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住区景观的转型思路与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8
/ 3

后疫情时代住区景观的转型思路与设计策略

1张 挺 2许 润 3赵衡宇

1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有限公司 310012

2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有限公司 310012

3湖北省生态环境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 430399

摘要:疫情对住区景观空间的影响是持续和必然的,即便在后疫情时代,健康意识的拓宽,人们生态观念的提高,住区景观建设如何更利于保护身心健康,集防御性、康养性、适应性于一体,从基于自然的高技术到源自人文的新建构,从宏观到微观的维度拓展,展示了景观新的转型需求和建设逻辑。

关键词:景观转型;后疫情时代;社会创新

引言: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城市空间的种种压力、困惑以及快节奏的生活,城市亚健康问题更加普遍。近些年来,城市病的发展,尤其是疫情的突如其来,影响了人类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每次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都会带来城市人居环境的深刻反思和重大转变,引发城市社会的创新,也会激发景观变革之探讨。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蓬勃发展,日益全面介入城市景观之重构,孕育新的理念。后疫情时代,社会创新引领智慧营造,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微观空间的城市住区景观转型变革也呼之欲出,新的设计模式推广的意义和价值将更加重要。

1.相关问题背景

景观概念,从美丽到健康的转变呼声日益突出。健康与生态日益成为新时代居住环境营造的主旋律,健康意识、生态观念,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推动了有关景观疗愈的研究,疗愈景观是在康复景观的基础上延伸发展出的概念。康复景观较为侠义,是在医疗空间中运用景观元素对人体的治疗和康复功能,在此基础上,疗愈景观承袭其理念,扩大了针对人群的范围和应用的场所,在生活工作中运用疗愈的要素,使参与者发生身体自体恢复,具有正向转化能力,提升空间使用者身心状态,尤其是,情感的康复性也作为研究对象,创造一个舒缓紧张、释放压力的环境,将成为未来住区景观革命与转型设计的必然趋势。

2.现代景观危机及其转型沿革

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已开始营建公共卫生设施系统,到清中叶人口增长,城市难堪重负,直至民国初年,中国早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卫生环境面临严重的问题。在此次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业界针对疫情中凸显而被忽视的的城市问题进行了讨论,尤其是城市“聚集”与“流动”之中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及其可塑性的问题。环境的密度、空间距离、生活空间隔离再次成为研究的焦点。

今天,虽然健康距离、心理疗愈等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被记载,但直到 20 世纪才被学者正式提出。值得注意的是,宏大的现代主义设计潮流也受到生态健康理念呼应与推动,如现代主义早期运动、芬兰建筑师阿尔托的理疗院设计等案例,表明现代思潮与建筑设计领域同样也在追求景观健康的品质道路上探索。现代主义中期,康普兰提出注意力恢复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注意力,不同心理属性的空间疗愈思想也被应用于实践。梧桐运动(Planetree)倡导医疗环境设计应当以患者为中心,更广泛的“以人为本”。20 世纪90年代环境艺术疗愈运动(Art-cart)则是在医疗环境中通过艺术作品改善患者的情绪,例如栽培等DIY园艺、衍伸理疗活动对其生理及心理进行调理,缓解社会的医疗压力日益风行。而这些景观风潮又更多地和景观的后现代理论相映证、叠合,显示出背后的社会人文价值诉求。社区复兴和康养、抗压等属性功能日益回归,

传统景观意义上的“界面”与“隔离”、“公共”与“私密”似乎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挑战。在疫情背景下,重新认知和发展适宜于中国城市住区空间单元组织观念和策略,建立空间规划体系“防御可变单元”成为新的可能。这种空间的防御性主要针对不同突发事件和灾害程度的弹性应对,增强社区规划,共同重启居民、社区的自组织功能;在这种背景下,住区空间应该更加关注患者、残疾人、疾病康复者等弱势群体,适合于各种人群自由活动与防护的观点,提倡移动IP和万物互联的区块链(IOT Blockchain),今后更需要将“可回溯性”和“可识别性”技术转向特殊群体的开发。

随着现代化发展,疫病的设计应对从法规、规划到日常生活不同层级展开。最早如英国19 世纪初颁布《霍乱预防法案》建立城市供水和下水道系统。另外,城市建设经历了从英国都市公园到美国中央公园,从英国田园城市理论到后现代生态景观的一系列艰难的探索和颠覆,其现代理论内核逐步转向正确的道路,即关于城市生态和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另外,作为后起之秀的设计学科开始越来越关注社会问题。以设计的方式介入解决社会问题,即社会创新(SocialInnovation)。曼奇尼认为社会创新是一种能够实现社会目标的新想法,认为协同设计是社会创新的必然要求。今天社会创新已经不仅仅是是一味良药,设计要从被动服务到主动积极介入社会变革,通过整合创新,创造新的社会关系或合作模式,增进社会变革的新动力。

