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3
/ 3

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

邹旭

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污染场地的污染状况和治理状况需要通过土壤监测点获得,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必须采取合理的监测点布置方法。本文对污染场地土壤监测点布置进行研究,分析监测点布置的作用和主要内容,研究监测点布置的原则,总结目前监测点布置的常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通过研究,帮助工作人员采取更为高效、准确的监测点布置方式,有效监测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的状况。

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

引言:很多城市转型后,工业产业大量迁往其他城市,由于过去采取粗犷式发展,很多工业用地都存在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必须开展污染场地的土壤治理工作。为了选择有效的土壤污染治理策略,以及对治理中、治理后的土壤污染状况展开跟踪,必须针对污染场地布置土壤监测点,而监测点的监测效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则取决于监测点的布设方式。

1 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布置作用分析

1.1 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布置必要性

监测点能够对监测点所在位置和周围的环境情况展开监测,环境监测人员利用监测点的数据能够分析当地土壤的污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土壤污染治理措施,避免环保工作中人力、物力的浪费,在低投入的情况下获得最好土壤环境治理效果。土壤监测是一项长期工作,监测点的布设为长期土壤污染情况监测提供了条件,不仅可以确定突然污染情况,也能对土壤的治理情况展开长期跟踪,分析土壤治理措施、技术的应用效果,根据治理情况调整环境保护策略;完成土壤环境治理工作后,通过监测点也能保持对后续情况的监控,继续跟踪当地土壤状况的发展,及时对出现的土壤污染问题开展治理工作。

1.2 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位布置的重要性

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地区的土壤都在面临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在工业种类、技术发展水平、地区经济状况、人们生活习惯不同的情况下,所导致的污染问题、污染物质、污染程度、污染影响后果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土壤中的污染物质超标,必然会影响人们的饮食、饮水安全,也会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必须布置土壤监测点确定土壤污染状况,根据监测结果选择有效的管理模式。土壤污染情况的不同,使得所选择的监测点布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监测点必须契合当地的土地结构、地层结构、污染分布状况,以获得正确的监测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取规范化、科学化的土壤监测点布置方式,才能为环境治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所以,针对污染场地土壤的环境修复,开展监测点布置是工作的前提和关键。

2 土壤环境监测点布置内容

2.1 背景点

背景点的特点在于人类活动对这类点位的影响很小,这些点位的土壤组分构成、各种元素的含量能够体现自然条件下土壤本来的情况,研究人员和监测人员可以使用背景点数据和受污染区域的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和确认土壤受到污染的原因,也能在土壤环境治理后期,作为治理效果的参考数据,帮助环境管理人员制定土壤恢复计划,评价土壤修复效果。

2.2 基础点

基础点的布设工作是在已有的各种土壤类型基础上继续设定点位,进行环境监测工作,通过基础点和连续的环境监测工作,可以比较准确和系统地了解受污染土壤的具体情况以及开展环保工作后土壤的环境变化状况,能反映土壤中各种环境状况在前期和后期的变化情况。根据基础点的监测数据,工作人员可以确定土壤的具体状况,针对污染提供控制对策,并直接分析污染控制工作后土壤的变化情况。

2.3 监控点

监控点是指一些敏感的位置,以及导致土壤受到污染的污染源,通过监测点的环境数据变化,管理人员可以对土壤的变化情况、当地污染情况展开监测,尤其对可能出现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等比较严重污染问题的位置进行监测。通过监控点,能够对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厂房周边的土壤进行监测工作,实现对土壤状况的实时监控。

3 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的布置原则

3.1 保证布置的和可行性

目前有很多不同类型布点方法,每一种布点方法都有对应的应用范围。为确保布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布点工作开始前需要调查现场的建筑分布、交通情况、污染情况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布点方式,提升数据的有效性,避免后期工作受到影响,防止由于布点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土壤采样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3.2 持续性原则

对土壤污染情况的监测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因此选择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方法是否具备持续性,确保能长期对土壤状况进行监控。在布置监测点时,也要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选择布置方法,同时也要建立针对现场监控的风险因素控制机制,保证长期监测的稳定控制。

3.3 全面性

由于区域的土壤污染状况有很多不同类型,所以布点方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保证对当地监测的效果,需要全面考虑后续治理、污染面积等方面的因素,结合不同区域的监测布点需求,建立具有全面性的布点策略,给土壤污染治理提供有效的数据。

4 污染场地环境土壤检测点位布设方法

4.1 随机布点法

如果污染场地的面积比较大,则使用随机布点法可以快速完成布点工作,也能获得比较好的监测效果。大面积的污染场地内各项建筑物和构筑物存在功能分区时,范围内的土壤会存在迁移的情况。在布设监测点时,应该考虑当地污染的实际情况选择随机布点的方式,确保土壤采样结果可以充分反应当地的污染问题。选择网格系统之前,应该确定合适的网格密度,一般现场的网格都要有相同的面积,然后再以随机布点的方式进行采样,选择布点的网格。随机布点法使用时,采样点需要在网格中央,能够保证网格的精确性和科学性,提升监测结果的精确性。有些现场的面积较大,导致网格会有极大的面积,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网格的再次划分,之后混合监测网格内各个点,并以混合监测为主要的监测结果。

