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新城域小学
【正文】语文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具的学科,对小学生的成长以及将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的诵读能力尤其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经典诵读,不但能够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同时,能够更好地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例,针对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经典诵读 多媒体 资源 主体性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语文课程标准》也登上了中国教育界的时代舞台,各学习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随之升级改变。语文作为占据小学生学习首要地位的学科,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我国教育除了要求教师教授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以外,还要求教师增加对培育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视。研究表明,在课堂上引入经典诵读是帮助教师达到该教学要求的不二之选。
巧设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应用也日趋普及。由于多媒体教学具备良好的新鲜感和直观感,同时拥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时学生的兴趣往往都会比较高。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抓住多媒体课件的这些优势和特点,努力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学会设计趣味化的多媒体课件,比如引入卡通人物、选取精美背景图和插入相关诵读音频等,从而将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请出来帮助自己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这篇经典诵读诗篇的引入教学时,教师可以以该古诗的内容为基础,设计一个集美观与知识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可以选取一张明月挂在大海上空的精美图片作为课件的背景,将张九龄的卡通形象引入课件,并插入古诗的讲解音频,达成一个张九龄在向学生授课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插入关于此诗创作背景故事的影像,让学生们观看并从中获取知识。音乐是最能激起人的情感共鸣的声响,所以在课堂结束后或者在课件播放结尾,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歌曲,如九连真人的《望月怀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次感悟这首诗所表达的怀念之情。这样的一个丰富多彩又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必然会激发起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提高教师的经典诵读教学水平,增加学生的经典文化素养。
争取诵读资源,打造良好诵读环境
从“昔孟母,择邻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古语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因此,教师如果想要提高经典诵读引入水平,增加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与耐心,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努力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优质的经典诵读资源,打造良好的诵读环境。比如向学校申请下发经典诵读诗篇图书、组织学生开展爱诵读活动以及号召家长在培养学生经典诵读领域投入资源等等。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卡列姆的《善良》这篇经典诵读现代诗的引入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校申报场地和道具报销,然后根据文章主题,即“善良”,组织开展课外游戏活动。教师可将学生以抽签方式分为若干小组,然后通过接力的方式进行“解救天使”游戏。游戏规则如下,每组学生分为五人,第一棒的同学要答题获得种子传递给后者,第二棒的同学在收到种子后,要通过跳绳的方式获取化肥(道具)交给下一名同学,第三棒的同学在得到化肥(道具)后,要背诵出《善良》这篇文章作为咒语促使化肥挥发,让苹果树结果,第四棒的学生在取下苹果后以赛跑的方式去营救被困的天使(第五名同学),天使吃完苹果后即可重新获得自由。在比赛过程中,每两组同学参加一轮比赛,教师全程看护,在确保学生的安全下有序组织游戏环节。最终耗时最短的一组取得比赛胜利,获得向贫困山区的孩子捐献苹果的名义,而这些苹果的费用由学校报销。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诵读环境中,不仅锻炼了身体,学习了知识,还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果实的来之不易以及帮助别人的快乐,更好地理解了善良的意义。
支持自由诵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进行经典诵读引入课堂时,教师要始终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一人满堂灌”的机械化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时间和机会让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扮演诵读主角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其对自己的诵读能力的自信心,带动学生积极学习经典诵读文章。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这篇文章的诵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将讲台交给学生,首先让学生向同学讲解自己所了解的火烧云或者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后对于火烧云存在的自我感想,并且试着去和其他同学彼此分享经验。此外,教师可选取优秀学生带领学生朗读文章,为其增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如此一来,学生在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后,就会收获到满满的成就感,并且发现经典诵读中的乐趣,最后自然而然地增加了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和信心。
四、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情感
所谓触景生情,人们的情感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因此,当学生将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必须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以激情的状态进入学习。创造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一些生动形象的介绍、一首歌、一张图片、一段视频等等。美丽而精彩的导入可以让学生产生极其强烈的学习欲望;用动画或录像材料再现精彩的课文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音乐渲染气氛,能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扮演角色,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而引导学生续写的方式,可以引领学生对文章的感知得到延伸,孩子们的个性化情感可以得到尽情的表达。
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时,一开始我用一个课件展示了1994年1月17日凌晨发生在美国洛杉矶西北部的地震的悲惨场景,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桥梁倒塌,公路断裂,让学生们生动地感受到自然灾害的残酷无情,唤起了孩子们的同情心,为在地震中失去家园和亲人的人们感到无限的痛苦和惋叹。在课文的重点部分,通过教师配乐朗读的情境渲染,让学生想象父亲满脸灰尘,眼睛充满血丝,衣衫褴褛,浑身血迹斑斑,感受父亲的伟大。这样,一个永不放弃的父亲形象逐渐进入学生的心中,无限的崇敬之情在孩子们的心中油然而生。最后,老师结合课件讲述了汶川地震中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们通过课文的学习,认识到是“爱”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爱”演绎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作者想要表达的正是对“爱”的呼唤和赞美。最后,老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唤起学生对父母、国家和世界的爱。
总之,小学时期作为智力发展的萌芽时期,其教学水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小学时期的教学始终站在各界人士的关注点上。语文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具的学科,对小学生的未来身心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经典诵读,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中国未来在此领域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张春红.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5(27):38.
[2]何全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2):177.
[3]赵翠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5(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