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2

书法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杨子萱, 申紫萱 ,武万滨,张昊杨

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摘要:随着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发布,书法教学重新获得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课堂中,唤起学生的书法学习热情,正确引导学生开启书法学习的大门,以及弘扬传统书法文化,既是责任又是使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分析当下学生书法学习现状后,笔者认为在美术课堂中,教学内容必须实现拓展,教学方法要生动有趣,教学过程要推陈出新。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书法学习的形式并开拓多样化的途径。

关键词:书法;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书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文化财富,在艺术文化领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孩子对书法的学习没有耐心往往是缺乏对书法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对书法的兴趣,不妨从“激趣”的角度入手,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脱离笔墨,寻找新的形式,在有趣的体验中灌输书法艺术的技法与文化。文章对美术课堂中的书法兴趣培养作出浅显的分析。

一、学生书法学习的阻力分析

(一)兴趣减弱,不能坚持

当代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优越,特别是独生子女,备受宠爱。这从客观上来讲,家庭的溺爱增加了孩子的依赖性,减弱了独立性,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并非完全有利。书法艺术的学习被赋予如同其他课业一般的性质,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即使是对书法有兴趣的学生,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完全投入到书法学习中;绝大部分学生出现抗拒软笔书法学习的现象,觉得随带笔墨不方便,何况练字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觉得练成之日遥不可及。

(二)居功自傲,沾沾自喜

部分组织和书法培训机构为了谋取经济效益或是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对外宣传各式各样的少儿书法比赛。许多学生学习书法不久便屡获佳绩,在这之后,学生往往会满足于现状,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且不说如今除了权威组织举办的赛事之外还有多少书法赛事公平而真实,哪怕踏上了“获奖专业户”的道路,学习书法的动机也从一开始自发的兴趣慢慢变味了。我们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常说的为了写作品而写作品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学生如果失去了对学习书法的新鲜感,对书法的兴趣也就渐渐降低了,书法水平也会受到影响。

(三)见异思迁,不够专一

的确有的学生从开始接触书法就表现得十分感兴趣,并且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很强。这样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入门,用不了多少时间软笔的书写就能有模有样。但有时由于过度活跃,对其他的新鲜事物也抱有兴趣,于是三心二意,对书法的学习便不能一直坚持下去。

二、基于兴趣的书法教学策略创新

(一)追本溯源,拓展教学内容

书法的境界,不仅是心灵的净化,而且还是心灵的深化。书法的审美是有时间和空间局限的,古人和今人对书法的认识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书法的审美对于学生学习书法也是至关重要的,书法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美、欣赏美,关注学生对某一书法内容的审美理解,每一位学生的审美意识必然大不相同。同学们相互交流有利于通过欣赏发现书法之美推动创造美。在引导学生学习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时,可以首先引入颜真卿的生平,简单地阐述唐代颜真卿所处的时代背景,在课堂上渲染浓厚的学习氛围与环境,巧妙创设情境。之后可以例举颜真卿“黄泥习字”“慷慨赴死”等故事来还原颜真卿的性格特点。分析《祭侄文稿》的社会背景并解释其中的内容,结合学生对作品笔墨的观察,领悟作品的审美特征以及作者的人格之美。

(二)跳出结果,创新教学过程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同时书法也是抽象的艺术。书法教学内容普遍关注笔法、技法、字形结构,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因此停留在了这一层面,课堂的教学过程也始终如此。要想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提升书法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与挖掘。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书法教学的目的。但笔者认为,书法还是可

以利用一些其他表现手法来体现书法艺术的某一要素,这样能开放教师的思路,拓展教学的手段,不断的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把生硬的理论讲授变得可观、可赏、可玩、可悟。当下生硬的书法教学模式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残酷的,在多人班级授课制下,几乎很难看见班级学生的个性与成长呈现。书法教学在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共性的同时,也要突出字体、书体的个性,突出学生个体审美取向和生理表现的个性。《新“福”时刻》一课,主要是学习“福”字的写法,学生可以通过所不同材料将“福”字表现出来,教师首先讲述中国的“福”文化并提供十余个篆隶楷行草风格迥异的范字,让学生观察,自行挑选出各自感兴趣的“福”字,再结合能使自己觉得幸福的福字进行“福”字创作。学生的思路可立刻被拓宽,书法课也不再局限于墨迹书写,学生们有的进行刻刀雕刻,有的采用剪纸镂空,有的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他们选择的表现方法以及创作的方向与每个人的性格特征相一致,这恰恰顺应了孩子的审美价值取向和个性表现需求。

(三)走出课堂,延伸教学空间

几乎所有的课程都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模式,书法的教学也不例外。但是课堂教学不可能是书法教学的唯一形式。有人说:“教师是牧羊人,应该把学生带到水草丰盛的地方,让他们自由觅食。”把孩子关在教室里,虽然能够教出乖巧的学生,但是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视域变得狭隘。把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放出去或许会收获另外一番效果。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事物感兴趣,才会

移情于物。作为教师,应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大数据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已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所以教师在运用过程中不仅要开展课堂教学,还要实现对教学空间的拓展和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去搜索经典的书法作品或者网络教学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搭建书法博物馆学习平台,供学生下载资料和学习分享。借助丰富的资源优势,为“虚拟游学”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3

[2]刘琴.“格”与“调”: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的应然视角[J].大众科学.科学教育.2018(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