4.2 分区布点法

在进行污染场地土壤监测点位布设的过程中,分区布点是一项应用相对较少的布点方式,该方法一般使用在污染面积比较大、已经形成明确的功能分区、有着良好原始土壤状况的污染场地。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在布点之前了解场地内的污染种类、污染途径情况,布点位置和方式都要严格选择,保证场地内的不同污染情况都有合适的监测布点。布点过程中也要根据场地原有的分区情况进行分区,而且分区的方式必须合理,避免出现过于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分区监测的工作中,对于监测深度相同的区域工作人员应该进行统一的划分。如果发现当地的污染情况比较复杂,面积超出监测设备的范围,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工作,保证有效的区域控制,有效控制监测区域。对外围污染场地的情况,也要通过取样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选择采集点布置方法和纵向采集点的布置方式,保证纵向采样的效果,形成最合适的监测点系统,对区域实现有效的监测[1]

4.3 系统布点法

进行系统布点的工作中,开始布点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污染情况和污染源,然后选择合适的网格密度。系统布点法所选的网格包括方形、三角形网格,布点时需要遵守系统性布点、全面性布点的要求,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网格的划分,然后根据目标的实际情况,进行土壤的取样工作和监测点的布设工作。系统布点取样工作中,如果布点的区域已经确定,针对选定区域的每一个网格都需要设立合适的取样点,而且要确保取样点在网格的中心。有些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网格面积过大的情况,对此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现场的污染状况进行网格的进一步细化,然后继续遵守在网格中心进行取样的原则设置检测点。与其他布点方式相比,使用系统布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监测设备数量更多,会经过比较繁琐的布点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在合理使用系统布点的情况下,可以对当地土壤的情况进行准确的把控,对土壤环境的治理工作帮助巨大。

5 污染场地监测点布置要点

5.1 做好监测布点的区块划分

进行区块划分时,不能简单地根据面积进行划分,而是要以场地不同区域的功能作为划分标准,解决不同功能下污染情况不同的问题,使同区域内有尽可能统一的污染状况,展现功能对污染的影响。为此,需要在开展区域划分之前进行土壤污染状况的勘察,结合现场情况和区域划分需求进行拆分。现场可能存在由于特殊原因难以进行区域划分的场地,可以根据调查结果使用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进行划分,确保划分的合理性和效果。同时,区块划分时也要充分考虑已有的边界作为划分依据,并且确保划分的区域都属于规则形状,并且在同一块区域内保证同样深度的土壤归类。

5.2 监测点网格布局

监测点的网格布局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场地的条件,包括当地地形状况、可能产生较高污染位置的分布状况、当地面积、检测结果等等,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监测点布置的影响,合理选择网格密度,确保布点方式的有效性。对于特殊情况,网格可以设置为特殊的多边形,可用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和矩形等。如果场地的面积较大,应该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完成初步分析后,优化对网格的划分方法。使用随机布点方法时,应该在区域内建立网格面积相等的网络,然后在网络中选择网格设置采样点。确定布点数量时,要根据场地受污染情况分布状况的测量结果,以及当地场地大小情况[2]

5.3 监测点的纵向布设方法

监测取样时,不仅需要注意场地内监测点的平面布设方法,也要在不同阶段针对场地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纵向布置。土壤具有分层的特性,对此需要针对不同土层布设采样点。进行表层土壤采样时,常用的土壤采样方法都能保证比较好的采样效果,但是纵向布设监测点时要考虑千层特征和土层深浅之间的差异,采取不同深度范围多次取样的方法。对深层土壤应该使用纵向分层法,在不同土层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确定采样深度时,要综合现场的污染物种类、土壤受到污染的程度、污染作用范围、土壤性质等等做好监测点的优化工作。不同的地块、监测项目中,要根据要求确定分层间隔。

结束语:监测点布置的合理性将会直接决定土壤监测精度和质量,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适合的监测点布置方式,遵守监测点布置原则,合理控制监测点布置范围。布置工作开始之前,工作人员应做好现场环境的监测,以确定合适的监测点布置策略,获得污染场地土壤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雷国建,文波,李栎,彭轩,刘朝,杨广超. 某矿业企业遗留重金属污染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J]. 湖南有色金属,2021,37(01):63-66+76.

[2]简彦涛,齐劭乾,丁梓峻,马迎雪,王丹丹.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监测布点布设及检测质量的提升[J]. 化工管理,2021(1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