与其他豆科植物连作的地块发病较重。高温多湿、栽培管理不到位、施肥浇水过多、枝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均易引起病害的发生。
2.根腐病
主要受害部位为黄芪植株的根部。发病初期受害植株地上部分开始萎蔫,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株整株萎蔫,最后全株叶片脱落、枯死。发病后期,侧根腐烂发黑,可以轻松从土中拔出,茎基部及主根上有红色条斑或纵裂,根部及茎部横切面维管束呈褐色。在潮湿环境下,根部长出粉霉。该病由真菌引起,在高温多湿和土壤黏重的条件下容易发生。
3.锈病
主要受害部位为叶片。植株发病时,病叶正面出现褪绿色斑,背面出现淡黄色小疱斑。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疱斑表面破裂后露出锈黄色夏孢子堆布满全叶,后期产生深褐色冬孢子堆。发生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田间种植密度过大、氮肥过多、高湿多雨都容易引起锈病发生,尤其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发生更为严重。
4.蚜虫
蚜虫是危害黄芪的三大害虫之一,为害嫩枝叶,使幼苗变形、卷曲,甚至枯萎死亡,其分泌物容易造成病菌大量繁殖,对黄芪生长造成极大危害。高温干旱年份尤为严重。
5.黄芪籽蜂
黄芪籽蜂也是黄芪的三大害虫之一,主要为害黄芪种子。在黄芪结荚种熟期黄芪籽蜂雌虫用产卵器刺入荚果种皮内产卵,幼虫以嫩子为营养源,孵化后蛀到仅留种皮,并在其中发育、化蛹,最后破皮而出。通常情况下黄芪种子被害率为10%左右,严重时达50%以上,甚至可以导致黄芪绝产,是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主要害虫,尤其是膜荚黄芪受害率更高,严重影响黄芪种子及药材的产量。暖冬气候有利于害虫的越冬,导致虫口密度居高不下。
6.豆荚螟
豆荚螟分布广,可为害多种豆科植物。钻蛀性强,以幼虫为害豆荚,将种子吃成缺刻,排泄物充满荚内,引起霉烂,直接降低黄芪出苗率从而影响产量。豆荚螟在隆德县每年发生3~4代,主要以幼虫在寄主植物附近较深的表层土壤中结茧越冬。越冬幼虫第二年春季化蛹、羽化,8~10月黄芪结荚成熟的时候在豆荚上产卵,卵孵化后以荚为食。黄芪开花结荚时,正好是豆荚螟第二、三代幼虫大量发生的时期,豆荚被大量蛀食。豆荚螟成虫通常昼伏夜出,有趋光性,飞翔能力不强。天性喜温怕湿,高温干早年份发生严重,低温多雨时发生较少。
三、隆德县黄芪主要病虫害发生期及气象条件
根据对当地黄芪的观测结果,将黄芪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的气象条件作了统计归纳,见表2。
表2 隆德县黄芪主要病虫害发生时期和气象条件
从表2可以看出,黄芪病虫害主要发生在现蕾开花期和结荚种熟期。其中,白粉病主要发生期是在7~9月,发生的气象条件是高温多湿;根腐病主要发生期是在6~9月,发生的气象条件是高温多湿;锈病主要发生期是在6~7月,发生的气象条件是高湿多雨;蚜虫主要发生期是在6~7月,发生的气象条件是高温干旱;黄芪籽蜂主要发生期是在5月以后,发生的气象条件是冬季温暖,虫卵成功越冬,使得第二年5~6月黄芪籽蜂大量出现。豆荚螟主要发生期是在6~9月,发生的气象条件是高温干旱。
讨论
结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白粉病、根腐病、锈病主要发生在6~9月,此时隆德县正值汛期,平均温度在14℃以上,平均月降水量在87mm以上,土壤含水量在25%以上,高温高湿多雨恰好有利于白粉病、根腐病、锈病的发生,应注意选择沙质土壤种植,减少灌水量和频次,合理密植从而减少枝叶密度增加通风透光性,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降低湿度,在适当时机使用使用药剂防治。蚜虫主要发生期在6~7月,豆荚螟主要发生期在6~9月,两者都喜温厌湿,而6~9月的隆德县虽然温度较高但雨水多土壤湿度大,并不适宜蚜虫和豆荚螟的大量出现,因此隆德县黄芪多数年份蚜虫和豆荚螟虫害不会太严重,但在较少出现的干旱年份会极为严重。所以在干旱年份6月前趁温度还未升高、蚜虫和豆荚螟虫害还未大量出现就要准备好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黄芪籽蜂发生的气象条件为暖冬,利于虫卵越冬,而隆德县大多数年份冬季严寒,不利于黄芪籽蜂虫卵越冬。但仍有少数暖冬年份,需要做好田间管理,清除杂草、深翻土壤、处理残株和枯枝落叶以减少越冬虫卵,如冬季干旱不建议翻土,可在生长期使用药剂防治。
建议黄芪种植户注意关注气象部门气候趋势预报,掌握未来黄芪生长发育期的气象条件,提前做好预防,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建军.黄芪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村百事通,2015(02):40~41.
[2]赵月春.黄芪的规范化栽培技术[J].山西科技,2015,30(03):155~157.
[3]任举.黄芪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13):61~63.
[4]丁万隆,李勇,王兰英.蒙古黄芪病虫害种类初步调查[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03):426~429.
[5]谢永军,孙元新.黄芪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0,26(05):174+133.
[6]李建军,李继平,周天旺,惠娜娜,王立,张新瑞.甘肃黄芪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4(04):64~66.
[7]石凯.晋北地区黄芪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09):29~34.
作者简介:李海涛(1994年10月—)男,汉族,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