3.设计新思路:适应模式切换的景观自组织

3.1 基于庞杂的城市环境,增加基层智慧化管理,能极速地改变聚集模式,切换物质空间的使用状态,以社区单元重建“安全-生态”城市景观体系。表现在社区层面就是基本的生态“基质”、平战结合的“廊道”、“斑块”等景观体系,以上需要配套为与紧急管理相协调呼应的景观系统。探讨城市景观与公共卫生健康的关联,景观从单一性向提升公共健康策略转变。在自组织模式下,期待公共卫生、共享景观与私有景观的新融合发展。

3.2城市景观更新的核心问题不在于新建而在于修复,或对现有资源的整合与复合型链接。社区生态修复活动与自组织完善机制表现出城市空间的韧性基质特征。链式景观的可达性系统,增强单元之间的连接度,也模糊了城市住区的边界。大量危机自救案例表明,景观流动性、可塑性策略,移动、充气和可变形的新景观空间模式,可提供移动式医疗救助空间,相比120急救等固化空间模式更有效果,能够在现场提供救治,压缩转移时间和缓解医院压力。

3.3可快速搭建安置空间,并提供简单医疗,对现有设备进行快速改造的设计力。需要对住区空间的使用进行新定位,对新材料、新体系、新构造技术进行整合,从应急设计衍伸各种新景观类型。这极度有赖于社会创新的自主建构与社区组织能力。重点之一在于如何更好地支持空间模式的切换,而不增加成本和空间冗余。对现有景观资源进行归类、整合、重组,在应急状态下从容、高效和创造性的转化。这些传统景观功能如何通过新型介质和载体进行“转型”“升级”和“迭代”,是研究的重点。

3.4 景观疗愈并塑造健康心理和群体意识。我国抗击疫情的发展案例与现状深刻表明,“体病相关”“体质可调”指体质具有动态可变性,疗愈景观可以有所影响作用,在中国的推行和发展尤其需要挖掘传统生态知识文化,景观疗愈设计亟待和中医传统文化深入结合,包括广义大类的传统体育项目等。现代疗愈景观的理念基础上可融合中国传统地域养生、中医五行等思想深入研究,从而发展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防御性景观。

4.阻隔扩散和传播的生态单元设计

4.1绿色新网络体系

首先,要建立保障城市生态安全,阻隔病毒扩散和传播的绿色屏障。基于传染链阻断的环境基础策略,基于主要类型传染病传染链的共同特征、环境诱因等,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环境卫生、生态系统和配套设施等展开研究。创新安全屏障,如防疫种植研发、水体自洁系统、中草药景观应用、绿色空间阻隔体系。基于“防疫评估——变化检测——环境控制”框架性应对策略的应用,可以在社区层面采用针对性生物防治手段与物理和化学杀灭手段双向微观举措,同时设计层面亦大有可为。

4.2 创新平战隔离空间模式,混合虚拟现实模式

在防疫问题背景下,我国的医疗水平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患者也不再仅仅满足于看病治病的基本需求,日益对医院、隔离区、疗愈区等特殊空间景观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新建医院大多按照现代化布局规划。赵衡宇等提出高密度人居环境尤其是高密度、高压力建筑环境的景观建设心理问题,高密度是我国当下大城市建设的主流空间模式,在“收缩城市”的趋势下,其发展也有逐渐放缓的可能,但如何促进高层户外空间及其环境行为与心理的优化研究仍然是尚待深入开展的重要问题。尤其重要的工作是从空间密度和社会学相互关联的层面介入讨论环境认知关系,并分析当前环境营造的问题所在。这些研究是基础研究,也是前沿研究,需要结合环境行为学、心理学等理论探讨多样化的空间疗愈对策与优化办法。

4.3 “无接触化”景观与新互动模式

社交疏离、社区“网格化”防控、新科技支持的“无接触化”,相比传统“时空连续体”,能支持当代人与环境之间面向主体的交互需求。疫情当下,网上打卡、虚拟社交、远程办公、云购物等宅居式“云生活”模式,对未来“去中心化”的城市景观改善提供新方向,提供了设计的无限可能。

