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语”之品质,现“用”之智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重“语”之品质,现“用”之智慧

沈佩

溧阳市外国语小学 , 江苏常州 , 213300

【关键词】情感滋养 立意温度 精神烛照 立意高度 思想超拔 立意深度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笔者认为“语”和“用”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语”中山重水复的体验思索,怎会有“用”时柳暗花明的探骊得珠?没有“语” 会当凌绝顶的高度,又怎会有“用”时一览众山小的广度呢?那如何才能让“语”随风潜入夜,助“用”细无声呢?

(一)“语” 之情感滋养与“用” 之立意温度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鲁迅说:“创作原本根植于爱。”苏霍姆林斯基道:“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所以唯有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为“用”提供不竭的源头。

《最后的姿势》一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赞颂了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但读完整个故事我们却并不能只停留在“大爱无私”这一层次,该文也是对“责任”的最好解读。

地动山摇那一刻,谭老师跑得出去吗?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却把自己永远留在了黑暗之中。明明可以选择逃,他却偏偏选择护,那是因为他的名字是——教师。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形象,在每一个人心中定格,成为永恒的瞬间。那一刻,谭老师成就了自己人性中最高贵、最灿烂的那个部分——责任,而他因此也付出了代价——生命!

那一刻,学生流泪了!不是同情,而是敬意!

王崧舟说:"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看上去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读出来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歌。”读着谭千秋最后的姿势,脑中浮现出一幕幕悲壮的场面,学生对无私和大爱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内心在那一刻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者把情感融于文字,我们从文字中触摸温度,从温度中感悟生命。情感积聚喷薄欲出为此而提笔,写作就是敞开心扉,绝对坦白,“为情而造文”,“情动而辞法”,“情”是学生写作之源。这一点,学生在“语”的品读中,在情感的体会中,自然而然悟到“用”的要领——只有情感的丰富滋养,文字之花才会真正绽放。

(二)“语” 之精神烛照与“用” 之立意高度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没有精神的烛照又岂会有言语世界里立意的高度呢。从根本上说,言语和精神是同构互生的。

《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估计每个孩子都是耳熟能详,我们对它的解读也似乎只停留在: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就是那只美丽的白天鹅。可如何才能从丑小鸭幻化为白天鹅呢?对此,作家梅子涵有过一番充满诗意的阐释:

丑小鸭变成了一只天鹅,首先在于他逃离了鸭场。面对鸭场里一天糟于一天的生活,他只能惹不起还躲不起了。他“飞过篱笆”,飞过篱笆对他的一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是一个转折。否则他会一辈子待在鸭场里。看别人的脸色,听别人闲言碎语,让别人推一把,啄一下,说你长得这么丑。道路在篱笆的外面,又通向了后来的湖。在湖上,小鸭有了施展的机会,有了表现自己的本性、自己的真正的身份、自己的美丽的机会,因为他的同类们就在他的边上,美丽的发现是需要印证的。

美丽成了丑,是由于篱笆的限制;丑成了美,是由于走出了篱笆。

“文以意为主”。梅子涵的解读,不仅仅是丑小鸭这一经典文学情景的形象再现,而且也是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对丑小鸭的传奇命运作出了更深层次地理性的阐释。这样孩子对丑小鸭的理解就不仅仅是停留在美丽的感动这一层面,而是深入到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一深层面上。如此潜移默化的“语”岂不是为“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就是文的灵魂。学生在“语”的解读中,水到渠成地提升了“用”的层次——精神的高度,决定着文字的高度。

(三)“语” 之思想超拔与“用” 之立意深度

没有思想的深邃,就不可能有文字的犀利;没有思想的宏阔,就不可能有文字的旷远。文字所趋,实乃思想引领。因此,纯粹的阅读往往是一趟思想的行旅、心灵的洗礼。

课文《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典故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就不难发现,仅仅将少年这一形象定格为“机智勇敢”是片面的。

其原文: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一个不在庙堂之上的少年,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一连转了三个早晨”,“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也毫不介意”为自己赢得讽谏的机会呢?

因为爱国,他才会为征战而忧;因为爱国,他才会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因为爱国,他才会晓之以理,大胆劝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不知名的少年在几千年前就为我们作了最好的诠释。

《螳螂捕蝉》是篇寓言,是一篇“大爱的寓言”,也是一篇“大智的寓言”。文中少年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晓以利害,说者不露声色,听有却步步入局,待时机成熟,权衡利害,道理不言自明。这是智劝,是曲劝,是巧劝,是妙劝,是语言智慧,人生智慧。

言语和思想,从来就是互为依存、实则一体的。由“机智”引申至“大爱”,升华至“人生智慧”,于学生而言,是一次次思想的拔节。“借一叶而知秋,以目传精神”,透过现象看本质,一路深入,不正是见微知著,用一滴水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芒吗?学生在“语”的研读中,顺理成章地挖掘了“用”的深度——文字的深度,实为立意的深度。

著名教育家成尚荣先生提出:“语文还要再语文一点,要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在读和悟、说和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融入言语表达过程中,从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用之用,从根本上说乃是生命之用、精神之用。就让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让“用”在“语”之熏陶下巧妙提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