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持续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在调强放疗期间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7
/ 2

早期持续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在调强放疗期间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

王娜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在调强放疗期实施早期持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处于调强放疗期的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共计80例,收治时间介于2020年6月到2021年12月之间。按照双盲法对患者分组,其中40例设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40例设为研究组实施早期持续护理干预。观察对放疗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在调强放疗期实施早期持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放疗不良反应,有必要大力推广。

【关键词】喉癌术后;气管切开;调强放疗期;早期持续护理干预;放疗不良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early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ancer after tracheotomy during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80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tracheotomy of laryngeal cancer in the period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The treatment time was from June 2020 to December 2021. Th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ouble-blind method, of which 40 cases were set as the reference group to implement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ther 40 cases were set as the study group to implement early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observ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n adverse reactions of radiotherapy.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radiotherap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early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cancer after tracheotomy during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can effectively avoid adverse reactions of radiotherapy, and it is necessary to vigorously promote it.

[Key words] postoperative laryngeal cancer; Tracheotomy;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Early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Adverse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喉癌作为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针对该病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并在患者术后实施放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然而,在对患者施术后,将会破坏患者的喉部功能,这就需要采用气管切开的方式维持患者的通气功能,这必然会影响患者的气管的排痰以及自主湿化能力【1】。导致在对患者进行放疗后,极易引发患者出现多种不良反应,造成放疗无法有序进行。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在调强放疗期实施早期持续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处于调强放疗期的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共计80例,收治时间介于2020年6月到2021年12月之间。按照双盲法对患者分组,其中40例设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40例设为研究组实施早期持续护理干预。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7:13,年龄49岁到70岁,均龄59.4(s=3.5)岁;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6:14,年龄51岁到69岁,均龄60.7(s=3.9)岁。对比两组的线性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指导、预防不良反应以及健康教育等。对研究组则实施早期持续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首先,在对患者进行放疗前,详细为患者讲解有关疾病以及放疗的知识,使患者能够认识到放疗的重要性,消除患者的错误认知。同时,对患者多加鼓励和知识,讲解成功的案例,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其次,做好对患者的口腔清洁,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患者养成正确的口腔习惯。在放疗时,通过漱口水清洁口腔,每天还需要含漱3分钟到5分钟。同时,鼓励患者进行自主排痰,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排痰方法,减轻对患者的呼吸道刺激。并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患者使用刺激性以及生冷的食物,调节患者的营养状态。最后,在对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前,需要使用气管套,使患者的颈部皮肤处于干燥的状态。在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无菌化原则,每天对气管切扣换药一次,保证患者的切口清洁,并通过无菌纱布覆盖。在放疗过程中,需要按照1:1的比例将无菌注射水以及氯化钠溶液(浓度0.9%)进行配置,将其作为湿化液,对患者使用,保证患者的气道湿润性。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接放疗治疗的过程中,记录患者的放疗不良反应(口腔黏膜炎、吞咽痛、口干)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录入spss22.0统软件中处理。

2 结果

比较两组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 1比较两组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n

口腔黏膜炎

口干

吞咽痛

参照组

40

30(75.00)

10(25.00)

28(70.00)

研究组

40

12(30.00)

2(5.00)

11(27.50)

6232cde08143e_html_ab8f3d33b1dbcef5.gif

/

16.241

6.275

14.459

P

/

0.000

0.012

0.000

3 讨论

喉癌是一种发生于人体喉部的气道肿瘤,该病将会引发患者出现异物、咳嗽以及声音嘶哑等多种症状,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男性,患者的发病主要与长期饮酒、遗传以及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2】。针对该病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为患者有效清除病灶。但是,手术过程中,需要切开患者的气管,这将会破坏患者起到的完整性,致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以及感染的概率大幅提高【3】。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术后放疗时,将会加剧患者的不适,并引发患者出现放疗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对患者的长期治疗。

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持续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采取有有计划、有步骤的干预,帮助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治疗,打消患者的抵触情绪,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尤其是可以做好对患者的口腔清洁工作,维持患者的口腔状态,防止患者患者出现口腔感染问题【4】。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及自主排痰,能够使患者获取充足的营养,并能够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且,在对患者放疗的全过程,能够做好对气套管道的护理工作,维持患者呼吸道的状态,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出现感染问题,从而避免患者出现放疗不良反应【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的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在调强放疗期实施早期持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放疗不良反应,有必要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亚瑾,张学渊.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及切口感染的防治策略[J]. 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7):29-31. 
  [2] 高英恺,张凤英,王树勇,等. 喉癌及下咽癌手术后咽瘘的治疗及预防[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2009,23(6):21-23. 
  [3] 田梓蓉,梁晶,李颖,等. 喉癌病人术后发生咽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 护理研究,2008,22(8):717-718. 
  [4] 许志辉,洪育明,梁振源.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2,18(4):275-278. 
  [5] 汤凌浩,王晓岩,洪岭. 高渗葡萄糖联合胰岛素局部换药治疗咽瘘的临床研究[J]. 临床误诊误治,2012,25(8):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