如何为在住区景观中利用传感、交互、媒体和大数据,刺破传统建筑与风景园林学科的壁垒深入到日常生活设计需要智慧的转型。例如,防疫模式下如何构建无接触交通、无织点景观?如何在社区层面建构高效、扁平化的社会网络体?景观空间如何与之适应?从社会创新理论、设计学及其相关学科交叉的视角,对当下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永续发展之转型问题,提出新设计策略,通过压缩与迭代、整合与重构,从社会创新机制中增加城市景观的驱动力和设计力。

以上所需技术支持如对空间行为进行GPS技术分析与追迹分析、建模和演绎,通过标准偏差、聚类分析和显著性差异等方法,对住区安全的步行速度、接触停留时间、移动距离加以量化分析,并展开数据统计,直观、理性地便于发现规律所在;将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应用到城市景观研究中,建立后疫情环境专题地图等等。

5.转型视角下的微观疗愈景观

景观转型虽然亟待研究,但作为新生课题,缺少可借鉴资料,属前沿探索阶段。对象变动性强,涉及庞大且繁琐的数据收集。防疫的变控以及控制信度与绩效、选择合适调研对象等,虽然面对大量工作,但研究已经逐渐找到解决之途径。杭州泛华易盛景观设计公司也对杭州等地的疗愈景观做出了较好的推广实践。

5.1城市景观的转型与增能

疫情推动下城市环境需求的微观变革,发生多元的类型学转变。新健康理念下的多元营造方法 通过社会创新介入城市景观组织与模式切换,直面现代景观建设之形式主义沉疴。运用社会创新等新内容介入城市景观的转型,对空间、功能重新梳理整合,运用智慧营造的方式再创造。

5.2 新“软景”设计

疫情常态中,住区空间、特殊隔离空间、各种缓冲空间以及医院中有不同的使用者——工作人员、探访者、求医者、住院者,应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景观空间。例如医院中的冷色系墙面使人心情压抑,而自然光线、太阳光、绿植绿景可以缓解压力,因此,新“软景”设计也需要设计师重点关注。

5.3 构建住区“疗愈”环路

植物的多源选择,根据植物质感,人们在通勤和住区内漫步沿途摸手边的花朵、树叶,人触摸植物时,粗糙或光滑的质感会刺激人的感官神经,有心理保健功能。疫情风险下,环境难免含有病菌,保健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和杀死病菌,花果实香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对患者有益。空间功能设计尤其需要“五感”的设计,克服景观视觉导向的弊端。运用植物区保留了场地原有的植被,乡土气息、栖息动物的声音,均可融入日常活动路径中,以舒缓特殊时期、时段的压力。

5.4 设计支持人的日常存在:情感、意义与文化

自然环境中的身心培育场所也可以同时成为提升免疫力的模拟自然场所。“疏离景观 VS 新互动景观”正成为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利用新兴技术的空间组织形式,发挥景观疗愈性设计&新人文关怀的复合优势。面对“时空压缩”、“全景监视”等更多社会与伦理问题,城市居住空间景观的当代转型、社会创新与社会空间之重新整合具有重要的价值转向。

6.结语

今天,防疫环境的内涵逐步从医疗等特殊环境扩大到一般的人居环境,其受众也扩大到一般人群。后疫情时代下,城市景观急需转型,社会创新将推动物质景观革命,跨学科融合也是大势所趋。需要新方法介入,如运用虚拟仿真、数字建模等新技术,对景观及其服务对象进行数据化分析,用智慧技术提高城市生态的韧性。设计方法也日益高技化、普适化。另一方面,住区景观建设如何更利于保护身心健康,集防御性、康养性、适应性于一体,从基于自然的高技术到源自社会文化的新建构,从宏观到微观的维度拓展,展示了景观新的转型需求和建设逻辑。

参考文献:

[1]段进.规划提高城市免疫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事件笔谈会[J].城市规划,2020(02):115-136

[2]鲁安东.极限与常态:后2020的新型人类聚居问题[J].建筑学报,2020(03):28-33

[3]FRIEDMAN Thomas L. Our New Historical pide: B.C.and A.C.: the World Before Corona and the World After[J/OL]. The New York Times,2020.03

[4]赵衡宇,浮海梅.从感知走向行动——高层住区环境优化研究[J].华中建筑,2009(07):41-43

[5][美]威廉·麦克尼尔.瘟疫与人,余新忠、毕会成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6]
赵衡宇,胡晓鸣.基于邻里社会资本重构的城市住区空间探讨[J].建筑学报,2009(08):90-93