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 45098119891005****
摘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不断强化生态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构建策略,表明规划导向从城市扩张到生态约束的转变。传统上生态空间主要包括以公园、绿廊等构成的绿色空间以及河流、湿地等构成的蓝色空间。当前气候变化导致水灾害成为城乡国土重要的安全威胁,由此形成了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应对水灾害的策略与方法,河、湖等蓝色空间及其与绿色空间的结合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蓝”“绿”空间体系的各自构建与相互关联,是实现生态理性、城市灾害系统治理的基础,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蓝绿空间;空间模式
引言
蓝绿空间通常指城市规划中蓝线与其邻近绿线共同构建成的空间,空间内蓝色要素主要包括河道、湖泊、湿地等地表水体,绿色要素主要包括绿道、林地、公园等。目前国内对蓝绿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蓝绿空间规划策略,如陈竞姝从韧性河流角度提出河流廊道的韧性框架实现蓝绿空间的整体化;谢家强等从生态修复视角提出生态基底保育与城市自然融合的蓝绿空间规划理念;卞坤从城市双修视角探讨滨水空间优化发展的规划策略。
1蓝绿空间
在字义上,国土空间中的“蓝绿空间”是蓝色空间和绿色空间的总和。在相关概念界定中,蓝绿空间一般被定义为城市中各类水域、湿地、绿地等开敞空间所构成的空间系统。传统城市规划中蓝绿空间通常以绿色空间概念出现,水系等蓝色空间被融入绿色空间之中进行表达。对国土空间中蓝绿空间概念的解析,首先需要界定“绿色空间”与“蓝色空间”各自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界定蓝绿空间作为一种集成概念的含义。本文所讨论的“绿色空间”涵盖国土空间中所有人工及自然开放空间,包括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中的农田、山体、森林、草地等,以及城镇空间中的公园、防护绿带、公共开放空间等,其类型划分在技术层面一般认为可分为自然与人工环境协调型以及自然环境主导型两类;而对“蓝色空间”的定义则不同于传统的城市水系概念,是由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滩地、沼泽等不同形态水体构成的复合水体空间。本文研究的蓝绿空间从概念定义来看,是“绿色空间”和“蓝色空间”集成与耦合模式下的混合空间,这一空间一方面是“绿”“蓝”两个空间在物质空间的集合,另一方面是超越二者独立状态之下,具有特定的自然、经济与文化等多种效应的混合型生态空间。这一空间不仅是国土空间规划中自然资源保护的核心空间,也是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
2多尺度的蓝绿空间模式
2.1宏观尺度
全域蓝绿空间资源梳理与管控在蓝绿空间保护格局实现方面,聚焦蓝绿空间要素的全面梳理,实现包括农业空间中耕地资源、生态空间中水资源和湿地以及森林资源、城镇空间中公园与绿地等四大类蓝绿空间资源的系统整合。在管控方面,耕地资源对应基本农田保护线,水资源和湿地以及森林资源对应水域蓝线与生态保护红线,公园与绿地则对应城市绿线。以此,确定自然资源保护底线和建设利用上限,构建综合性的蓝绿空间底线管控,保障由山川、林草、湖沼等蓝绿空间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安全。
2.2蓝绿空间安全格局构建
在蓝绿空间资源梳理基础上,国土空间全域保护格局形成的基础在于以控制和连通方式构建以保护为主的生态安全格局。在管控上,识别生态敏感区如一级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重要区域,并对其进行最严格的保护控制,保证生态系统的原生性,保护生物栖息地的完整性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对于较重要的蓝绿空间如生态廊道和生态要素则进行识别和分级管控。在连通方面,遵循“外部连通内部、内部构建网络”的原则,构建连续和完整的蓝绿空间生态网络,以实现国土空间资源要素配置的生态效益最大化,最大程度发挥蓝绿空间的生态协同作用。因此,蓝绿空间安全格局的构建需在严格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重要生态要素的基础上,强化生态要素即源汇之间的连通。在具体的空间模式方面,蓝绿空间的集聚与连通为安全格局构建的两种重要空间模式。
3蓝绿空间指标体系构建
3.1水面率指标
蓝色空间指标体系的核心是水面率指标。水面率是反映水域的一种直观形式,而水面率的控制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区别于绿地率的普适性,水面率指标必须在保护原生水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水生态、水安全的需求,针对具体的水文分区进行研究,其指标设定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水面的多样功能和生态、经济价值,并形成如类比法等对应的推求逻辑与方法。在具体应用方面,作为水体面积的总体控制指标,水面率不仅具有总量控制的刚性特征,同时也预留了水体选址与调整的弹性。《城市水系规划规范》针对不同地域分区提出了理想的水面率值。对于实际场地的水面率计算,可以集雨区域为研究范围,一方面从水安全防洪调蓄角度,以河湖水系的水位涨幅作为控制性指标,推求满足径流控制要求的水面率下限,通过各雨水管控分区水域面积的计算为城市水面规划提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从水生态角度,综合考虑生态水位、水质保障、环境容量等因素量化计算城市雨水管控分区的水面率值域,以河湖换水周期为控制性指标,建立换水周期与水面率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水面率上限,避免由于水面过大、换水周期过长导致的水体恶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
3.2连通度指标
在景观生态学中,连通度主要指廊道、网络或基质在空间上的连续性,或景观元素在功能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程度,在景观规划中则指生态廊道各点的连接程度。对于廊道而言,连通性越高,廊道的五种功能就会发挥得越明显。蓝绿空间廊道以河流廊道为基础,则其连通度指标首先与河流廊道的连通度相关。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水系格局与河道连通性联系密切,河道连通性决定着水流的自净和纳污能力,影响水体河流的源汇作用和蓄滞洪水能力,进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和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从规划角度出发,连通度反映水流连续性和水系的连通情况,影响水流流速与流量,这一过程还可能会对生产生活供水量、局部生态水循环、局部小气候、城市水环境、人居环境等产生影响。
3.3蓝线控制指标
蓝线是城市规划的控制界线之一,一般称为河道蓝线,即城市各级河、渠道用地规划的控制线。对于不同性质的河道,其蓝线控制范围也不一样,主要包括河道水域、滩地、沙洲、岸线堤防等,以及在河道管理范围外侧因河道拓宽或整治、生态景观完善等目的而规划预留的河道控制保护范围。蓝线控制对于保证水面率、确保防汛安全起到控制性作用。
结束语
生态优先战略是我国在新时期历史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愈加显著,传统生态规划讨论中水要素缺失以及蓝绿空间要素耦合关系的缺乏所引发的各类城市问题逐渐显现。因此,最新规划实践中对蓝绿空间的关注程度不断上升,但关于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相互融合、整体构建的研究尚有不足。本文通过探索蓝绿空间在多个规划尺度上的空间模式,逐步完善其技术支撑及耦合性策略,进而使蓝绿空间成为生态战略实施的关键一环。
参考文献
[1]张亮.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与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8:1-2.
[2]李彤玥.韧性城市研究新进展[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5):15-25.
[3]周聪惠.复合职能导向下城区蓝绿空间一体调控方法——以东营市河口城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9,35(11):30-35.
[4]陈竞姝.韧性城市理论下河流蓝绿空间融合策略研究[J].规划师,2020,36(1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