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永平镇水稻稻瘟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1
/ 2

浅析永平镇水稻稻瘟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刘 会

景谷县永平镇农业服务中心


摘 要:通过对永平镇稻瘟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情况调查,深入分析影响全镇稻瘟病发生危害因子,摸清永平镇稻瘟病发生特点及其发病规律,并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发生特点,防治对策

永平镇位于景谷县城西南部,年平均气温20℃,的,年积温7153.4℃,年降雨量1450mm,海拔831—2304 m,全镇有耕地面积14.8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5.24万亩,旱地面积9.59万亩,有30个村及一个社区,45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69393人,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52元。2021年底,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5.6万亩,粮食总产量4.07万吨,人均有粮423公斤。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5%,现已发展种植橡胶0.34万亩,茶叶种植4.8万亩,甘蔗种植6.432万亩,烤烟3.73万亩。为永平镇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近几年来,由于稻瘟病的发生危害,成为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蔓延,笔者对稻瘟病在本县的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1水稻稻瘟病发生特点

1.1发病早,来势猛:近几年来,稻瘟病发生均以穗颈瘟为主,叶瘟的危害损失较轻,且穗颈瘟的发生直接造成粮食减产,损失十分严重。根据景谷县植保站稻瘟病测报结果,2018年叶瘟始见期5月20日,病叶率6%,病情指数65%,穗瘟始见期7月15日,高峰期在7月20-25日,病穗率50%,病情指数29%;2019年叶瘟始见期5月22日,病叶率4%,高峰期6月12日,病叶率75%,病情指数32%,穗瘟始见期7月10日,高峰期7月30日,病穗率35-55%,病情指数17-30日,2020年叶瘟始见期5月6日,高峰期6月12日,病叶率65%,病情指数25%,穗茎瘟始见期6月5日,高峰期6月20日,病穗率31.5%,病情指数16%;2021年叶瘟始见期5月10日,病叶率59%,高峰期6月15日,病叶率80%,穗茎瘟始见期5月26日,病穗率25%,病情指数10%,高峰期6月25日,病穗率55%。2021年水稻种植面积2.1万亩,稻瘟病发生面积0.23万亩,综合防治1.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0.5%,挽回产量损失153.2万公斤,实际损失29.8万公斤,按每公斤稻谷价3.2元计算,共挽回产值490.24万元。

1.2发病品种:近几年来,景谷县各乡镇种植的水稻品种都有发病,但发病程度有差异,根据多点调查,发病品种多为:优质稻滇屯502、2五优463、157、两优287、德农88。永平镇最高病穗率65%,病情指数25.6,损失率5%,威远镇病率31.5%,病情指数16.1,损失率5.5%,其他乡镇也有发生,因防治提早及时,基本挽回了损失。

2 发生原因

2.1 气象条件:温湿度和降水等气象因素对稻瘟病的初浸染和再浸染循环有密切的关系。温度主要影响水稻和病菌的生长发育,湿度则影响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浸入。单气温在20~30℃,田间湿度在90%以上,分生孢子最易萌发浸入。穗茎瘟的发生还决定于降雨的迟早和降雨量,在抽穗时,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则水稻抗病性降低,该病发生严重。

气象资料表明:景谷县2012年一2021年平均气分别为20.9℃、20.4℃、20.8℃、20.4℃;年降雨量分别为1117.91mm、1323.7mm、1331.7mm、13l4m m。

2.2病源条件:稻瘟病是永平镇水稻生产上的常发病、多发病,各类型品种均有不间程度发病,尤其是本地自留种,种子和病残体带菌,为大田瘟发生带来了充足的的菌源。

2.3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技术与稻瘟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合理的栽培管理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否则能促使稻瘟病的发展,其中以施肥和灌溉最为关健。多年调查结果表明,偏施氮肥,少施磷、钾肥,并且施氮肥偏迟的田块发病较重,没有及时晒田,长期深灌的田发病也较重,冷浸田以及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的黄粘土田,也易诱发稻瘟病的发生。近两年来永平镇把水稻高产栽培旱育秧、水稻高产创建作为水稻丰产的重大科技措施来抓。

3防治措施

防治稻癌病应釆取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加加强肥水管理,实行保健栽培及尽可能的消灭初次浸染源,搞好测报工作,在关键时期及时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

3.1消灭病源:在病草、病谷上越冬的病菌,是发病的初次浸染菌源,要及时处理、清理和烧毁带病秕谷,病草垫牛栏的应充分腐熟后施用。

3.2选用高产抗病水稻良种,及时更换杂交组合D优系列,渝优系列的前提下,推广德优4727、宜优673、两优534等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力强,丰产性能好的品种,同时在收获时及时处理病谷、病草,不用病草催芽、捆秧把,避免病菌浸入大田蔓延。

3.3推广高产的栽培方法,合理密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以水调肥,重视叶面施肥,施足基肥,防止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如:草木灰、火灰结合以水调肥排水晒田,减少无效分蘖,调节植物体内代谢机理,达到农作物健身的目的,海拔偏高、山区、山箐、冷水田,选用生育期短的品种,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调节栽插节今,避开低温高湿的气候,减少危害,使其充分发挥作物本身的抗病功能。

3.4重施基肥,早施追肥,N、P、K配合施用:即每亩用农家肥1500-2000kg作底肥,移栽时每亩用水稻专用混合肥把(N:P:K: Si=12:8:15:1)40—6lkg作中层肥,移栽后7—10天结合追施分蘖肥每盲施尿家5—10kg,冷浸锈水田再加施普钙15kg、硫酸钾和氯化钾5kg,后期视苗情和气候慎施穗肥,做到既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又避免用肥太多,出现“疯长”,使水稻在抗病较弱的分蘖末期、孕穗末期叶色“落黄”,增强抗病能力,达到到病轻高产。

3.5及时喷药保护:稻瘟病在阴雨连锦、光照不足、水肥掌握不当、氮肥施用过多和过晚等情况下易发生稻瘟病。在水稻分蘖至孕穗期,经常低温多雨易引起叶瘟,抽穗前期多雨易引起穗颈瘟,长期深灌、冷浸田、偏施氮肥等都容易引发稻瘟病。在水稻播种前按1克强氯精兑1斤水,浸1斤种子的比例,浸种12个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洗净,再催芽插种,可预防苗稻瘟和水稻恶苗病。在水稻移栽前3—5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克(1两),可预防苗叶瘟。在水稻拔节分蘖期,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团)时,可用40%稻瘟灵乳油或富士一号乳油30~50毫升,兑水60~90斤喷雾,可防治叶瘟。在水稻破口抽穗期,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2两),或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60~90斤(2~3背喷雾器)喷施,可预防穗颈瘟。同时,积极组建村级植保专业合作社组织,配备高效植保器械,提高稻瘟病防治到位率。


参考文献:

  1. 岩松、曾新荣 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防控稻瘟病试验初报(J) 云南农业2017(2):49-51

  2. 丁家盛、刘宏珺、赵保国 浅析德宏州优质杂交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J) 云南农业2019(3): 54-55

  3. 艾爱明 浅析水稻稻瘟病综合治理技术 农家科技2018(55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