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方法论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8
/ 2

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方法论述

何学军

身份证号: 32128319890905****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化,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单项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效益性,成为实现工程造价审计目标的重要因素。新时代下为促进工程造价审计的持续发展,以科学有效的全过程审计为基础,对审计单位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现阶段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进而促进工程审计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控制方法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不足的归因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审计目标,造价咨询企业需对项目准备、建设和结算整个流程采取一定的审计措施和方法。经过对有关全过程审计涉及的文献进行查阅,并结合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发现在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均易遇到一些共性问题,经归类,将这些问题汇总如下:

1.审计人员的不足性,专业知识不足,工作经验不够

全过程跟踪审计需要掌握项目的设计、招标、施工和竣工结算等每一个流程的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必要时还需要参与工程项目管理决策。然而,仅凭单一的专业知识和少量的工作经验很难实现有效地全过程跟踪审计,且遇到特别专业的知识或者因机密性强而无法直接参与了解时也只能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口头或书面说明得出结论,给全过程跟踪审计带来难度和风险。很难对每个工艺流程跟踪审计得足够清楚,更难做到完全参与每一个实际项目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质量。此外,工程项目审计时由于整个工作流程太长,涉及知识领域太广,参与跟踪审计的人员很难抓住每一个重点环节,影响审计质量。

2.审计模式的滞后性,审计力量有限,审计风险增大

全过程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设计到结算阶段所有事项进行跟踪监督、实时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跟踪审计。审计开展进程中涵盖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因而需保证具有足够的审计力量和专业能力,以满足全过程广泛且专业的审计内容。然而,受个人知识面局限性的影响,很难做到所有审计人员在掌握最新的审计技术手段和拥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的同时,还能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面。因而,在自身专业程度、审计能力受影响的前提下,仍然采取传统的“上审下”审计模式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风险必然增大,审计效果必然受影响。因此,能否达到全过程审计目标效果,改善审计模式,是影响全过程跟踪审计效益,降低审计风险的关键环节。

3.委托机制的局限性,收费不规范,审计质量难保证

进行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时,通常需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协审。而无论是通过招投标还是自主选择,委托方在进行选择审计机构和人员时,往往将成本作为第一考虑要素。此外,除了政府部门或非民营企业有硬性要求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审计单位,民营企业通常会自主选择审计机构,而往往民营企业考虑到费用问题,不愿付出太多成本进行审计。此外,很多民营企业直接通过转介绍或者委托熟人机构的方式进行审计,致使审计质量更难得到保证。因而,为了更好地实现全过程审计的审计目标,提高审计质量,改善审计委托机制是重要因素。

4.审计环境的制约性,法律不够详细,技术手段落后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数量逐渐增多,工程绩效性的目标逐步提高,对审计法律、政治以及社会等审计环境的实时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法律方面,由于审计监督缺乏法律层面的保障,监督内容和范围约定不够详细,进而导致审计的实施效率低、不准确;政治方面,因为当前审计机关是向政府部门负责的非司法部门,因而再由审计机关审理政府部门很难保证其客观性和独立性;技术方面,无论是工程审计还是其他种类的审计,当前落后的审计技术手段已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和工程管理的发展需要,传统的证据收集渠道很难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滞后的过程监察方式更易影响全过程审计的效益性目标。

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方法

1.收紧入口,加强培养,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人员专业素质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从委托方和被审计单位的角度,在接受审计过程中应当主动拒绝专业知识不牢、工作经验不足或道德素质不良等任何表示缺乏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的因素,进而避免审计的实施效果不足。同时,作为人才单位,在选拔工程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人员时,基础审计人员应当具有较强的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且项目审计负责人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财务专业知识。另外,在培养全过程审计人员时,应当从人员专业知识、审计水平、工作经验、道德素质等多方面加强审计人才的资源整合和培养,解决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力量不足,进而保障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效果,提高审计质量。

2.提高力量,降低风险,改变审计模式

从审计模式方面,可以借鉴政府审计“上审下,交叉审”的审计模式,即由建设单位聘请工程造价审计作为统审,对各阶段各环节的审计工作进行整体统筹、跟踪、监督和评价,各阶段分别聘请审计机构进行阶段性跟踪审计,而审计人员在对相应阶段进行跟踪审计时应对工程建设各环节所涉及的计价、计量进行监督评价的审计模式。以此,增强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可行性,提高审计的深度与广度和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实现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审计目标,促进审计实现效果到位。

3.规范收费,保证质量,增强委托的科学性

在委托机制方面,因为投资单位、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工程造价审计的审计结果具有重要关联。在委托审计单位时,首先应避免成本低价原则、转介绍等可能影响审计效果的方式聘请审计机构,而应综合权衡筛选权威性高、独立性强的审计机构。其次,可通过建立委托审计动态沟通协调机制,改善审计质量的可行性,从而提升工程造价审计的实施效果。

4.发展技术,修缮制度,改善环境的合理性

对于审计环境,可从审计法律、政治和社会等多维度进行改善和提高。首先,法律制定机关应积极适应工程建设行业快速发展下的法律环境需求,及时更新更具参考意义的法律文件,完善并细化审计相关法律条例,增加审计的可操作性,进而更好捍卫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技术方面,将质量控制机制、业绩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网络化,加强大数据分析在审计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中的应用,增加数据同步通道,减少人为收集存储过程,进而提高对全过程审计相关审计依据的收集和相关文件的制定的及时性、有效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加强委托审计动态沟通机制建立的可行性,改善工程审计整体工作环境的可能性,进而提高审计的实施效果,促进全过程跟踪审计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在建设项目发展过程中,全过程审计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合理保证了项目的合规合理性,还提高了项目投资建设的效益性。在全过程审计发展的进程中,不但需要提高微观层面审计人员、审计机构自身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改善审计法律、政治和社会等宏观因素的问题。如此,才能有效促进全过程审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鹏.建筑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在建筑工程全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3):51.

[2]强云芳.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1):29.

[3]王蕾.造价跟踪审计在建筑工程全过程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7,37(8):95.

[4]强龙娣.造价跟踪审计在建筑工程全过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