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达拉特旗委员会党校 014300
摘要:新时期,党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时,为保证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则可以基于思政教育改革理念,尝试探索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融合路径,建构全新的党校思政教育模式,完成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增强党校学员的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统一党校学员的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传统文化;党校教育;思政;融合路径
引言:
从严治党的工作环境下,为充分发挥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效用,则需要对党员干部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通过党校的专项思政教育培训,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知,挖掘出党员干部的工作潜能。为实现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目的,则可进行传统民族优秀文化的渗透融合,以文化为抓手,以思政教育为载体,不断提升党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
一、融合意义
党校对党员干部进行专项的思政教育时,应当调动学员的主观意识,促使学员进行主动学习思考,有效提升党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为此,党校思政教育创新时,可尝试架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党校思政融合的教育路径,有效挖掘出二者融合的教育价值,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进行有效的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政认知高度,增强党员干部的文化自信与政治自信,实现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目标。
二、融合现实路径
(一)以学思兼顾为思想指导
党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时,为保证党校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时,应当契合习近平总书记的会议讲话,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政教育营养,不断提升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党校思政教育的学员具有一定特殊性,党员干部以学员的身份进入党校学习,提升自我的思政认知高度、政治觉悟、思政理论知识。党员对学员开展思政教育时,应当以学思兼顾为工作指导思想,突出“学习”与“思考”,避免个别学员囫囵吞枣地学习,不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影响到党校思政教育工作效果[1]。
笔者认为,为实现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目的,则需要不断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二者融合过程中,应当秉持反对教条主义、虚无主义的思政理念,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吸收,挖掘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促使广大学员进行思政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学习,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实现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战略目标,使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成为时代主旋律,全面推动社会民众精神文明建设,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影响力。
(二)以教学辩证关系为引导
党校对学员进行思政教育时,应当对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深入论证,以教学辩证关系为引导,突出学员思政学习的主体性与独立性,满足每一位学员的思政学习诉求,体现出党校思政教育的民主性。通过对古人的教学辩证关系进行解析可知,韩愈提出的教学关系“传道、授业、解惑”,即每一位个体,在掌握专门的技术与能力后,都可成为教师。孔子提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简单地论证了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则需要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而提升自我的综合学习能力[2]。
在实际党校思政教育创新时,应当以教学辩证关系为引导,契合每一位学员的思政学习诉求,采取全新的思政教育工作对策,保证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与此同时,在学员思政学习过程中,可鼓励学员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并开展针对性的专题思政课题研究,充分挖掘出学员的思政学习潜力,完善学员的个人修养、思政理论,提升参训学员的政治觉悟与思政认知高度,为今后实际工作开展中,贯彻党中央的精神与会议思想提供保障。
(三)以知行统一为教学核心
党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时,应当突出知行统一的教学核心理念。因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过程中,知行统一始终是马克思主义认知论的基本问题,也属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思想内核。在知行统一的思政教育思想指导下,促使学员进行思政学习过程中,应当不断拓展新的认知、实践探索、体验思考,完成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内化吸收,有效提升党校学员思政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全新的思政观点与理论,都应当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检验思政观点的可行性,以及思政理论的真理性。由此可见,在党校思政教育时,不可始终停留于理论研讨教学工作阶段,应当鼓励学员进行实践探索,并在思政实践求知过程中,完成思政的实践与认知的统一,有效筑牢学员的思想政治堡垒,坚持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不断推动党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四)吸收谦恭礼让的哲学
为保证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则需要选择合适的融合载体,将中华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到思政教育工作当中,促使党校学员完成文化继承与思政学习,充分发挥出二者融合后的教育价值与文化影响力。如在党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时,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谦恭礼让美德进行吸收,营造良好的党校思政教育氛围,使得学员交流沟通过程中,始终秉持谦逊的态度、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恭敬礼貌,体现出每一位学员的个人修养与仁爱精神,不断熏陶党校学员的思想政治意识,为党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
[3]。
(五)树立自强不息的态度
党校学员作为基层工作的主力军,应当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时,基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促使党员干部树立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并将其合理渗透到日常工作当中,树立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在基层形成联动效应,有效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身价值点,体现出自我的工作价值与生命意义。由此可见,在实际党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时,应当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党校思政教育工作预期效果。
(六)传承克己奉公的精神
廉洁奉公、严以律己、遵纪守法,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基本准则。在实际党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时,应当对传统文化中的“克己奉公”精神进行传承,秉持人民公仆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体现出党员干部的初心与使命。与此同时,在实际思政教育时,应当树立集体主义精神,认识到集体主义的荣誉感与归属感。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以集体利益为核心,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与此同时,党校教育时,应当倡导学员吾日三省吾身,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才可保证思政学习的有效性,实现党校思政教育的文化渗透目的[4]。
三、结束语
综上,笔者简单阐述了,党校思政教育工作,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合的现实路径,旨在说明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党校作为党组织人才培育输出的核心机构,为充分发挥出党校思政教育工作价值,应当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汲取其中的文化精髓与内核,发挥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时代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小祥.浅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06):7-8.
[2]贺才乐,张华.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1):107-111.
[3]邢瑞娟,杨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解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9(03):101-105.
[4]李同果.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20,22(02):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